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南方草莓種植技術視訊

  露天種植草莓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方式,對於種植草莓來說,有著不小的幫助,但是露天種植草莓的管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1、草莓適合種植在陽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裡。土壤深度大約在8-10英寸。

  2、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12英寸,株距約在18英寸為好。要及時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於草莓的結果。草莓的產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種植的頭幾年培植一些新植株。

  3、如果不喜歡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18-24英寸種一棵草莓,這樣草莓就可以隨處蔓生。當然會顯得有些零亂,草莓也不大。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可以適當摘除一些藤蔓。

  4、在秋天,要在植株上鋪上一層土,防止霜凍。等土壤上凍後,可以再在植株上鋪3-4英寸厚的乾草。到第二年的春天,當有新葉子長出後,再移去幹草。等天氣轉暖,並穩定後,在移去植株表層的覆蓋土壤。但 要在行間留一些乾草,以防止野草的生長和保持土壤的水份。

  草莓種植技術

  1.土壤與幼苗選擇:土壤條件宜選擇地面平坦、水源豐富、富含有機質、透氣性好的砂壤土,並宜為弱酸性或中性土壤。選用水旱輪作地,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不宜選擇與草莓有共同病害的馬鈴薯、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為前茬。深翻25-30釐米,使土壤充分熟化。幼苗宜選用生長健壯、根系發達、花芽分化完全的脫毒組培苗。

  2.定植:根據氣候和栽培品種的特點,南方地區應於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定植,定植時要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新莖弓背向外。採用深溝高畦雙行栽培,畦高20釐米,寬1.1米***包溝***,株行距20-25釐米。每畝種植6000-7000株。定植後要及時檢查埋心苗、露根苗,勤澆薄水以促進緩苗。約10天即可緩苗,然後減少澆水次數,輔以0.1%-0.3%的薄複合肥進行提苗。

  3.蓋膜:根據草莓的栽培特點,草莓栽培採用地膜覆蓋,能有效增強植株的抗病力、防止果實與土壤接觸而受汙染、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冬季霜凍期較長的地方要加蓋小拱棚,以防止草莓花序受到凍害,影響產量。一般情況下,定植25-30天后及時覆蓋地膜,並去除老葉和匍匐莖,促進植株的生長。

  4.肥料管理:草莓根系淺,生育期、採收期都較長,必須在定植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35-40公斤、草木灰125-150公斤作底肥。定植成活後每隔10天追肥1次,用氮磷鉀複合肥,濃度為0.2%逐漸增加到0.6%。

  5.水分管理:草莓是需水較多的植物,對水分要求較高,但不同生育期對水分要求不一樣。定植到蓋膜階段,氣溫較高,土壤蒸發量大,而植株新根未大量形成,宜薄水勤澆或採用溝灌。蓋膜後,土壤蒸發量減少,可半個月溝灌1次,保持土壤溼潤。到了春季,如降雨頻繁,應加強排水工作,以防爛果,造成品質下降。

  6.疏花疏果:豐香、鬼怒甘草莓的花序為聚傘花序,按順序分別為1級花序、2級花序、3級花序等,高階次的花結果小或成為無效花。因此,及時疏掉高階次的花果,可節省養分,增大果實,促進成熟,防止植株早衰,一般每個花序上保留1-3個花果即可。花蘭第、童子一號、土特拉草莓多為單花抽生,可適當疏除較弱小的花,集中營養,使果實大小均勻。

  7.病蟲害防治:南方草莓栽培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黴病。白粉病主要發生在豐香、鬼怒甘等品種上,一旦發生蔓延,極難根除,要做好早期預防工作,可用甲基託布津、腈菌唑等農藥防治。灰黴病主要發生在高溼條件下,各品種均會受害,生產上應以農業預防為主,防止過度密蔽,加強通風透光,防止溼度過大,農藥以速克靈、撲海因有明顯防治效果。害蟲有蜘蛛、飛蝨、小菜蛾等,應優先考慮使用高效低毒和無殘留的農藥,採收前7天停止用化學農藥。

  8.採收:草莓果實不耐碰壓,採收要輕拿輕放。漿果應帶有部分果柄,以延長儲存時間,同時採收時應及時分級包裝,進行低溫貯藏,並及時銷售,保證採收和銷售過程不受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