種植油葵的方法

  油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有很多的地區都在種植油葵。那麼油葵的種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整地造墒,施足基肥

  我地麥收前後常乾旱少雨,墒情不足時要灌水造墒,底施三元複合肥30-40公斤,硼砂1公斤,對土壤進行耕翻,然後整平耙細,等待播種。為預防地下害蟲,可用辛硫磷顆粒劑1.5公斤,隨耕地時一併翻入土中。

  二、輪作倒茬

  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消耗過多,地力難以恢復,病蟲草害也會因連作而加劇。輪作週期一般為3-4年,與豆類、禾穀類作物倒茬輪作。

  三、品種選擇

  油葵多為雜交品種,具有抗病、抗倒、籽大、高產等特點,深受種植戶的喜愛,適合我地種植的中早熟油葵雜交種有矮大頭567DW、667DW、矮早豐、美國迪卡G101、康地5號、新葵雜4號、新葵雜6號等。

  四、播種及化學鋤草

  1.適時播種:我地夏播時間宜晚不宜早,可在6月25日以後至7月上旬播種,為的是花期10天左右可以避開雨季,防止病害發生和影響受粉,空籽增多,影響產量。

  2.播種量及播種方式:播種前晒種3-4天,提高發芽率和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晒種後精選種子,除去秕、碎、爛籽和雜質。可人工穴播,也可用精量點播機,一般每畝用種0.3-0.5公斤,實行寬窄行播種,大行距80釐米,小行距50釐米,株距25-30釐米,或50釐米等行距播種,一般每畝留苗4000株左右,播種深度3-4釐米,播後鎮壓。

  3.化學除草:在土地耕翻後,每畝用48%氟樂靈乳油2-3兩兌水30公斤,均勻噴施在地表,然後耙地,使藥劑與表層土壤充分混合,過幾天后播種;也可以在播種後出苗前用90%乙草胺2-3兩兌水30公斤,均勻噴施在地表,可有效防除前期雜草。苗後雜草的防除可選擇蓋草能、精禾草克等。

  五、苗期管理

  1.查苗補苗:播種時發現漏播的,要做好標記,進行補種,出苗後發現缺苗的要及時催芽補種,或播種時多播一行,做移栽補苗用。

  2.間苗、定苗:一對真葉時間苗,兩對真葉時定苗,要求留苗均勻,去弱留壯、去病留健,不留雙株。

  3.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深3-4釐米,一星期後第二次中耕,深7-8釐米,每畝可追尿素5-10公斤;

  六、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開溝培土:現蕾前後進行第三次中耕,結合中耕每畝追尿素15公斤,施肥深度應以8-10釐米為宜,並結合中耕進行根部培土。

  2.遇旱澆水,遇澇排水:夏季雨量充沛,現蕾前一般不需澆水,若雨水過大要注意排水,地面不能有積水,遇乾旱年份則應澆水。

  七、開花至籽粒充實期管理

  1.及時澆水:我地在立秋以後往往形成秋旱天氣,對產量形成極為不利,開花期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如遇乾旱要適量澆水,一般在終花後15天內灌足最後一次水。

  2.葉面噴肥:開花前用0.3%的硼肥溶液加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用兩噴霧器水***30公斤***,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病蟲害防治:生育期要注意防治棉鈴蟲,防治的方法是用BT乳劑+輝豐菊酯在棉鈴蟲卵期和幼蟲期防治1-2次,也可選用甲維鹽、康寬等農藥防治;開花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容易導致菌核病、霜黴病的發生,菌核病防治可用50%菌核淨500倍液噴霧,七天一次,連噴2-3次;霜黴病防治用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9%烯醯·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隔7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黴病的蔓延,同時,可結合噴灑葉面肥,效果更佳。

  4.打杈和人工授粉:有的向日葵品種有分枝的特性,影響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當植株出現分杈,應及時打掉。向日葵主要靠蜜蜂傳粉。放蜂授粉,5-7畝地需放一箱蜂。在蜂源缺乏的地方,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人工授粉的時間,可在上午9-11時左右進行。這時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在開花盛期將兩個花盤對在一起輕搓一下,或用乾淨毛巾內墊直徑5-10釐米紙板做成圓形粉撲在每一花盤上輕輕擦過,隔天進行一次,增產十分顯著。

  八、適時收穫

  在植株上部4-5片葉和莖杆上部以及花盤背面變黃,子粒變硬時就可以收穫了。

  油葵的種植技術

  一、油葵的主要特點

  1、 適應性強:油葵在各類土壤,各種地貌都可以正常生長,具有很強的抗逆性、抗乾旱、抗瘠薄、抗鹽鹼,適應性廣能獲取較好的效益。

  2、 生長期短:春播100—110天,夏播85—95天,且播期長,從3月下旬到7月下旬均可播種。油葵生長期短,一年可種植兩季。

  3、 產量高:一般地塊產量150—200公斤。水澆地250公斤左右,最高可達300公斤。畝產值500—1000元。

  4、 出油率高:一般為40%,有的高達43%以上。

  5、 油質好:葵花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50%以上,高於花生油、菜籽油和豆油,冬天不凝固,是目前唯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食用油,享有“健康營養油”之美譽。

  6、 管理簡單:油葵與其它作物相比,具有明顯的作業簡單,管理粗放,省工、省肥、省水、成本低,效益高的特點。

  7、 油葵全身是寶:油葵餅是家畜很好的蛋白飼料,粉碎的葵盤是餵豬極好的粗飼料,秸稈可製作纖維板,造紙,做燃料,還可以提取果膠。 二、油葵栽培技術

  1、 備種:畝用種量0.4—0.5公斤。嚴禁使用雜交後代種子,以免造成減產。

  2、 施肥:耕前儘量澆好底墒水,並施磷鉀肥,輕施氮肥。可畝施磷二胺5—8公斤或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硫酸鉀8公斤,有條件的最好增施農家肥。

  3、 播種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則,這樣可使春播油葵成熟期和夏播油葵開花期避開高溫高溼天氣,避免爛盤和授粉不良造成的損失。春播適宜時間為3月上旬,夏播7月上中旬。向日葵耐低溫性很強,出苗後遇零度低溫不會造成凍害,地溫達到10℃以上,即可發芽。春播地膜覆蓋可在3月初播種,以提早收穫。密度每畝3500株—4000株,播種方式可採用等行距,一般行距66釐米,株距26釐米左右。穴播或開溝點播或機播耬播均可,播深視土壤墒情深度以3~5釐米為宜。

  三、田間管理

  1、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由於油葵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大,出苗比較困難,尤其是整地質量不好,天氣乾旱少雨時,易造成缺苗。點播時可在行間播種備用苗,缺苗時及時移苗補栽,移栽時要坐水栽植或雨後及時移栽。

  2、間苗與定苗。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二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

  3、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 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週後進行,第三次中耕在現蕾前進行,並結合培土,培土高度為10釐米以上,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4、打杈、打葉及輔助授粉。有些品種在花盤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腋芽會長出分枝,形成的花盤小,籽粒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於過於繁茂或葉片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黃葉要及時摘除,以利於通風透光。

  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油葵的結籽率,時間應從花盛開時開始進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將相鄰的兩個花盤相互輕按,一般隔三天一次,每次授粉時間在早晨露水乾後的上午9—12時或下午3—6時。

  5、肥水管理。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後期較多。春播油葵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追肥。播種時沒施基肥的,可在7~8對真葉時追施氮鉀肥,畝施碳酸氫銨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鉀15公斤。夏播油葵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 -7公斤,現蕾期結合澆水畝追尿素5公斤。花期和灌漿期可從葉面噴灑0.2%尿素溶液或300倍的磷酸二氫鉀或二胺溶液。注意追肥時,肥量不宜過大,離植株不宜太遠***一般15釐米***否則,因花盤過大,易倒伏、爛盤、造成減產。

  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雨水過多還會造成徒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灌漿期,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