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祥室內種植天麻的方法

  現在農村到城鎮、房前屋後、庭院、室內、地下室、各種林下、均可人工栽培天麻。那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建造廂框。在選好的室內,用磚砌成方框。方框寬、高各為1m,長以室的長度而定,框與框之間留有50cm的走道,便於日常管理。方框砌好後,在廂框內填上10―15cm厚的土,填土時,要將土中的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清除乾淨,以防這些害蟲日後對天麻造成危害。同時,室內要有窗戶,以利於通風。

  2.精選種麻。選擇新鮮的白麻和米麻,嚴格剔除破傷、蟲害、雜菌感染、菌絲纏繞的種麻。選好的種麻在栽培前平攤在地上,用溼潤的細土或樹葉覆蓋,以防種麻乾癟壞死。並注意操作時要輕拿、輕放,並防止用汗手拌種。

  3.選好菌材。天麻為蘭科植物,不能自已製造營養物質,必須蜜環菌共生才能得到營養而繁殖生長。蜜環菌是一種寄生菌,一般寄生在死樹朽木上,所以在栽培天麻時,必須選好密環菌材。蜜環菌材要選發育正常、菌絲緊緊地連在魚鱗口且無雜菌感染的新菌材。

  4.備足樹葉。將各種樹葉收集起來,含油脂類的樹葉***如鬆、杉、柏等***除外,特別以半腐的樹葉為最好。收集樹葉時,切忌將被各種黴菌感染的樹葉收集,以防雜菌進入廂框內蔓延傳播,造成天麻種腐爛。

  5.栽培方法。在建好的廂框內,先撒一層樹葉,以10―15cm厚為宜,然後在樹葉上擺放蜜環菌材,把菌材擺成“工”字形,並根據菌材的長短,每隔8―10cm放1個種麻,隨之用樹葉填滿菌材間空隙,並用樹葉將其覆蓋20cm厚。用同樣的方法播種第2層,但菌材要與第1層錯位,最後覆蓋樹葉至與廂框口齊平即可。栽培時間一般以10月至次年3月為宜。

  6.管理措施。

  ①定時澆水,一般10―15天澆一次水,要輕澆,切勿潑灑,以免水分過多使天麻種腐爛;

  ②控制好室內溫度,使室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同時要保證室內通內透氣;

  ③防止老鼠打洞偷吃種麻;

  ④在天麻進入膨大後期,即成熟期,須5―7天檢查一次,發現箭麻、白麻顏色變黃,個別的有腐爛洞,天麻被蜜環菌纏住,說明天麻已不能再生長,必須及時起挖加工,否則就會爛掉。

  天麻的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谷溝地栽種,土質以疏鬆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為好。土壤PH5~6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此外還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場所種植天麻。

  2.繁殖方法:主要用塊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⑴塊莖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長快,時間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養好菌床。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常用殼鬥科的青槓、槲櫟、栓皮櫟、毛慄等,以樹皮厚、本質堅硬、耐腐性強的闊葉樹為好。將選好的木材鋸成40-50釐米長的木棒,樹皮砍成魚鱗口。

  在選好的地塊,於栽前2-3個月,挖深25~30釐米、寬60釐米、長度據地形而定的窖。窖底鬆土整平,鋪放一層幹樹葉或腐殖質土,用處理好的新木棒與帶蜜環菌的木材***俗稱菌材***間隔擺1層,相鄰二棒間的距離為6-7釐米,中間可夾些闊葉樹的樹枝,用腐殖質土填實空隙,以防雜菌汙染,再覆土3~4釐米。同法擺第二層,上覆土10釐米。保持窖內溼潤,上蓋雜草遮蔭降溫保溼使蜜環菌正常生長,即成菌床。選無病斑、無凍害、不腐爛的塊莖作種栽,大小分開,分別栽培。栽植時,把種麻平行擺放在菌棒間的溝內,緊靠菌棒,用腐殖質土填平空隙,再蓋上3釐米,以不見底層菌材為宜。同法栽第二層,最後蓋上10~15釐米,上蓋一層樹葉雜草,保持土壤溼潤,越冬期間加厚覆土層,以防凍害。

  如採用人工菌床和塑料袋栽培,所用種麻為生長健壯的白麻和米麻,由於採用人工控溫,栽培時間從11月至翌年4月均可進行。

  ⑵種子繁殖:選擇重100克以上的天麻,按上法隨採隨栽,抽薹時要防止陽光照射,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間可選晴天10時左右,待藥帽蓋邊緣微現花時進行。授粉後用塑料袋套住果穗,當下部果實有少量種子散出時,由下而上隨熟隨收。由於天麻種子壽命短,採下的蒴果應及時播種。播種時,將菌床上層菌材取出,扒出下層菌材上的土,將枯落潮溼的樹葉,撒在下層菌材上,稍壓平,將種子均勻撒在樹葉上,上蓋一薄層潮溼落葉,再播第二層種子,覆土3釐米,再蓋一層潮溼樹葉,放入土層菌材,最後覆土10~15釐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個,每個蒴果約有3萬粒種子,種植得當,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為塊莖繁殖的種栽。

  3.田間管理:天麻裁後要精心管理,嚴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並加蓋樹葉防凍;6~8月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雨季到來之前,清理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塊莖腐爛。春、秋季節,應接受必要的目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