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廣天地南方葡萄種植技術

  雖然有諸多不利條件,但是通過選擇合適的品種、簡單改良土壤和科學的日常管理,在南方種出好葡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葡萄品種選擇

  適合南方露地栽培的葡萄品種,如京亞、巨峰、聖誕玫瑰、黑大粒、義大利和黑玫瑰、美人指、秋黑、紅高、夏黑、溫克等。

  二、葡萄改良土壤整地定植

  按照2.5米寬的標準整畦,每畦開定植溝寬60釐米,深50釐米。每畝施腐熟有機肥***雞糞***3 000千克,過磷酸鈣、硫酸鉀複合肥各100千克,充分與土拌勻填埋定植溝,並做好定植畦。定植時將苗木垂直栽在定植穴內,舒張根系,將土回填,輕提苗再填土壓實後,澆足定根水。

  三、葡萄栽培架式

  為緩和樹勢,增加葡萄產量,提高品質,同時減少修剪工作量,我們採用了單十字“飛鳥”型***高寬垂“T”型架***。水泥柱高2.8~3.0米,第一層鐵絲離地高1.2~1.4米,在其上距第一層鐵絲20釐米左右橫一橫樑長約1.2~1.3米,分別在橫樑兩邊各拉兩根鐵絲,橫樑上的第1根鐵絲距水泥柱20釐米,兩根鐵絲間距40釐米。

  四、葡萄生長季修剪技術

  1 、葡萄抹芽定梢。葡萄抹芽定梢的目的是為了調節樹勢,控制新梢花前生長量。

  2、葡萄引縛。葡萄引縛對調節樹勢,尤其是調節枝勢具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引縛還有理順枝梢、整理架面、通風透光的作用。

  3 、葡萄去卷鬚。葡萄在引縛新梢的同時,對新梢上發出的卷鬚要及時摘除,以便減少營養消耗和便於工作。

  4、 葡萄新梢摘心。葡萄摘心是於花前將新梢的梢尖剪掉,以暫緩新梢與穗對貯藏營養的爭奪,使貯藏養分更多地流入花穗,以保證花芽分化、開花草、坐果對營養的需要。

  5 、葡萄副梢處理:葡萄主梢摘心後,必須緊跟去副梢工作,栽培葡萄密度大,花序上下的副梢全部抹除,只留頂端1個夏芽副梢,然後,3~4片葉反覆摘心,確保架面通風透光,否則極易造成鬱蔽遮光。

  五、葡萄肥水管理技術

  葡萄結果後,以有機肥為主作為基肥施入,花後根據樹勢,適當追施磷肥、鉀肥、氮肥要嚴格控制施用,基肥一般在9月上中旬施入,基肥施入量每畝為5-7方。生長期追肥以磷鉀肥為主,每畝施鉀肥45kg,磷肥22.5kg。葡萄灌水應灌好催芽水,催花水、催果水、果實採後的灌水、冬水,葡萄開花期和漿果成熟前一個月不能灌水。

  六、葡萄套袋管理技術

  1、 葡萄套袋可以明顯改善果實品質,保護果實不受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改善果實外觀,提高果品檔次,增加經濟收入,增強市場競爭力。

  2、 葡萄套袋時期:葡萄套袋時期一般在果實坐果穩定,整穗及疏粒結束後立即開始,在雨季來臨前結束,以防早期侵染病害和防止日灼,要避開雨後高溫天氣或陰雨連綿後突然放晴的天氣進行套袋,一般要經過2-3天,待葡萄果實稍微適應高溫環境後再套袋。

  3 、葡萄套袋方法:葡萄在套袋之前,果園應全面噴布一遍殺菌劑,重點噴布果穗,待藥液稍幹後再行套袋,先將袋口端6-7CM浸入水中,使其溼潤柔軟,便於收縮袋口,套袋時,先用手將紙袋撐開,使紙袋鼓起,然後由下往上將整個果穗全部套入袋中,再將袋口收縮到穗柄上,用一側的封口絲紮緊,在鐵絲以上要留有1-1.5CM的紙袋,

  4、 葡萄去袋時期與方法:葡萄套袋後可以帶袋採收,也可以在採收前10天左右去袋,紅色品質可在採收前10左右去袋,以增加果實受光,促進果實著色良好。葡萄去袋時,不要將袋一次性摘除,應先把袋底開啟,讓果袋套在果穗上部,以防鳥害及日灼,去袋時間宜在晴天的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後進行,陰天可全天進行。

  5 、葡萄摘袋後的管理:葡萄去袋後可剪除果穗附近的部分已老化的葉片和架面上的過密枝蔓,以改善架面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危害,促進果實著色,但需注意摘葉不可過多、過早,值得指出的是,摘葉不要與去袋同時進行,而應分期分批進行,以防止發生日灼。

  七、葡萄採收與果品處理技術

  1、葡萄採收:葡萄採收是葡萄園管理中一項重要工作,適時、合理的採收能保證豐產、豐收,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採收技術也是保證葡萄商品品質的關鍵措施。當葡萄品種的固有特性***色、香、味***呈現以後即可採收。對於鮮食早熟品種,為了提早供應市場,一般在保證充分成熟的前提下,適當早收。對用於貯藏的晚熟品種,則可適當延遲採收,這樣糖分含量更高,更適於貯藏。採收時嚴格把好質量關,做到輕拿輕放,去除病蟲害果粒。

  2、葡萄分級:葡萄按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分級。

  3、葡萄包裝:葡萄包裝箱用紙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

  4、葡萄貯藏運輸:葡萄在無冷藏條件的情況下,產品裝箱後,防止互相擠壓,輕拿輕放,然後由卡車及時運往銷售地點。在採後的中間環節,應減少二次汙染,最大限度保持產品新鮮,提高商品率,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南方葡萄簡易避雨栽培技術

  1 葡萄簡易保溫***避雨***大棚的特點、架式和結構

  1.1 優點:

  1.1.1 結構簡單:果農只要根據自己土地地塊大小、品種生長特性確定種植株距,然後再確定豎樁間距豎水泥樁,每根水泥樁上綁兩根不同長短的水泥橫樑,再用鋼絞線將水泥樁縱橫固定,頂上均勻綁上竹弓即基本形成了簡易大棚***見圖1***。

  1.1.2 適用面廣:果農可根據各自的地理、氣候環境、面積大小、品種熟期和鮮果市場需求選擇聯棟或單體、保溫或避雨大棚。平原地以聯棟大棚為佳,單體大棚對山坡地較為適用。避雨大棚只需在單體大棚頂面蓋上棚膜即可,保溫大棚需對天溝、大棚四周進行封膜,超早栽培還需在居棚內增設小棚膜。並可按時作業,不受雨天影響。

  1.1.3 造價較低:簡易大棚耗材少、結構簡單,所用材料、人工費***不包括農膜等其它農資費用***僅需2000多元,其成本不足綱架大棚的1/3,新老果農都能承受。

  1.1.4 抗風力強:只要棚體縱橫鋼絞線、邊樁線拉緊固定好,邊樁線固定水泥塊埋深壓實,其抗風能力明顯強於綱架大棚,浙北及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年遇颱風影響均沒出現塌棚現象。簡易大棚每年只需將竹弓、竹夾作適當調整添補和幾年再緊固一次鋼絞線及吊樁,使用壽命可在20年以上。而鋼架大棚的壽命一般達不到這年份,也必須每年調整新增材料,如遇大風造成塌棚,鋼架大棚就基本報廢。

  1.1.5 效益明顯:採用葡萄簡易保溫***避雨***大棚,可減少葡萄病蟲害的發生率,降低用藥成本,提高葡萄坐果率,減抵酸度,提高葡萄品質和質量;採用葡萄簡易保溫***避雨***大棚還可調節水果市場,特別是可彌補市場空缺,提高果農經濟效益。簡易大棚成本較低,而產生的效益與鋼架大棚相同,比露地栽培高出17%以上,畝產值多年突破萬元大關,因而價效比優勢突出,有利於無公害標準化規模生產。

  葡萄簡易保溫大棚栽培是屬於技術性很強的精細型農業,對棚內小氣候***如光、溫、溼、氣等***尤其對溫溼度有調控是葡萄管理成敗的關鍵。

  1.2 葡萄架式:

  目前,浙北及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新發展的葡萄面積已基本採用簡易保溫***避雨***大棚設施栽培這一模式。架式採用水泥柱雙十字V形架。行距2.5~2.7m ,柱距4~5m。樁柱總高度2.8~2.9m,離地面85~90cm在水泥柱上縱向拉一條底層鋼絞線,在底層鋼絞線以上25cm與60cm處分別架60cm與100cm長的橫樑***竹、木、水泥構件、角鐵均可***,橫樑兩邊各拉1條縱向鋼絞線。距100cm長橫樑上方45cm拉一條橫向雙股鋼絞線。冬剪後將結果母枝水平綁在底層鋼絞絲上,翌春新梢等距離綁縛在兩邊鋼絞絲上,形成V形葉幕。整個生長期形成了“三帶”,下部為通風帶,中部為結果帶,中上部為光合帶,為規範化管理創造了條件。

  1.3 棚體結構:

  1.3.1 架式:雙十字“¥”形架,即離地面高80cm-90cm扎一根底線,離底線高25cm扎一根長60cm的橫樑,離橫樑高35cm再扎一根長100cm的橫樑,形成雙十字“¥”形架,水泥柱頂端扎一道雙絞鋼絲線。在雙十字V形架基礎上搭建保溫***避雨***棚,每一縱搭一個葡萄避雨棚***見圖2***。

  1.3.2 架柱:水泥柱規格8×8cm、長2.8~2.9m,埋入土下0.5~0.55m,柱頂頂部形成一條小槽以備固定頂端鋼絲之用,地面離柱頂2.3~2.4m,立柱時注意縱、橫要對齊,柱頂高度要一致。

  邊杆:長210cm,規格7cm×7cm,用4根2mm,長205cm的鋼筋,畝用數量不能定,按需要計算。

  1.3.3 橫樑:離柱頂40cm處架7×7cm、 長1m橫樑,長橫樑下再架7×7cm 、長0.6m的短橫樑,高低均要求一致。橫樑兩邊各留一小孔,以備穿綁蔓線之用,橫樑兩邊各拉1條縱向鋼絞線,長橫樑上方45cm拉一條縱向單股和橫向雙股鋼絞線,將全園各行葡萄連在一起,四周用加固絲並牽引錨石,以增強抗風能力。

  1.3.4拉絲:柱頂及橫樑兩邊各拉一條鋼絞絲,共3條***細鋼絞絲要用2根*** ,將其引到柱外1m處,錨石埋於50~60cm深的穴中。柱頂用布包扎,以免造成農膜破損。

  1.3.5 拱片:每隔50cm放置一片長2.2~2.6m,寬 2.5~3cm的毛竹拱片,中心點固定在中間頂絲上,兩端固定在鋼絞絲上,拱片要刨光。

  1.3.6 覆膜 用2.2m~2.6m、寬0.03mm厚的薄膜蓋在避雨棚的拱片上,兩邊每隔35cm用竹***木***夾夾住,然後用壓膜帶或布條按拱片距離斜向將塑膜緊壓固定。覆膜不能用0.01mm的地膜。布條要牢固,膜面要平展。

  注意:在豎杆時,要考慮品種抗性差異使用膜的寬幅,一般白雞心、裡扎馬特等抗性較差的品種要考慮250cm膜,抗性強的歐美雜交種用200cm膜,介入兩者之間的用220cm膜。在橫植線時要考慮既不撞頭,又要地面操作方便不碰頭來決定杆子頂部的高底。

  1.3.7 材料與費用:建1畝避雨棚約需毛竹拱片370根,2-2.2mm鋼絞絲175-200kg,寬220~280cm、厚0.03~0.035mm的長壽無滴薄膜約30kg,竹***木***夾1500只。按2002年價格約600元***不包括水泥柱***,拱片用3年,鋼絞絲可用5年以上,塑膜用葡萄一個熟期。

  實踐證明,雙十字v形架搞保溫***避雨***栽培較理想,投資省***架柱與避雨棚柱合用***;果穗掛在中間,免受雨淋;前、中期葉幕在避雨棚內基本不受雨淋;兩個避雨棚中間有70~90cm空間,通風散熱良好;上午9時前,下午3時後,部分葉幕能直接受光,雨天也易進行蔓果管理和噴藥防病。

  2建園與栽植

  2.1栽植前的準備

  ★栽植準備主要是選好園址建好園,做好灌、排等基礎設施建設。

  ★搞好翻耕、整畦、挖好定植溝並施足基肥。

  ★栽植時期最好在12月~次年2月。栽植方法採用密植栽培,栽植密度為250~300株。

  2.1.1 園址的選擇

  ⑴葡萄栽培因首先定位在生產無公害優質葡萄。因此,果園必須選擇在遠離汙染源,或建在汙染源的上游、上風地段,大氣質量穩定,空氣清晰,水質純潔,土壤不含天然有害有毒物質,肥力較高,土壤的PH值保持在6.5~7.5範圍內,無農藥殘留汙染的良好農業生產環境地區,以免葡萄遭受危害,影響葡萄質量。

  ⑵由於葡萄鮮果的貯運性是根據特定有品種、時限、空間決定的。因此,園址應選在靠近城市郊區或鄉鎮消費市場,或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

  ⑶園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確保葡萄正常生產所需灌、排水。

  2.1.2整地與施肥

  ⑴整地:葡萄是多年生果樹,根深葉茂才能達到早果、優質、穩產。因此,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或將低田改造成排水良好的地塊。對全園進行耕翻,行距確定在260~280cm,每兩行要有一條寬、深各30cm以上的灌、排水溝。

  ⑵整畦:行中間挖栽植溝,寬40~60cm,深30~50cm,根據地理條件,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整畦時把邊上和麵上較疏鬆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

  ⑶基肥:挖好栽植溝後,在溝底放一層麥桔、稻***雜***草等,與土混合,鋪一層鬆表土,上再鋪有機肥,按每畝3000~5000千克的畜禽糞或200千克左右的餅肥施入栽植溝,肥與每畝50~75千克磷肥及表土混合,最後填上心土,略高於地面成龜背形。

  整地、整畦、施肥必須在 入冬前完成,以便對翻耕及挖溝翻上來的土塊經冬季冰凍後自然氧化,從而達到腐熟基肥、殺蟲、鬆土、肥土的目的。

  2.2 栽植

  2.2.1種苗選擇:南方地區種植葡萄時苗木要選擇抗溼、抗病等綜合抗性、豐產性好的種苗。

  2.2.2栽植時間:種植春植為宜,以2月份氣溫回升至萌芽前半個月栽植這佳,最遲不超過3月中旬。如遇天氣乾旱,可適當延遲。

  2.2.3栽植密度:一般採用密植法,行株距採取先密後稀的原則定植,以確保早期豐產。其行距為260~280cm,株距80~100cm,畝栽250~300株。盛產後保留250株左右較為適宜。

  2.2.4苗木整理:定植前要對種苗進行修剪整理,除去黴爛根系,修剪過長枝條,在嫁介面以上保留3~4個芽。如苗木從外地引進或貯藏過一段時間,苗木取出後用清水浸12小時以早時間後再種***如砂藏時砂較溼或種值時土壤較溼,可以不浸,一般以浸為好***,有利於萌芽整齊。

  2.2.5栽植方法:按標記挖穴配苗,到2月下旬後再次整畦,整畦時把邊上和麵上較疏鬆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然後再開穴種植,在種植穴內再施入10公斤/畝的鈣鎂磷肥***注意不能施過磷酸鈣***,苗木栽植前最好再用海綠肥等微肥與殺菌、殺蟲劑混合液浸根後再栽植入土。栽植最好選擇在陰天或雨後天氣,栽植時,將苗木的根頸稍低於地表,把根系理直舒展於穴內培土至苗木的1/2~1/3時,輕輕提苗,使嫁接苗的介面高出地表,地表下只留8~10cm的株條,然後填土踏實,並澆透水。要注意,苗木絕對不能種得過深,過深容易造成樹苗缺氧而產生僵苗、死苗。雨後要及時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保溼,促進萌芽。

  3 葡萄栽植後的管理

  3.1抹芽:

  萌芽後留二個較壯的芽。當新梢長至20cm時,壯芽任其繼續生長,另一個相對較弱的枝條及時摘心***這一枝條主要用作預備,如延長梢被風吹折後要用來繼續延長,一般反覆摘心,不使其延長***。其餘芽眼儘快抹除,以求集中養分。

  3.2摘心:

  3.2.1延長梢摘心:新梢延長梢長至12葉時***可根據架式而定, 一般延長至離地面80cm-90cm的第一根鋼絞底線下方***摘心,摘心後夏芽***副梢***萌發,頂端根據長勢***摘心時嫩梢呈彎溝狀長勢強,呈筆直狀長勢弱***留2~4個副梢。長勢強,留4根副梢;長勢弱或一般,留2~3根副梢,副梢留上不留下。

  3.2.2第二次以後摘心:當副梢長至6葉時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後每長至4葉摘心一次,直至9月每長至2葉即可摘心,以利養分積累。

  3.2.3要注意交替摘心:不要一次抹盡,留有生長點,以免冬芽萌發***特別是枝條還未成熟時***。

  3.2.4夏芽的管理:對花芽較易形成的品種,如藤稔等,可不留夏芽,全部抹除。對樹勢較強的歐亞種或冬芽易萌發的品種,如“美人指”等夏芽留2葉絕後摘心。這樣,可不使冬芽萌發,又有利於花芽分化。

  3.3肥、水管理

  3.3.1促根肥:4葉展開後,開始施肥澆水,每擔***50千克水***用尿素50~100克拌入30%的糞清水中澆施2~3次,也可趁下雨之際在雨前撒施。此間因以抗旱為主,每間隔7~10天澆透水一次,

  3.3.2催條肥:到4月下旬或膜下雜草已旺,可揭膜除草,每畝撒施10千克複合肥,要象播谷種一樣均勻地撒施在60cm寬左右的地面上,不能集中施在壟上,然後復草再澆水。以後每隔10-15天撒尿素5千克,在雨前或抗旱澆水前施下,每施2次尿素再穿插施一次複合肥。小苗樹片溼時不能撒施,以免沾著葉片造成肥害。

  入梅後視苗木長勢可延長間隔期,如20天一次,7月以後可單施複合肥,至8月底結束施用化肥。

  注意:要防止肥害的發生,肥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肥料集中在根部周圍,又超過根系能承受的濃度所致,請千萬注意。

  3.3.3壯條肥:入秋後根據長勢可開始施10~15千克畝的普通兼價複合肥,以確保冬芽飽滿、株條成熟後過冬。

  3.3.4葉面肥:結合施藥,5月底前用進口尿素0.2%,以後用磷酸二氫鉀0.2%。

  3.3.5灌排水:抗旱施肥最好的辦法是灌半溝水然後澆施,在晴熱天氣,要多考慮澆水抗旱,以保持土壤溼潤。在梅雨季節或多雨天氣,要注意排水,表層土壤不能積水。

  3.4冬季修剪

  冬剪以混合修剪為好,長、中、短梢修剪相結合。一般生長較強的樹,可考慮其中2根較強的枝條留10芽左右,較中等的留6芽左右,較細的留2-3芽,如其中4根枝條長勢均衡,也要行中長梢修剪***二長二中***,如其中一株樹長勢較強,另一株樹長勢較弱而造成空缺的,強枝可行超長梢修剪,剪口留0.8cm粗即可。

  3.5病蟲管理

  3月中旬後,絨球期***葉未展開***噴施200倍五氯酚鈉***一揹包加1兩3錢***噴溼為止。

  二葉期後開始防病:3月下旬-5月主治黑痘病,歐亞種對黑痘病抗性很差,要特別注意。一般掌握雨前或發病前用保護性殺菌劑,發病後用內吸性殺菌劑。間隔5-7天噴施一次。第一次用世高3000倍,第二次後視情況可用,雨前“大生m45”800倍,發病後或雨後用世高3000倍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杜邦福星是防治黑痘病的特效藥,但施用次數不宜太多,且倍數不能搞錯,否則易引起藥害***。

  6-7月上旬主治黑痘病、霜黴病,一般用藥要既能防治黑痘病,又能防治霜黴病的藥劑。一般發病前用科博、大生。二病都可防治,如發現黑痘病要用杜邦福星,如發現霜黴病要用杜邦克露加施寶靈或安克猛鋅或防毒礬加施寶靈等。

  出黴後可延長間隔期,一般10-15天施一次,主要防治霜黴病,褐斑病***如有黑痘病,也不用特別防治***。如天氣特別好,可再延長間隔期。藥劑以科博、大生***m-45***為主,如有霜黴病可用安克猛鋅,杜邦克露加施寶靈、防毒礬加施寶靈等。

  防病至9月底結束,10月中旬氣溫降低,病害不再發生,一般不再施藥。要特別注意中午高溫時間不能施藥,以防止藥害。

  3.6當年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第一,肥害。施肥不當、肥料跟不上造成缺肥緩苗或造成肥害。前期澆施肥料時,一定要注意濃度。揭膜後要象秧田播谷一樣撒施,不能在根部附近集中施。要雨前施或施後及時澆水,施用化肥時,建議加入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以此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植株抗逆性。

  第二,旱澇。要注意不能幹旱,也不能積水,過旱不髮根或乾旱枯死;過澇缺氧爛根或淹死。

  第三,藥害。施藥時或葉面噴肥時要計算濃度,不能毛估。同時,還要注意天氣,中午高溫時間不能施藥,否則將造成藥害。

  第四,病害。病害造成苗木停止生長或株條早期落葉。現在有效藥劑較多,只要規範防治,就完全能夠防治。

  實踐證明,當年管理得好的樹體,效益最好的可超過盛果期果園;但如果不重視當年管理,或管理不當、技術不到位,造成枝條花芽形成差、甚至花芽不形成,就會嚴重影響豎年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果農要特別重視種植當年的苗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