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玉米不同時期的病蟲害

  近幾年來,玉米病蟲危害呈逐年加重趨勢,已成為玉米生產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在玉米栽培過程中,必須搞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危害。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玉米不同時期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玉米苗期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縮病和缺鋅症

  粗縮病多在玉米5-6葉時出現,病株葉色濃綠,葉片寬、短、硬、脆,且密集叢生,植株生長緩慢、矮化,是由帶毒灰飛蝨傳毒使其發病。灰飛蝨一般生活在雜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麥一噴三防時,要將田埂、地頭、路邊的雜草統一噴灑,以殺傷蟲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公斤,加10-15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點種的玉米行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減少傳染源.

  玉米缺鋅的典型症狀是:幼葉基部和中部出現黃色條紋,這些條紋的寬度不斷擴大,並逐漸集中到葉片中脈兩側,葉片其它部分仍顯綠色.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釐米時出現。缺鋅症每畝可用0.2%-0.3%硫酸鋅溶液25-30公斤在玉米4-5葉期葉面噴霧防治。

  苗期的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薊馬、粘蟲和紅蜘蛛

  薊馬常群集在玉米心葉內進行危害,玉米被害後葉片上出現黃白色斑紋,嚴重時葉片扭曲畸形。粘蟲是一種“暴食”性害蟲,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進行危害,發生重時能將莖葉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潛伏在苗心,葉被害後呈缺刻或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齡以後躲入土中,晝伏夜出,能將玉米嫩莖從基部咬斷。

  防治方法:可採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10%菊馬乳油2000倍,或25%快殺靈每畝70—80毫升加水40公斤噴霧,防治薊馬和粘蟲。地下害蟲的防治,可將所有種子於播種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0升混均後,均勻噴灑在20公斤的種子上,陰乾後播種。地老虎的防治可採有50%辛硫磷每畝0.2-0.25公斤,兌水400-500公斤順壟灌根;50%辛硫磷或90%的晶體敵百蟲0.5公斤加水稀釋,拌碎鮮草50公斤,於傍晚撒於玉米苗附近,連撒兩個晚上。紅蜘蛛發生的最根本條件就是乾旱,越旱越嚴重。因此,要適時適度澆水。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73%克蟎特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玉米心葉末期和穗期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有:紋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

  紋枯病發病的部位主要是葉鞘和果穗,其次是莖杆。葉片發病後,初為淡褐色斑塊,有時呈水漬狀,病害先從基部葉鞘開始,逐漸向植株上部發展,當病害發展到果穗後,穗苞上也形成雲紋狀大塊病斑,不久,上部莖葉即會全部枯死,以後整個果穗幹縮。玉米大斑病發生在生長後期,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大而少,嚴重時全田一片枯黃。玉米小斑病在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危害葉片、葉鞘和苞葉。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後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傳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採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50克,加50公斤種子拌種預防。如發現田間有發生黑粉病的植株,應急時拔除。在葉斑病發病初期,及時摘除下部2-3片病葉;可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和葉斑病。

  主要害蟲有玉米螟和蚜蟲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葉、鑽蛀莖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應掌握在心葉末期,採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顆粒劑按每畝1.5—2公斤用量丟心,防治效果明顯。也可用菊酯類農藥兌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摘掉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噴入心葉叢中。對於蚜蟲,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其危害,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玉米灌漿成熟期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以防止發生青枯病和早衰為主。主要通過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保證單株營養面積,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玉米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等農業栽培措施來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