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種植栽培技術

  西瓜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那麼你們知道西瓜如何種植栽培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品種選擇

  西瓜早春保護地培應選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種,要求耐低溫弱光、抗病豐產性好、商品性及品質佳的品種。推薦:國豫九號、國豫七號、國豫二號、豫藝紅娃娃、國豫六號、美味華之秀等中大果型品種地爬栽培,兼顧早熟和產量。其中,國豫九號是豫藝種業最新推出的真正耐低溫、春大棚專用優質西瓜品種;國豫二號、國豫七號、豫藝紅娃娃早熟性好、口感特好,連續多年來在全國多地春大棚、拱棚西瓜種植區均表現優秀。

  二、培育壯苗

  早春保護地西瓜定植時天氣冷、地溫低,定植越早受低溫冷害的風險越大,建議採用嫁接方式培育壯苗。西瓜的育苗期通常是根據種植模式及設施型別,在確定定植期及日曆苗齡長短的基礎上,向前推算得出的。一般情況下,早春茬西瓜自根苗***3葉1心至4葉1心***適宜的播種期距定植期35~40天左右,嫁接苗約45~50天。

  三、整地施肥

  冬前深耕25~30cm晒垡,使土壤疏鬆。西瓜需肥量大,施足底肥是獲得高產的基礎。每畝施腐熟雞糞3000kg,三元素複合肥40kg,硫酸鉀15~20kg,過磷酸鈣40kg,其中一半全園撒施後耕翻。平整地面後挖成寬50~60cm,深約40cm的瓜溝,耕層20cm深的熟土和20cm以下的生土分開放置,將另一半糞肥施入瓜溝。在瓜溝上方做成與棚體延長方向一致、寬0.6~0.8m、高15cm的寬壟,壟中間開寬30cm、深15cm的灌水溝,西瓜定植於壟上灌水溝的兩側。

  四、適時定植

  大中棚西瓜定植前10~15天覆蓋地膜、扣棚膜,烤地增溫,以利提早定植。當棚內10cm地溫穩定在13℃時,即可選苗齡40天左右、有4~5片真葉的壯苗,晴天上午定植。小拱棚雙膜覆蓋,在早春氣溫不穩定、常出現“倒春寒”現象的地區,應避開最後一次強寒流,外界氣溫在10℃以上時定植。一般採用大小行栽培,大行2m,小行50cm。先在扣膜的壟面按小行距50cm,株距50~60cm,呈三角形用打孔器打出定植穴,向穴內澆適量定植水。定植時應保證根系所帶營養土塊的完整,定植深度以營養土塊的上表面與壟面齊平為宜;嫁接苗定植時嫁介面應高出地面2~3cm。全棚栽完後,先噴一遍好意或好生靈藥液預防病害發生,然後根據不同的栽培模式,加蓋並扣嚴棚膜提高溫度,有條件的夜間還加蓋草苫保溫,棚內應多留一些後備苗用於補苗。

  五、定植後的管理

  棚溫管理

  春保護地西瓜早熟栽培,目的是爭取早上市,而西瓜從定植到果實成熟需要一定的積溫。定植後的管理,關鍵是保溫防凍,生長過程中在保證植株不徒長的前提下,白天儘量控制較高的溫度,延長高溫時間。

  定植後5~7天內悶棚增溫,一般不通風,保持白天28~32℃,夜間15℃左右,以利緩苗;遇到寒流天氣可用燒透燒紅的木炭火盆增加棚內溫度。

  緩苗後開始少量通風,一般先揭小棚,後揭大棚通風,返苗至伸蔓期棚溫控制在22~25℃,夜溫穩定在12℃以上,當瓜蔓長到40~50cm時撤除小拱棚;

  初花至坐果期,溫度控制在25℃左右,控制生長速度,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風口,降低棚內溫度;

  坐果期棚溫要相應提高,白天保持在28~30℃,夜溫不低於15℃,否則將引起坐瓜不良;

  坐果後提高棚溫至30~32℃,夜溫在18℃左右,促果膨大;果實長到1kg大小時,逐步加大晝夜溫差,提高果實品質。

  小拱棚西瓜當外界白天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可晝夜通風;授粉坐瓜後,當夜間氣溫穩定在16℃以上***河南地區5月5日前後***、瓜蔓對爬抵到棚膜迂迴時,便可撤除棚膜。

  澆水追肥

  由於保護地西瓜定植較早,前期地溫低,所以前期儘量少澆水;緩苗後伸蔓前,結合澆水衝施伸蔓肥促棵早發,澆水應從小行間的灌水溝進行,以防棚內溼度過大;坐果前控制水肥,瓜胎坐穩後,結合澆水施膨瓜肥,畝追複合肥25~30kg***或硫酸鉀20kg***,坐瓜後每隔7天噴一次0.3%豫藝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明顯提高品質,採收前7天停止澆水。

  植株調整

  主要包括整枝、壓蔓。一般採用雙蔓或三蔓整枝,在主蔓第4~6節處選留兩條健壯的子蔓,將主蔓及子蔓上的所有分杈全部摘除***到瓜坐穩時為止***,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坐瓜和高產。西瓜早春保護地栽培棚內風小,可採用明壓法,也可在行間鋪草,既可防止水分蒸發,又便於瓜須纏繞而固定瓜蔓。小拱棚西瓜撤棚後要及時領蔓、壓蔓,將瓜蔓固定,防止因風吹滾蔓而損傷葉片、雌花和幼果。

  授粉及留瓜

  早春保護地西瓜開花期早,外界氣溫低、昆蟲少,能進入棚內的昆蟲就更少,需採用人工輔助授粉促進坐瓜。近年來,許多大中棚西瓜區採用蜜蜂授粉、或用0.1%氯吡脲200倍液處理瓜胎,坐瓜效果好。大中棚西瓜一般主蔓第3雌花留瓜,為提早上市也可在主蔓第2雌花留果,通常在第12~14片葉處。坐果後20天果實基本定形後,每隔3~5天,選晴天下午順著一個方向翻瓜,每次轉出背陽面1/2即可,使果實受光均勻,瓜瓤充分成熟。採收前4~5天把瓜豎立起來,以利果實發育更趨於圓整美觀。

  六、適時採收

  適時採收直接關係到西瓜上市時間、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適度成熟的果實瓜味甜,瓤色好,瓤質多汁,適口性好,在市場上最受消費者歡迎。可根據品種熟性及授粉標記時間適時採收,包裝說明28天左右成熟的,春保護地栽培一般在授粉坐瓜後35天左右成熟。也可根據形態鑑別:果實附近季節的卷鬚枯萎,果柄絨毛消失大部分,蒂部向裡凹陷,果麵條紋散開,果面蠟粉褪去,果皮光滑發亮;用手指彈果實,聲音發濁;一手託瓜,一手拍其上部手心感到顫動。為了採收成熟度更準確,應先試剖1~2個樣瓜,符合成熟標準後,再按授粉先後分別採收。

  早春保護地西瓜作外銷八九成熟即可採收;本地銷售則需長到充分成熟上市。嫁接栽培更應採收充分成熟的果實,採摘偏生,風味有一定的影響。採收時保留一截瓜蔓與果柄呈“T”字形。

  七、選留二茬瓜

  早春保護地西瓜收穫後多數瓜秧仍然完好,仍可在生長健壯的植株上留二茬瓜,增加經濟效益。為保證二茬瓜生產成功,頭茬瓜管理過程中儘量不損傷葉蔓,並以防止植株早衰為中心環節:從頭茬瓜膨大時,即每隔7天噴用健植寶500倍液,或惠光果然甜500倍液、或0.3%豫藝磷酸二氫鉀溶液整株噴灑一次,進行葉面補肥,發現植株有病蟲害,及時採用合適的藥劑防治。

  頭茬瓜採收前10天左右,在生長健壯的側蔓上選留1朵雌花坐瓜;若頭茬瓜坐在側蔓上,那麼二茬瓜可在主蔓上選留;若採用三蔓整枝,則可在未坐果的另兩條蔓上選留二茬瓜。二茬瓜的坐果部位要求不嚴格,只要能坐住果、果形周正就行。待二茬瓜坐穩後,結合澆水追施一次速效化肥,畝施尿素10kg、硫酸鉀15~20kg,促進二茬瓜生長髮育。此外,還應在頭茬瓜採摘後,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病枯葉蔓,如發生中心病株,要及時拔除。掐去龍頭,保持田間良好的通風透光環境,為二茬瓜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西瓜種植技巧

  一、栽培季節:氣溫在14℃以上均能正常生長。採用不同栽培技術,可從一月中旬至夏季7月下旬播種,5—10月均可收穫。

  早春保護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35—40天,採用加溫方式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於溫室內,6月初上市。

  春季裸地栽培: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種,苗齡30天左右。保護地育苗,終霜期後定植於裸地或加蓋小拱棚。

  夏季保護地延後栽培:7月下旬播種,苗齡20天左右。9月上旬加蓋棚膜,上旬加蓋保溫草簾,10月前後上市。

  二、播種育苗

  營養土配製:營養土配製方法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未種過瓜的大田土拌勻過篩,或1/3腐熟農家肥加2/3大田土。每方土加2公斤過磷酸鈣,用800倍多菌靈液消毒,或用甲醛燻蒸。

  浸種催芽:可用55℃溫水浸種消毒,不斷攪拌至水溫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時後,清洗種子,然後用溼毛巾包緊置於30℃左右環境下催芽。

  播種:播種前一天應用800倍甲基託布津液澆透苗土,待種子芽長到0.5釐米左右時,播種於育苗盤內,種子應平放,芽尖向上,上蓋細營養土1.5釐米厚,並用800倍甲基託布津液澆透育苗盤,溫度保持在25—30℃,以保證出苗整齊。出苗後溫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寧幹勿溼。早春應防止凍害,保證充足光照。夏季應防幼苗高溫徒長。

  三、田間管理

  定植:一般採用多蔓多果整蔓方式栽培,株行距60—80釐米×180—200釐米,每畝可栽530—730株。亦可立式網架栽培,株行距50釐米×100—140釐米,雙行定植。

  肥水: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應每畝用53—66公斤複合肥和2670公斤堆肥,採取條施或撒施方式施用。以後整個生育期以“兩水兩肥”為主,即伸蔓肥,定植一週後以施氮肥為主,灌水;膨瓜肥,坐果一週後以施磷、鉀為主,灌水。

  整蔓留果:因果實小,要達到較高產量,應採用多蔓多果方式栽培,一般保留一主蔓和3—4個子蔓,或不整蔓;留果時摘除主蔓上第一雌花,其餘均可保留二茬瓜,坐果節以下子蔓宜儘早摘除。

  病蟲害防治:小型西瓜品種相對大西瓜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性,一般病害為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等,病蟲害防治最好7—10天進行一次。

  西瓜多次採收高產栽培技術

  在大棚中採用多次採收技術栽培西瓜,可以在5月份至10月底採收5~6次,平均每畝產西瓜達7500公斤。

  品種選用

  選用早熟、抗病、耐低溫弱光、再生能力強的早佳等西瓜品種。

  培育壯苗

  南京地區一般在1月中旬播種,採用電熱線溫床營養缽育苗。在大棚內做寬1米、深25釐米的育苗畦,長度視育苗數量而定。畦內鋪地膜,撒細土、稻草等物,上面鋪設電熱絲,排入營養缽。浸種催芽至80%種子露白時播種,每缽播1粒。播後覆蓋0.5~1釐米厚細土,覆蓋地膜,上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簾。出苗前床溫白天保持在30~32℃,夜間保持在20~25℃。70%瓜苗出土後揭去地膜。齊苗後適當揭開小拱棚降溫,白天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18℃。移栽前1周逐步降溫煉苗。

  適期定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或者每畝施硫酸鉀高效多元素複合肥100公斤。結合施肥,每畝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各2公斤,防治地下害蟲和對土壤消毒。定植前1個月整地做畦,5米寬的大棚做2畦,畦寬2米,中間留30釐米寬操作溝。2月下旬至3月初選晴天上午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80釐米,每畝栽330株左右。栽後澆足活棵水,水滲下後覆蓋地膜,上面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

  溫溼度管理

  定植後10天內的管理以保溫為主,白天棚溫保持在25~32℃,夜間保持在18~20℃,棚溫超過35℃適當通風降溫。坐瓜後適當增加通風量。瓜膨大期和成熟期棚溫白天保持在25~32℃,夜間保持在15~20℃。4月中旬撤去小拱棚。5月份氣溫升高後注意通風換氣,晴天中午開啟裙膜和頂膜通風降溫。夏季揭去邊膜留下頂膜,並補充水分。8月份氣溫高,植株蒸騰量大,應科學調控水分和溫度。

  肥水管理

  移栽後1周施緩苗肥,以氮肥為主,每畝用尿素5公斤加水澆施。瓜雞蛋大時每畝施腐熟人糞尿6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三元高效複合肥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7天后再施1次。每次採收後每畝施硫酸鉀和尿素各10公斤或45%高效複合肥30公斤。大棚西瓜灌水不宜過多,應根據葉色鮮嫩程度合理澆灌。

  植株調整

  採取三蔓整枝,主蔓長60釐米時在3~5節處選留2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瓜坐穩後去除弱枝、病枝和老葉、病葉,以利於通風透光。選晴天下午用土塊壓蔓。

  花果管理

  瓜雞蛋大小時在12節後每株選留1~2個瓜。瓜直徑12釐米時摘除畸形瓜和多餘瓜,平均每株留1個瓜,每畝留330個瓜。坐瓜後15~20天翻1次瓜,並用幹稻草或果墊墊瓜。第一批瓜7~8成熟時在基部新發蔓上選留第二批瓜,留瓜量根據瓜蔓長勢確定,蔓生長旺盛的多留瓜,反之少留瓜。秋季氣溫高,留瓜節位應適當推後,一般在20節後選留2個瓜。第三、第四批瓜過多時適當疏除,以保證瓜的質量。

  防治病蟲

  注意防治西瓜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葉枯病、霜黴病、炭疽病、白粉病和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