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西洋鴨的養殖方法及技巧

  飼養西洋鴨需要知道飼養西洋鴨的知識和方法,那麼你們知道西洋鴨如何飼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西洋鴨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西洋鴨的方法

  雛番鴨比水鴨耐熱,需要較高的環境溫度,一般1日齡時溫度要達到35℃,以後每日下降1℃,至20日齡或20℃時脫溫,因而雛鴨期須注意保溫。另外,雛番鴨入舍飼養的前10來天,夜間常碼大堆睡覺,極易引起死亡。所以飼養雛番鴨時,每個小間養鴨數量不得超過200只,且每隔1小時要將碼堆的鴨群扒開,直至鴨群不碼堆之日為止。

  雛番鴨可用碎米告口,前期喂小鴨料,中期喂中鴨料,後期喂大鴨料或加10%的打米糠***用打米機打米時除去米以外的副產品,含少量碎米、米糠和大量稻殼糠,粗蛋白質約在3%左右***。初生雛鴨應先用吊鐘式飲水器供飲水,再用碎米或碎玉米“告食”。碎米或碎玉米事先需用開水燎過,冷卻後用料槽整日供食。

  目前農戶飼養番鴨普遍是飼餵水鴨系列飼料。從第4日起逐漸增加粗蛋白質不少於19%的小鴨用粒料,至6日齡時全部換喂19%的小鴨用粒料,不再喂玉米或碎米。30日齡時喂粗蛋白質不少於16%的中鴨粒料,60日齡喂粗蛋白質不少於15%的大鴨粒料。如果嫌鴨子羽毛長得不夠快,60日齡後可在大鴨料中加入10%的打米糠。

  洋鴨好鬥,如果飼養環境擁擠、汙穢、空氣不流通,又分餐餵養的話,冬春季極易發生啄鬥,有時鴨子互相啄得鮮血淋漓的。所以應在1周齡內將雛鴨喙前端的1/4剪掉,並用碘酒或烙鐵對斷面消毒。農村中有的養鴨戶在中後期敞放或水浴飼養,雛鴨則不需斷喙了。

  洋鴨在飼養中後期排糞量大,極易汙染鴨舍,須特別注意鴨舍的清潔衛生。如果是熱天飼養,應每日用水沖洗鴨舍2次以上;如果是冷天飼養,就要每天墊草、稻殼等3次以上,不要讓番鴨睡在糞上。否則,鴨子胸腹部的羽毛會漚爛掉,或成為糞鴨。

  西洋鴨的做法

  1.酸蘿蔔老鴨湯

  酸蘿蔔老鴨湯鮮美可口,湯色澄亮,據說還可以去秋燥的,算得上是一道應景的家常菜了。

  這道菜做法簡單,但是選材不能馬虎。老鴨湯當然得選老鴨子,這樣比較容易去掉鴨腥味兒,我這裡選用的是鴨齡一年以上的;酸蘿蔔也有講究,酸蘿蔔的數量視鴨子大小而定,蘿蔔大小不同泡製的時間也要有差別,因為是這道菜主要的調味材料,所以要求會比較高。

  材料:老鴨1800克,酸蘿蔔900克,老薑一塊,花椒四五粒。

  製作:

  1、老鴨子打整乾淨,取出內臟後切塊;酸蘿蔔清水沖洗後切片,老薑拍爛待用。

  2、將鴨塊倒入幹鍋中翻炒,待水汽收住即可***不用另外加油***。

  3、水燒開後倒入炒好的鴨塊、蘿蔔,加入備好的老薑、花椒。

  經典一些的做法是用燉鍋慢火煨上一兩個小時,不過平時為了方便用高壓鍋更快些,這裡就用高壓鍋了。

  2.綠豆老鴨湯

  此湯能清熱氣、解溼毒,對面疤和水痘亦有療效。

  基本材料 綠豆4兩,老鴨1只,土茯苓8錢,油鹽酌量

  作法:

  1、將老鴨洗淨,去除內臟。

  2、綠豆浸洗乾淨後連同老鴨、土茯苓一起放入煲內,用清水5碗,約煮4小時,調味即可。

  西洋鴨的形態特徵

  西洋鴨又稱、麝香鴨、番鴨、旱鴨、 碧玉烤鴨、碧玉燒鴨 等,原產於中美和南美。我國已有引入,現南方各省,如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均有飼養,尤其廣西南寧,五里亭菜市大把

  麝鴨,體較健壯,肉肥。頭大頸部,全身呈長橢圓形。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以雄者為發達。全身羽毛豐滿,華麗且有光澤,色純白或純黑,間有雜彩或白色黑頂者。翼矯健,長達及尾,能飛翔。胸部平坦,寬闊。尾部瘦長。尾羽長,且向上微微翹起。腿高,且與腳、蹼均呈黃色。

  體較家鴨健壯肥大,雄者更大。體形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雄者肉瘤延展較闊。白眼球呈淺藍色。全身羽毛豐滿,華麗有光澤,色純自或純黑;間有雜彩或白色黑頂者。翼矯健,長達及尾,能飛翔。胸部平坦,寬闊。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腿較家鴨高,腿、腳及蹼均呈黃色。喜生活於水濱,性馴。食量甚大,好食蔬菜、青草及魚、蝦、田螺、蚯蚓等、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