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生豬的週期的基本方法

  飼養生豬需要知道它的飼養週期,那麼生豬的飼養週期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生豬的飼養週期,一起來看看。

  生豬的飼養週期

  一般在150天左右一個週期,目前國內主要養殖品種有杜洛克、長白、約克、大白等及以上各品種間的二元、三元雜交豬。

  縮短生豬飼養週期的方法

  1.飼養優良的雜交品種雜交豬具有生長髮育快、飼料報酬高、屠宰率高等特點。不同的雜交組合所獲得的雜交優勢是不相同的。三元雜交組合所獲得的雜交優勢大於二元雜交組合;洋三元雜交組合大於土三元雜交組合。目前國內大多采用長白與大約克組合的二元母豬與杜洛克、皮特蘭、斯格等公豬雜交的模式,以獲得最佳的三元雜交豬。

  2.創造優良的飼養環境育肥豬舍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冬季有利於保溫,夏季有利於散熱。豬舍的溫度應控制仔豬20~30℃,成豬15~20℃為宜;相對溼度50%~55%。這樣的環境條件有利於豬的生長髮育,豬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高溫高溼、低溫高溼及環境衛生差,易引起豬日增重下降,飼料利用率低及發生各種疫病。

  3.提供優質的飼料育肥豬的能量水平一般應在12.9兆焦/公斤~14.3兆焦/公斤,蛋白質水平在17.8%~22.4%,粗纖維仔豬不超過5%,大豬不超過8%。飼養標準要根據豬的體重和生長髮育的不同階段,調製不同的日糧,以滿足豬各階段的營養需求。

  4.科學的養豬方法按照體重大小、強弱合理分群,一般以每頭育肥豬佔0.8~1平方米為宜,冬密夏疏。調教仔豬吃、拉、睡三定位,養成良好習慣。吃乾料,自由飲水。育肥豬在60公斤以前,讓其自由採食,充分發揮育肥豬前期增重快的生產潛能;60公斤至出欄前,採用適當的限制飼餵,以限制脂肪的沉積。一般限制自由採食的20%為宜。育肥豬以自由飲水為好,水質清潔乾淨,冬季飲溫水。

  5.科學的防疫與消毒要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按照免疫程式做好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口蹄疫等疫苗接種工作。定期對圈舍、槽具等工具進行消毒。圈門前放置生石灰,進出人員腳底消毒。

  生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一***在飼養公豬時,必須時刻注意它的營養狀況,使其保持不肥不瘦。過肥的公豬整天睡覺,性慾低下,過瘦則營養不良,沒有性慾。

  ***二***豬體應保持清潔衛生。每天在運動場地運動2小時左右。此外,種公豬應單圈飼養,減少外界干擾,保持良好的性慾。

  ***三***種公豬的飼養應以精料為主,粗、青飼料搭配,飼料種類要求3種以上搭配。配種旺季應加喂豆類、雞蛋等蛋白質飼料,以提高配種能力和精液品質。

  生豬的養殖技術

  1 我國的生豬養殖現狀

  根據相關的統計資料來看,我國的生豬養殖規模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消費國與進出口國,因此,在生豬養殖行業,我國在世界上有著相當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顯現。因此,筆者將在本文中著重論述生豬的養殖技術,旨在加強生豬養殖的規範化以及科學化,更好地為養殖戶朋友服務。

  2 生豬養殖技術

  2.1 對養殖環境作出改善

  首先,要對豬圈周圍的環境作出改善,既要適當的考慮到豬圈內的陽光照射問題,又要大幅度地減少夏季陽光直射的問題。因此,筆者在此給出的建議是,夏季,可以在豬圈周圍合理種植一些陰涼、可遮蔽的植物;冬季,可以採用現今廣泛流行的大棚等技術,同時及時打掃豬圈內的衛生,及時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以及清洗身體等活動。特別注意豬出圈的時候對豬圈內的糞便進行清理,避免細菌滋長,影響生豬的生長環境。對養殖環境的改善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起環境因素幫助生豬養殖達到最佳水平。

  2.2 加大養殖密度

  從養殖密度的角度出發,當然是養殖密度越大越好。養殖密度越高,豬在吃飽之後的活動空間會被極度壓縮,因此生豬通常會選擇休息睡覺,吃完就睡的生豬更加容易長肉。這樣做的方法一方面能夠節省出大幅度的建豬圈的費用,同時,能夠加快生豬的養成速度,最快程度的幫助養殖戶朋友獲得經濟效益。但是養殖密度也不能過大,一旦養殖密度過大,出現疫情後會難以控制,給養殖戶朋友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

  2.3 養殖終點的選擇

  對於生豬來說,一般的養殖戶通行的做法是在養殖到200斤左右即宰殺。在生豬的體重達到200斤左右後,其體重增長曲線逐漸趨於緩和,而且其增長的多為肥肉,價效比比較低,在市場上沒有一個好的行情。在生豬養殖到200斤之前,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而200斤左右作為養殖終點是最為合適的,也是現今市場上公認的養殖終點,不同品種的豬可能其養殖終點略有變化,但是總體來說變化幅度不大。

  2.4 對於豬仔的選擇

  生豬的生長情況一方面取決於養豬戶給予的生長環境,而另一方面也取決於仔豬的品種。一般來說,雜交代數越多,其豬仔品質越高,因此,養殖戶對豬仔進行選擇時,要注意那些品質優良、多代雜交、廣受好評的品種。

  2.5 對飼料以及防疫方面的控制

  對於生豬的養殖來說,飼料一直是佔的比重較大的一塊,在生豬養殖的不同時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飼料的組成進行一定的變化。同時注意對營養的控制,不能出現某一元素的投放量很多而另一元素投放量很少,這樣會造成生豬生長的不均衡。在此,筆者推薦全價料,這是目前我國生豬飼養行業的大勢所趨,也是經受了實踐的考驗的。

  同時,要對生豬的防疫作出重點的監控,首先要按照檢疫規定接種疫苗,接著對一些疾病做一些基本檢查,另一方面,對豬的身體表面以及腸道內的寄生蟲的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對寄生蟲的檢查往往在初期便能夠幫助養殖戶朋友發現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切實防止疾病的發生以及流行。

  2.6 飼養方面的管理措施

  首先,對於豬仔的環境控制要合理,對於豬齡為一週內的豬仔,要為其保持一個恆溫、恆溼的環境,同時,可以定期使用紅外線或者紫外線燈對豬圈內進行消毒,確保其健康成長。其次,一般豬仔在哺乳階段的吸奶比較困難,因此需要人工的幫助。接著要做的便是注射補鐵劑以及對豬仔進行過仔並窩處理,對每頭豬仔的補鐵劑的注射量也要作出控制,根據現行的科學成果,一般注射一次補鐵劑其中鐵的含量控制在100毫克左右為宜。同時,根據母豬的母乳的不同情況,合理分配豬仔,將母豬的母乳最大化利用。

  一般來說,在豬仔出生一週內就需要學會飲水與飲食,在豬齡為半個月後即可開食,斷奶的時間點選擇一般在一個月左右為宜。同時注意對豬圈內的衛生進行消毒,切記要對仔豬進行豬瘟疫苗的接種,切實防止豬瘟這一危害性極大的疾病。

  在對豬仔的管理方面,需要根據每頭豬的不同情況進行分組管理。例如,根據豬的品種、習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力等情況,作出分組,並且根據不同的情況對飼養管理計劃作出調整。一般來說,將每組裡分15頭豬左右為最佳密度。在分組之後,要對豬進行“調教”,以便於對其日常行為作出控制。例如,控制其在固定的地方飲水、飲食以及排洩,這樣不僅有利於集中統一管理能夠方便打掃衛生。其次,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豬的排洩情況,因為一般的疾病都會在糞便中有所反映。同時,對於豬的精神狀態以及面板情況也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評估、瞭解,如果發現可能爆發疫情的可能要及時向衛生檢疫部門報告。


猜你感興趣:

1.生豬飼養管理規程是什麼

2.生豬飼養管理的技術是什麼

3.生豬的飼養管理方法是什麼

4.肉豬的飼養時間有多長

5.生豬飼養管理準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