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虎鯨

  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定的家族。要怎樣飼養它們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飼養虎鯨的方法。

  虎鯨的形態特徵

  虎鯨成年雄性身長最大記錄是9.75 米,體重9524 千克。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身體大小、鰭肢大小和背鰭高度有明顯的性二型。雌性最大體長達7.70米,雄性體長達9米。雄性成體的背鰭直立,高可達1.0~1.8米,雌性的背鰭明顯地鐮刀形,高不及0.7 米。頭部略帶圓,具有不明顯的喙。橢圓形的鰭肢位於體全長的前1/4處。雄性的鰭肢長可達體全長的20%,雌性的達11%~13%。尾葉寬可超過體全長的1/5。體背面黑色,在背鰭後方有1個淺灰色的鞍斑。下頜及從下頜前端到尿殖區的體腹面白色。有1個白色的葉狀斑從尿殖區向上伸到背鰭後的體側。尾葉的腹面白色或淺灰色,可能具黑色邊緣。在每側眼的後上方各有1個白色橢圓形斑。鞍斑在年幼時不明顯,性成熟後更顯著。

  成體頭骨的髁基長可達1000mm。在眶前凹前方過兩前頜骨的寬小於吻突寬。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側都有10~12枚齒,其橫切面呈橢圓形,齒尖向內和向後。在一些較老的個體,齒常被磨蝕或潰爛損壞。

  虎鯨的棲息環境

  虎鯨的生境為極地和溫帶海域為主。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島,對於水溫、深度等因素似乎沒有明顯的限制。它們在高緯度地區有相當高的棲息密度,特別是在獵物充足的海域。它們的移動情形普遍與追蹤獵物或增加捕食率有關,時間通常在魚類產卵季與海豹的生產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數的虎鯨都棲息於浮冰邊緣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鬚鯨、企鵝、海豹等為食。它們會遷徙至何處、會移動多遠,仍未有定論。部分虎鯨會終年停留於南極海域,而在北極的虎鯨則很少接近浮冰。據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虎鯨研究者指出,當地有定居型與過境型兩種型態的虎鯨群,當地終年皆可發現此二種群體。部分個體有非常大的活動範圍,由各地的照片辨識結果發現,有些虎鯨的活動範圍自阿拉斯加一直到美國南方的加州。

  虎鯨的生活習性

  聲音

  如果說座頭鯨是鯨類中的“歌唱家”,白鯨是海中“金絲雀”,那麼虎鯨就是鯨類中的“語言大師”了,它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聲音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捕食魚類時,會發出斷斷續續的“咋嚏”聲,如同用力拉扯生鏽鐵門窗鉸鏈發出的聲音一樣,魚類在受到這種聲音的恐嚇後,行動就變得失常了。虎鯨不僅能夠發射超聲波,通過回聲去尋找魚群,還能夠通過超聲波判斷魚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這種能力,對生活在海洋裡的食肉動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難在這種環境裡看清遠處的捕食目標。

  游水

  虎鯨時常會有躍身擊浪、浮窺等行為,或是以尾鰭或胸鰭拍擊水面。在海灣的淺水地帶,它還喜歡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鉤拉海藻,發出“呼呼”的聲音,不久,渾身就披滿了半透明的海草。虎鯨的泳速最快可達時速55公里,可閉氣17分鐘左右。當週遭空氣涼爽時,通常可看見它們低矮而呈樹枝狀的噴氣。虎鯨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不像鬚鯨一樣,又細又高。它們對船隻的反應多樣,冷漠忽視或是充滿好奇心都有可能。偶爾會集體擱淺,群體有時會被困在潮池或海灣中。在北極與南極海域,因為風吹而快速產生的浮冰對虎鯨而言是一大麻煩,有時會因此迫使它們停留於水面狹窄的小水域裡相當長的時間。

  虎鯨的捕食方法

  有時虎鯨會採團體的方式打獵,它們利用從隆額***海豚科用來製造迴音定位的部位,會將聲音集中成一束***發出的超音波互相溝通和聯絡,並策畫戰術。 它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後輪流鑽入取食。獵捕海狗時,虎鯨會在滿潮前觀察直達海灘的裂縫溝渠,當滿潮時溝渠會灌滿水,並在沙灘上形成一片淺水域,此時虎鯨會沿著溝渠衝上海灘,並故意讓自己擱淺,以趁機捕食海狗或海獅,有時一隻虎鯨會露出大背鰭吸引海狗群的注意,這時另一隻虎鯨就會悄悄的靠近捕殺海狗,當獵物脫逃時,另一隻虎鯨就會衝上去接替捕食。類似地,虎鯨有時會將腹部朝上,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屍,而當烏賊、海鳥、海獸等接近它的時候,就突然翻過身來,張開大嘴把它們吃掉,有時也會用尾巴將獵物擊昏,如海獅等,再進行捕食。

  虎鯨的食物包括魚類、其他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在南極採集的虎鯨的362個胃中,217個含有魚類,75個含有小鬚鯨的殘餘,35個含有鰭足類,35個含有頭足類。

  虎鯨的大腦非常發達同時身體擁有強大力量,憑藉這些優勢,這些高智商動物能夠追趕和捕殺海洋中的很多頂級捕食者。一些虎鯨家族成員的選單上至少列出了9種鯊魚美味,其中就包括令很多動物聞風喪膽的大白鯊和灰鯖鯊。

  虎鯨的繁殖方式

  虎鯨全年都可以交配,雌獸每3~5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年,每胎產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在出生後的1~2年內,幼仔在飢餓或者呼喚雌獸時,只能發出粗厲的聲音。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模仿成體的聲音,改進和豐富自己的叫聲,但由於虎鯨的語言複雜而多變,幼仔要完全掌握成體的“語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時間。

  虎鯨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數在5~7月間進行交配。在東北太平洋,它們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間產仔。雄性性成熟體長5.2~6.2米,雌性性成熟體長4.6~5.4米。雌性在 11~16年間生產第一個可存活的仔鯨,在北太平洋記錄的最小的新生仔鯨長2.28米。產仔間隔約5年。雌性約在40齡時停止產仔,其後生殖期平均約10年,可延長到30年以上。平均壽命估計達80~90年。雄性約在15齡達性成熟,平均壽命約29年,最大壽命約50~60年。

  虎鯨的飼養馴化

  虎鯨在水族館裡可以飼養馴化,既聰明又聽話,還能學會許多技藝,表演各種節目,最激動人心的節目有“迎客”:隨著鈴聲將巨大的頭部露出水面,向觀眾徐徐游去,以示“歡迎”,或者任憑飼養員騎在背上到處跑,甚至還讓飼養員把頭伸人它的巨嘴裡,一動也不動;“躍水吞魚”:破水而出,張開大口,躍到5米多高處,吞下掛在那裡的一條大魚;“速遊中縱跳”:先沿著池邊快速游泳,破浪疾駛,時而躍出水面;“召之即來”:聽到召喚訊號,立即游過來;“貓捉老鼠”:虎鯨腹部朝上,兩隻胸鰭露出水面,馴養員坐在它的胸部,一隻手握著它的牙齒,隨虎鯨在水中兜上幾圈之後,便跳進水中,這時,虎鯨從背後追上,再次把他馱在背上,並且多次重複著這個動作……。其實,虎鯨變得這樣溫順是因為人們掌握了它的一個弱點:一旦離開了同類而單獨生活時,膽量就變得很小了。當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後,鮭魚、金槍魚等美味佳餚作為獎賞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虎鯨智力出眾,也被人們通過馴化來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務,例如美國海軍夏威夷水下作戰中心,每年要花費數百萬美元來訓練一隻動物部隊,虎鯨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可以進行深潛、導航、排雷等工作。人們還訓練虎鯨打撈海底遺物,播放虎鯨的聲音嚇跑海水中的害獸,或者把它當成海中警犬,看護和管理人工養殖的魚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