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無花果種植的技術

  無花果是一種價值極高的盆栽花卉植物。既可供人們作為盆景觀賞,又可入藥治病,還有經濟價值,頗受人們喜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盆與盆土:

  選擇透氣性好的泥瓦盆、木箱、木桶均可用來栽培無花果,以直徑40~50cm為好,高度可與盆徑相仿,也可稍大於盆徑。

  盆土要求疏鬆、富含有機質、保肥、保水和透氣效能較好。以山地闊葉林下的腐殖土最理想。也可用壤土、沙和腐熟糞各1/3自行配製。

  2、栽植方法:

  ①移苗:

  用1年生壯苗於落葉後或春季發芽前栽入盆內。栽前先在盆內填入大半盆營養土壓實,被移栽的苗木先澆透水,水滲後立即帶土移栽入盆,要儘量多帶根系,然後再填土使根部與土壤密接,土表與盆沿相平,澆水沉實後,土面距盆沿2~3cm即可。

  ②盆內直插:

  於早春樹液流動前剪取粗壯充實的1年生枝做插條,剪成長20cm的枝段,直插入盆。因無花果枝條極易生根,生長期內綠枝帶葉扦插也容易成活。

  ③壓條:

  發芽前至生長前期,將已有的盆栽無花果或大田栽植的無花果的1年生枝或多年生枝壓入另一盆、桶中,壓條要壓入盆土10cm左右。

  3、盆栽無花果的整形:

  栽後在苗幹基部留3~4芽剪截,當年選出不同方向的3個主枝。無花果是喜光樹種,主枝角度要開張,可用拉枝的方法將主枝拉至60~70°,第2年各主枝上的混合芽即可抽梢結果。主枝長度應控制在40cm左右,對過旺的主枝應在夏季及時摘心。冬季修剪時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壯。對3個主枝延長枝應逐年回縮更新,以控制樹冠,使之大小適宜。

  4、管理:

  盆栽無花果應控制旺長,使其抽生中庸枝。因此澆水不宜過勤,只要葉片不出現萎蔫現象,就不必澆水。其次要合理追肥,防止施肥過量,造成肥害,氮、磷、鉀肥要適當配合,肥料濃度要小。一般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施1經浸泡發酵好的豆餅水、獸蹄角水或尿素稀釋液。秋季8月下旬可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或過碗酸鈣、骨粉和草木灰等。無花果的病蟲害極少,基本上不用噴藥。5年生以前的枝條易遭凍害,入冬前需把盆移入室內或對枝幹包草防寒越冬。

  種植無花果的注意事項

  無花果繁殖可用分株、壓條、扦插進行,季節以5-8月為宜,極易成活。

  無花果喜光照、溫暖溼潤的環境,不耐寒,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根系發達,但分佈較淺,生長迅速。

  栽培無花果要注意:

  1.澆水。盆栽者盆土表面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地栽者比較省工省力,盆土一般出現乾旱進再澆水也不遲。

  2.溫度。無花果不耐嚴寒,冬季低於-5℃就會凍害盆栽者,地栽者也不能忍受-10℃的低溫,需要在根部培土防寒。生長適溫為20-30℃之間,38℃的高溫下也能正常生長。

  3.施肥。從3月下旬至8月下旬皆可施肥,家庭中最好選擇有機肥料,這樣結出的果實口感好,糖度高。也可用化學肥料施之,注意用量不要太大,以淡肥勤施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