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鸚鵡飼養的方法

  血鸚鵡總是整天的吃個不停。加上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從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都可良好的存活。所以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血鸚鵡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血鸚鵡的飼養方法

  1、水質的管理

  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血鸚鵡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癒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

  也因此,飼養血鸚鵡時需要較其他的魚類多了維持更優良的水質和提供充足的氧氣。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分,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維持鰓部細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氣的能力,相形之下變得相當地重要。

  2、溫度控制

  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並不是在於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範圍內,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這都不是玩家們所樂見的!

  3、飼料和餌料的選取

  血鸚鵡食性雜,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蝨等幾乎什麼都吃,而且相當貪吃,食量驚人。因此要養活血鸚鵡很容易,但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豔的血鸚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方法是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喂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血鸚鵡配製的添加了蝦紅素和“β-胡蘿蔔素”的人工飼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豔紅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血鸚鵡無論什麼時候都彷彿是飢餓狀態。所以,喂飼血鸚鵡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適量的投喂方式,過份貪吃的它們,往往會排洩大量排洩物,以致水質突變。

  4、混養的訣巧

  許多家庭和公司行號中所佈置的水族箱,喜歡單養一群血鸚鵡,看一群健康的血鸚鵡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壯觀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歡混養的水族箱。這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在混養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

  因為血鸚鵡的體型近似三角形且無法合攏的嘴型,使攻擊性降低***僅能衝擊無法撕咬***,可以選擇金菠蘿、黑雲、紅珍珠關刀.珍珠火口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5、水中的造景

  對於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衝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莫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岩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要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6、 繁殖特:

  血鸚鵡的雌雄鑑別和其他慈鯛科魚類一樣可以輕易地根據背鰭長短加以區分。但是,血鸚鵡雖然能夠產卵,可是是不會孵化的,這是因為血鸚鵡是兩種不同物種雜交所產生的新物種,所以它們自身是無法繁殖後代的,如果想繁殖血鸚鵡,那麼只能再從雄性的紅魔鬼和雌性的紫紅火口的雜交入手,但是近來也有魚友們用羅漢與鸚鵡進行交配並繁殖成功的。仔魚生長6-8個月後性腺成熟。雄魚體色血紅,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雌魚的體色要比雄魚淡,腹部肥圓。繁殖時需用50X30X30釐米或以上的水族箱,裝弱酸性軟水,水溫26-28℃,並在其中放一傾倒的花盆,在魚群中選常在一起的一對放入。親魚在花盆壁上產卵,產卵後撈出親魚。受精卵經過36小時孵出仔魚,3-4天后仔魚開始覓食。雌魚每次可產200-300粒卵。

  7、疾病防治

  ***1***細菌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大致以鰓的潰爛與體表的損傷最常見。症狀是魚只的活動力降低、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病魚無力地漂在水面上無法下沉。這時的鰓其實已經嚴重告急,但是外表卻還是看不出來,惟獨將鰓蓋掀開檢查,方能看到潰爛的組織。嚴重時鰓絲失血發白,眼球暴凸又混濁,腹部腫脹積水,生殖孔及其附近的面板充血且紅腫。治療方法是用15毫升/立方米 。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一小時後,徹底換水。兩天後可如此再用一次。同時用藥餌餵魚,按每天每千克魚喂藥5 0毫克的劑量將紅黴素拌在餌料中,連續喂三週。

  ***2***真菌性疾病。這類病常發生在秋冬季交替時節,主要以黴菌為主,魚體表面一些小傷口感染了黴菌,傷口上附著灰白色絨毛狀的水黴。此時魚只會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動作,一般以治療水黴菌的藥水就能簡單的預防與治療了,治療方法是用中藥水黴淨1毫克/升浸泡,第二天徹底換水。

  ***3***寄生蟲病。這類病常發生在水溫劇烈變化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時節。在水質極差的水族缸中會有寄生蟲疾病發生,主要以白點蟲、鞭毛蟲為主,時間長了還會引發多種細菌性疾病。一旦身上寄生蟲過多,血鸚鵡會逐漸變瘦、體色褪色等。治療方法是用硫酸銅溶液0.3~0.5毫克/升浸泡24小時後,換掉1/2的水。

  8、血鸚鵡的混養

  此魚可以和許多種魚混養,菠蘿、火口、戰船、龍魚、地圖等中南美慈鯛科中大型魚都可以混養,既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還能和平共存,但在選擇上要注意幾點:

  ***1***血鸚鵡和羅漢要從小就混養,一旦長大了,就很難再混在一起了。他們都屬於領地意識很強的魚。從小養,也要讓血鸚鵡比羅漢大些,這樣一來就不會打架.如果羅漢大,那羅漢就不會容忍鸚鵡了.

  ***2***鸚鵡不能和孔雀、七彩鳳凰等小型魚養在一起,鸚鵡屬於中大型魚,長大會吃孔雀等魚。還有就是大、小型魚,投喂的食物不同,容易造成水質惡化。

  ***3***鸚鵡魚和銀鯊、白鯧、紅尾黑鯊等遊動較快的魚混養效果也不好。從搭配的角度我不太喜歡,一個游泳很快,另一個比較慢,所以有些不般配。兩者的體形不能相差太多。七彩鳳凰如果還是幼魚就不能混養,鸚鵡會吃他們的。

  血鸚鵡飼養注意事項

  1、溫度:鸚鵡魚對水溫度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魚體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也較強。人們往往認為鸚鵡可以耐低溫,就把水溫搞得較低,其實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在熱帶魚中屬於比較容易養的魚,但容易養是相對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養好就有一定的難度。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甚至退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水溫維持在28度左右,可使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鸚鵡會出現退色問題,且容易生病、死亡。

  2、換水的頻率:就我的經驗來說,鸚鵡在剛換水的頭2-3小時內,顏色會變淺,但很快就會恢復紅色。同樣,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話,鸚鵡就會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換一次水,一次換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證鸚鵡不退色。

  3、飼料:

  A/此魚絕不能喂小河魚,也許小河魚的顏色激發了他們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魚,鸚鵡顏色肯定會變淺。血紅鸚鵡喂小魚,還會撐到,因為此魚貪吃,不知飢飽。小河魚對腮也不好,鸚鵡的鰓非常脆弱,小河魚容易帶進病菌。我曾經將鸚鵡和大型魚混養,它們也掙搶小魚吃,但每次它們吃了小魚都會出點問題。更不能喂泥鰍,所有的魚都會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汙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過幾次實驗,連狗仔那樣的魚都受不了泥鰍。

  B/飼料要用增紅飼料。“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豔紅。飼料上逐漸新增顆粒***能增色的***,會使血鸚鵡顏色變好。

  C/吃慣了活餌的魚,會不太喜歡吃顆粒的。有的魚友可能自從鸚鵡買來之後就喂活蟲,因此改喂顆粒飼料時鸚鵡會不吃。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喂活蟲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活蟲,等魚兒適應後,逐漸加大顆粒的量,減少活蟲的量,最終調整到顆粒飼料。另外,要經常更換飼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種。

  D/有人喂活蝦、豐年蝦當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蝦頭上的硬剌,以免傷害鸚鵡。

  4、注意光線:鸚鵡對光線較敏感。需要定時、定量給與強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時的強光照射,之後要讓其在較暗的環境裡度過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房間裡比較明亮,沒有燈光,光線是足夠的。但光線長期保持一樣,也會使鸚鵡顏色變淡。即:給予定時、定量燈光照射而不是僅僅靠自然光。切記:燈光照射時間不宜太長,關燈後要使魚缸的環境一直保持比較昏暗。這樣,一旦再有燈光的時候,你會發現鸚鵡比以前紅了很多。如果魚缸在不向陽的房間,就每天增加兩小時的光照,然後關燈。如果房間光線較充足,就要在燈光照射後,適當遮擋房間裡的光線,使魚缸處在昏暗的狀態。此方法我屢試不爽,請各位不妨試試。

  5、光色:有的魚缸的燈是白色燈,可以換成發紅光的燈管。換成發紅光的燈管,可一充分顯現魚的紅色,普通熒光燈會使魚的顏色看上去發青。

  6、環境:你也可能曾經發現,魚剛到你的缸裡的頭幾天會有一些褪色,那是因為不適應。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所以,不要讓他們受驚嚇,是解決退色問題的又一經驗之談。

  另外,鸚鵡如果顏色變淺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不會恢復到原來顏色的程度。

  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豔的鸚鵡魚卻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喂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鸚鵡魚配製的人工餌料,這種添加了蝦紅素和D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鸚鵡魚的體色更加鮮豔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