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種植牡丹的方法是什麼

  南方的環境、氣候因子和土壤因素與大多數牡丹產區截然不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方種植牡丹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南方種植牡丹的方法

  一、栽培土壤與容器

  因牡丹適生於中性或弱鹼土壤,如果栽培土壤偏酸,可加入墨魚骨***烏賊屬軟體動物,肉背中央的一塊背骨,富含碳酸鈣,還有磷酸鈣、鎂鹽等牡丹生長髮育所需的養份***栽培土要100份沙質壌土、2份墨魚骨和1份腐熟油脂肥***動物油脂—內臟、下角料置於容器內密封在陽光下暴晒***充沛拌勻後密封暴晒發酵。栽培容器首選瓦盆,其次是紫沙。如果選用陶瓷盆,排水孔一定要夠大,盆壁需加一層棕衣等物,以利於排水和透氣。

  二、種苗和上盆

  種苗首選黑樓紫等江南適生品種為主,花色豐富的品種可選立地適生的中原矮牡丹、楊山牡丹、紫斑牡丹以及西南和國外的品種。除斷根、傷病根外,種苗原根系一般不能剪***根系貯藏生長髮育需要的營養,剪口易腐爛、剪口癒合要消耗養份***上盆時間以9月下旬—10月份為宜,上盆時需將根系盤繞在容器裡填土,壓實然後澆足定根水。

  三、日常管理

  牡丹需要在氣溫4度以下進行休眠期,如果當地不具備條件,可將牡丹搬到高處過冬,海拔每升高500米氣溫就降低3度,休眠期水份見幹見溼。萌芽後需要足夠水份,花期控水可延長花期。夏天以凌晨澆灌為好,秋季控水防秋發。如果盆土少,萌芽後每月根外噴施一次,生長期每週澆灌油脂肥液水一次,冬天穴施油脂肥一次,施肥時採用簿肥多施的原則。三伏天、梅雨期、颱風時可將牡丹搬到朝南的屋簷下、陽臺養護以防水份過量蒸發、養份流失和折斷枝葉等不必要的損失。如果為了集中養份或美觀,應將萌土芽、葉芽、腋芽、頂端乾枯枝儘早剪除,除了作為盆景的新枝或新芽。病蟲害防治;蟲害一般很少,萌芽後噴灑一次代森鋅,生長期倆周噴灑一次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殺菌劑。注意生理病害情況的發生。

  南方種植盆栽牡丹的要點

  品種選擇

  實踐證明,莖節短、植株矮小、色形兼優、極易成花的品種最適合南方栽培,且每栽必活。這些品種是:襄陽紅、洛陽紅、太原紅、脂紅、胡紅、錦袍紅、一品硃紅、醉楊妃、盛丹爐、硃砂壘、趙粉、魏柴、葛巾紫、淑女妝、姚黃、藍田玉、二喬等。

  栽植容器

  要大而深,牡丹屬肉質深根系植物,不能用普通花盆栽植,要用口徑大於35釐米、深40釐米以上的特製素燒直筒泥盆。如用釉盆、瓷盆或塑料盆,需先用沙網墊住盆底排水孔,再墊5釐米左右的木炭或蜂窩煤粗渣作濾水層。

  栽植時間

  根據牡丹“春發枝,秋髮根,夏打盹,冬休眠”的生長規律,南方栽植以秋分***9月下旬***至立冬***11月上旬***最為適宜。此時的地溫利於根系傷口的癒合,能長出新根,且翌春都能正常開花。過早,植株尚未完全落葉,體內養分積累不足,花芽分化尚未完成,氣溫又逐漸降低,會嚴重影響翌春的生長和開花,甚至會使尚未成熟的花芽乾枯死亡。過晚,由於氣溫偏低,不利於根系的恢復生長,成活率低。最好選3年齡以上的植株。

  上盆

  如葉片尚未全部脫落,需將其剪掉,留葉軸以護芽頭。基質要疏鬆、透氣、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7~8之間,忌用強鹼、強酸和粘性土。盆土按上下兩層不同要求配製,上層為菜園土***或腐殖土,下同***50%、煤灰渣30%、草木灰10%、腐熟廄肥10%。下層土為菜園土50%、粗河砂30%、腐熟土雜肥20%,並加少量硫磺粉。栽植時,先把病、枯枝和病根剪除,剪口塗上草木灰,晾1~2天后將根系捋順,使其均勻分佈於盆內,先填下層土,再填上層土,按實後澆透水,放背陰通風處,待緩苗後再移至陽光下進行常規護理。

  日常管理

  1.定股、拿芽、除蕾、剪枝要及時。立春後開始萌發新芽,此時氣候適宜,萌芽、生長的速度往往比北方來得早、發得快,定股、拿芽要緊緊跟上。定股,就是決定植株的留股數,一般每盆選留生長健壯、分佈均勻的枝條3~5股***如用大盆可多留幾股***。定股後立即拿芽,剪除一切無用、不能開好花只會消耗養分的弱小櫱芽,特別是要剪去根莖交接處發生的短枝。修剪要偏重於下部,這就是俗話講的“芍藥打頭,牡丹修腳”的道理。定股、拿芽一般在驚蟄前後進行。現蕾後,剪去密生的小花蕾,每枝留1~2個壯實的大花蕾,到清明前後牡丹就陸續開放了。花謝後立即將花梗連葉剪去,不讓其結籽。主要目的是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為培育健壯的植株並使其當年、翌年開花,積蓄足夠的養分。

  2.本著“冬濃施,春秋淡施,夏季薄施少施”的原則,合理施肥。“牡丹最怕胎裡窮”,說明了牡丹喜肥的特點。由於生長比較緩慢,一年只有一次生長高峰期,不宜大量施用速效化肥,應以遲效有機肥和複合肥為主。一年最少施三次:第一次為促花肥,在3月上旬,對當年開花很有幫助;第二次在花謝後,以補充開花消耗的養分,對翌年開花的多少和好壞有決定作用;第三次在秋末冬初,此時應抓住“十月小陽春”這個氣溫回升、地下根可繼續生長的有利時機,施用腐熟的濃肥、魚肥、枯餅、骨粉等,同時將盆土翻鬆,把毛髮、細蛋殼、動物骨骼等埋於盆邊靠根的附近,使其腐爛,以供長期吸收。這次施肥既補充全年養分,又可促進花芽飽滿充實,為翌年植株生長繁茂打下基礎。在這三次施肥中,可視生長情況,酌情向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加米醋溶液,根外追肥。雨季可向盆內撒施1~2次硫酸亞鐵粉,每盆50克左右。

  3.嚴防盆內積水。“牡丹怕溼腳”,南方夏季多暴雨,盆內極易積水,嚴重的會導致肉質根腐爛,植株死亡。為防止盆內積水,可採取下列措施:在盆內插2~4根粗細如筆桿的通氣管,增加盆土中的氧氣;若遇連續大雨,可將花盆暫時移到淋不到雨的地方;在花盆底下墊兩塊磚或小木板。最好幾項措施綜合運用。

  4.冬季將花盆放在最冷的地方。冬季南方比北方氣溫高,這是開花最大的障礙,因為“牡丹不凍不開花”,必須將其放在當地最寒冷且通風的地方。

  牡丹容易發生病蟲害 病害常見的有褐斑病、根腐病,多發生在6~8月。褐斑病初期葉面出現黃綠色斑點,後逐漸擴大,形成褐色乃至黑褐色斑紋。可在5月噴40%多菌靈800倍液預防。發病時噴灑波爾多液或500倍的代森鋅,連噴4~5次。花蕾形成期噴75%達科寧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複方多菌靈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根腐病危害根莖和根部,使其發黑腐爛,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在栽植時用500~800倍硫酸銅液或500倍五氯基苯藥液塗病處,也可在盆土中埋入呋喃丹,預防效果都比較明顯。害蟲主要是吹綿介殼蟲,可取食醋50毫升***約1小酒盅***,將棉球放入浸溼,在葉子上輕輕揩擦,便能將粘在葉子上的介殼蟲擦掉,1年2次,不僅當年有效,次年害蟲也會明顯減少。也可在入冬前或早春發葉前用石硫合劑塗刷枝幹,亦可人工刮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