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飼養的技術有什麼

  中國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雞蛋生產國,蛋雞飼養有什麼技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蛋雞飼養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蛋雞飼養的技術

  ***一***育雛前的準備

  1.育雛舍的準備:進雛前兩週對育雛舍和裝置進行徹底清掃、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藥水噴灑,然後進行燻蒸消毒。

  2.裝置和飼料等準備

  ***1***供熱器:可採用熱風爐、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熱。

  ***2***照明燈:可採用白熾燈、螢光燈或高壓鈉燈等。

  ***3***食槽:要求數量足夠、採食方便。

  ***4***飲水器:要求數量足夠,早期宜採用飲水器,後期宜採用乳頭飲水器。

  ***5***飼料:開食宜採用全價顆粒破碎料。

  3.雛雞的選擇和運輸

  ***1***雛雞的選擇:要從種雞質量好、防疫嚴格的種雞場購進雛雞。

  ***2***雛雞的雌雄鑑別:雛雞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雌雄鑑別。

  ***3***雛雞的運輸:初生雞雛經鑑別,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後進行運輸,運輸前對車輛、運雛箱消毒。

  ***二***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育雛方式:可採取平面育雛、立體育雛、平面和立體聯合育雛等方式。

  2.初生雛雞的飼餵

  ***1***飲水:在雛雞初次飲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電解質多種維生素等。飲水要充足清潔,水溫與室溫相同,1周後可直接飲用自來水。

  ***2***開食:將雛雞飼料撒在反光性強的硬紙上、塑料布或淺邊食槽內,當有些雞開始啄食時,其他雞也會模仿。

  3.雛雞的管理

  ***1***密度:平養1周齡~3周齡20只~30只/平方米,4周齡~6周齡10只~15只/平方米;籠養為1周齡~3周齡50只~60只/平方米,4周齡~6周齡20只~30只/平方米,注意強弱分群飼養。

  ***2***溫度:1日齡雛雞要求35℃,以後每5天降低1℃,35日齡~42日齡時達到20℃~22℃。如發現雞倦怠、氣喘、虛脫表示溫度過高;如果擠作一團,吱吱鳴叫表示溫度過低。

  ***3***溼度:適宜的相對溼度為10日齡前60%~70%;10日齡後55%~60%。溼度控制的原則是前期不能過低,後期應避免過高。

  ***4***飲水:雛雞出殼後,應儘早供給飲水。在炎熱的天氣,儘可能提供涼水;寒冷冬季應供給不低於20℃的溫水。開始幾天,可加入5%的糖或適量的維生素、電解質,能有效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5***飼餵:雛雞在進入育雛舍後先飲水,隔3小時~4小時就可以開食。飼餵次數在第1周每天6次,以後每週可減少1次,直到每天3次為止。儘可能選用雛雞開食料。

  ***6***通風:可調節溫度、溼度和空氣流速,排除塵埃和有害氣體,保持空氣新鮮,降低雞的體表溫度等。通風與保溫是一對矛盾,應注意觀察雞群,以雞群的表現及舍內溫度的高低決定通風的次數與時間長短。

  ***7***光照:原則上第1周光照強,第2周以後避免強光照,照度以雞能看到採食為宜。光照時間第1周每天22小時~24小時,第2周齡~6周齡8小時~10小時,第7周齡~18周齡8小時~9小時。

  ***8***分群:適時疏散分群,使雛雞健康生長,減少發病,提高成活率。分群時間應根據密度、舍溫等情況而定。一般是在4周齡時進行第一次分群。根據強弱、大小分群,將原飼養面積擴大1倍。

  ***9***斷喙與修喙:7日齡~8日齡進行斷喙,5周齡~6周齡可以進行修喙。在斷喙前一天和後一天飲水***或飼料***中可加入維生素K3,以減少應激。

  ***10***疫苗免疫:應根據制定的免疫程式進行免疫。

  二、育成期***7周齡~18周齡***的飼養管理

  目標要求為各周齡體重至少要在標準範圍內,且整齊度良好;最好能將11周齡~12周齡體重控制在標準下限,15周齡達標準上限,15周齡~18周齡按標準上限增重。關注的管理要點為喂料量、密度、光照時間、防疫和轉群時間。

  1 轉群。

  7周齡初雛雞轉入育成雞舍,到18周齡末轉到產蛋雞舍;夏季秋冬春季轉群最好在清晨進行,夏季轉群最好在晚上進行。

  轉群前2天~3天和入舍後3天,飼料中維生素增加1倍~2倍,並給予充足的電解質溶液,轉群前6小時停料。

  晚上轉群時多增加2小時~3小時光照,讓雞熟悉環境,並有足夠時間採食和飲水。從育雛舍轉到育成舍,兩舍間的溫差要小。

  結合轉群對雞群進行分群,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雞,清點雞隻數量。

  2.雛雞向育成雞的過渡。

  ***1***逐步脫溫,視天氣情況給溫,保證其溫度在15℃~22℃。

  ***2***逐漸換料,在育雛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換成育成料,過渡期5天左右。

  ***3***調整飼養密度,平養10只~15只/平方米,籠養不超過25只/平方米。

  3.生長控制。

  育成期的飼養關鍵是培育符合標準體重的雞群,以使其骨架充實,發育良好。因此從7周齡開始,每週隨機抽取10%的雞隻進行稱重,用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相比較。如體重低於標準,就應增加採食量,提高飼料中的能量與蛋白質水平;如體重超過標準,可減少飼料喂量。同時,應根據體重大小進行分群飼餵,保證其均勻度。

  4.光照。

  育成期光照宜減不宜增,宜短不宜長,以免開產過早影響蛋重和產蛋全期的產蛋量。封閉式雞舍最好控制在8小時,開放式雞舍不必補充光照。

  三、產蛋期***19周齡~淘汰***的飼養管理

  目標要求為適時開產並達到應有的高峰產蛋率,高峰後產蛋率下降緩慢。關注的管理要點為光照時間和照度、飲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18周齡末轉入產蛋期,按照產蛋期要求飼養管理。

  1 提供良好的產蛋環境。

  產蛋前期生殖系統迅速發育成熟,體重不斷增長,產蛋率迅速上升,蛋雞的生理應激反應非常大,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會下降,所以要減少外界干擾,降低應激。

  2. 滿足雞的營養需要。

  從19周齡~10%產蛋率,應給予高水平的產前料;以後根據不同產蛋率,選擇使用蛋雞料,保證其產蛋所需。保障每天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

  3.光照管理。

  產蛋雞的光照應採用漸增法與恆定光照相結合的原則,光照強度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時間從19周齡開始,每週遞增1小時,直至每天16小時。光照時間與強度不得變更。

  4.做好溫度、溼度和通風管理。

  產蛋雞的適宜溫度為13℃~23℃,溼度為55%~65%,通風應根據生產實際,保證空氣流通和新鮮。

  5.注意觀察雞群並做好生產記錄。

  詳細記錄雞群是否健康,以及採食量、產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雞群狀況,發現病雞應迅速診斷治療。

  四、衛生防疫措施

  1.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是預防傳染病的唯一正確方法。不要把防疫等同於免疫,免疫只是保護易感雞群。

  2.雞場要有良好的隔離措施。生活區、生產區嚴格區分,產蛋舍、育成舍、育雛舍要合理佈局。

  3.至少實行分割槽全進全出制。

  4.人員是疫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雞場應謝絕參觀,工作人員進出應淋浴更衣。沒有淋浴條件的雞場,至少應做到更換工作衣褲,戴上工作帽,換上膠鞋,並用消毒水洗手,踩消毒池。

  5.進雞前應徹底清洗消毒,程式為清除糞便等髒物→徹底清洗***包括地面、牆壁、屋頂***→消毒藥噴灑→沖洗→燻蒸。用具是另一個疫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尤其要重視雞蛋筐的消毒。

  6.每月至少進行兩次雞舍外環境消毒,每週至少進行一次帶雞消毒。

  7.嚴禁車輛進入生產區,飼料車等必須進入的車輛,輪胎應在消毒水中開過。

  8.及時、妥善地處理接種疫苗的用具和廢棄物。

  9.每天觀察雞群的健康狀況,各種不宜治療的病雞,應與死雞一起焚燒或深埋。

  10.注意飼料和飲水衛生,防止大腸桿菌病等細菌性疾病和球蟲,必要時可在飼料和飲水中進行預防性投藥。

  11.有條件的雞場應該在免疫以後進行抗體監測,以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如免疫效果不理想,應採取補救措施。

  12.發現傳染病暴發流行應及時隔離、封鎖、直至撲殺。

  青年雞舍作用

  要選在地勢高燥,冬向陽,夏有樹涼,出水暢通,10-20畝飼養區接近中間的地方。

  1、坐北朝南,南北寬淨5米,長13-14米,可養500只左右雞,高2.5米,留有人進出的門,南北牆留有較大的窗戶能開關。地面上12釐米,東西每隔2米,當0.5米長,高30釐米雞門口,門口的外面有能開關的出門,裡面有能開關的鐵砂門。

  2、其它同育雛室但在房頂南北寬中間留80-90釐米的天窗而且可開關,可防雨,防水寒。

  3、5米兩邊***南此牆根***各留一條走道,走道中間放兩排結實的架,西架高50釐米,寬1.2米米長1.4米,每隔30釐米一根,直徑2釐米粗的架樑,東西每1.5每1個西架,每年西架上邊的舍頂有定滑輪,在清掃時可把西架吊起。

  4、在離門近的一頭***東或西頭***放2-3層產蛋箱,或用磚壘成的產蛋窩,在雞舍外邊周圍建有間蛋窩,產蛋箱窩內光線要儘量黑暗。在青年雞時要封閉好窩門。在開產時開啟窩門並墊好柔軟乾淨柴草。

  5、在舍內四周挨地靠牆放料槽,在料槽上按放水槽。

  6、在跑場周圍,圍有欄網,防跑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