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大黃蛉的管理要點

  大黃蛉中文名雙斑蟋,俗名畫鏡、黃金蛐蛐、黃斑黑蟋蟀***臺灣***、雙斑大蟋、咖啡兩點蟋、甘蔗蟋。主要分佈於 廣東、廣西、雲南、海南、臺灣、四川、湖北 。常躲在草叢間、樹皮下、落葉及石頭間。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大黃蛉的飼養技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大黃蛉的飼養技巧

  雙斑蟋體粗壯,全身光滑,頭胸有光澤。頭部飽滿,球形;前胸背板略呈鼓狀凸起,兩者均為亮黑色。觸角窩上方,除側單眼為黃色外,無淺色斑紋。前翅黑色或略帶赤褐,雄蟲前翅基部各具1圓形黃斑,因而得名“雙斑蟋蟀”。三對足均為黑色。前翅寬大,超出腹端,後翅發達,翅端摺疊時呈須狀,超出前翅和尾須。 頭小,3個單眼略在一水平線上。前胸背板寬大於長,前、後緣均向後凸,呈緩弧形,側片前下角呈直角。發音鏡近橢圓形,長稍大於寬,四角圓,鏡內有一彎曲橫脈,斜脈4。後翅發達,長過腹端,露出如長尾。

  雙斑蟋常躲在草叢間、樹皮下、落葉及石頭間,若不注意並不容易發現;蟋蟀的前翅相互摩擦可以發出聲音,但只有雄蟲能發聲,目的是為了吸引雌蟲的注意。北京年生6代,臺灣年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8—9月成蟲棲息在草叢間、甘蔗田,世代重疊;中南部多;成蟲壽命40天左右,雌蟲產卵量630粒。若蟲共10齡。雄蟲善鬥,人們常飼養作鬥蟋用。

  在鳴蟲中間,最討人喜歡的就是黃蛉。黃蛉身體較小,體長只有8毫米左右,全身金黃色,雄性翅膀油光發亮,透明,發音區域較大。由於它身體華麗,通體金黃,加上它鳴叫時體態纖美,鳴聲清脆悠長,因此也有人稱它為:金色的小提琴手。

  大黃蛉的形態特徵

  此昆蟲體長7~8毫米,體寬約2.5毫米,觸鬚長30~35毫米,頭部及前胸背板各具2條寬頻,後足股節外側亦各具2條深色條紋,內側靠近端部各具有1個暗色圓斑。其頭上的複眼為灰綠色,前翅發達,覆蓋整個腹部。前胸略呈方形,其觸鬚很長,比身長要長4~5倍。

  黃蛉之所以名聲很大,是因為它有突出的特色。它的鳴聲為“鈴-鈴—鈴”,動聽悅耳,聲音清晰而有韻味,比金蛉子還清脆響亮,因其形象佳,鳴聲美,玩賞時間長,在“上海市第一次鳴蟲展覽會”上曾有“鳴蟲之王”的稱譽。

  大黃蛉的鳴聲

  黃蛉的鳴叫積極性很高,白天黑夜都鳴叫,傍晚、清晨鳴叫更歡、更響亮、節奏較急而快,聲如“鈴—鈴—鈴—”連續不斷。它幾乎長鳴不息,長鳴不啞。

  黃蛉,有一個很重要一點,就是不能混養,更不能什麼一雌一雄的放在一個盒子裡。下面我來解釋一下:養黃蛉,一是為了聽美妙的聲音,二是為了欣賞它那很長的觸鬚。如果一旦混養了,他們必會打鬥,一打鬥必會破壞品相,勝的一方依然會鳴叫,敗的一方以後會不會叫還是個問題。如果一雌一雄的混養,除非你以後是不想聽到這黃蛉叫了你可以試試,養過蛐蛐的人都知道,蛐蛐在田裡鳴叫,一是打鬥勝利的鳴叫,還有一種就是在招雌,一旦有了雌性,貼過鈴了,就不再怎麼叫喚了,可以拿出去鬥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鬥黃蛉,所以您買黃蛉是為了聽叫聲的話還是別放雌了。

  大黃蛉的捕捉技巧

  在中秋節後,先根據蟲的鳴叫聲去尋覓黃蛉棲息較多的地方,當中午烈日照晒時,其

  國畫中的黃蛉

  大多躲在草葉的背面。此時將毛巾被鋪在灌木草叢中,再去搖晃枝葉,使蟲掉落在毛巾被上。由於毛巾被是軟的,蟲想跳卻跳不起來,只好被人們收捕起來。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瓶口2釐米左右的玻璃瓶,瓶口插上一個用紙圈成的漏斗***將尖端撕去一小段***,然後根據鳴聲去尋覓蟲的棲息地,尋獲後將紙漏斗伸向蟲的下方,然後用手從枝葉上將蟲往下撲,使其掉入漏斗再滑入玻璃瓶中。

  選擇大黃蛉飼養

  1、選亮,不選暗***選那顆屬於你的寶石***

  大黃,在聽音之時,看,也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風景。暫不論哪種色的蟲子好***個人聽過各色的蟲子,都能出好蟲,沒有什麼烏金就一定是好蟲的說法***,一眼看上去,閃閃奪目的,就是你的寶石了。當然,通常一盤大黃裡,會有好些一眼望去的寶石,憑感覺拿,拿多少都行。但凡翅子在光線下泛出金屬色澤的,特別亮眼的,在我看來都是可以過初選關的。人的第一眼,或者說,我的第一眼,必須是奪目的,奪目來自於翅上泛出的色!

  2、選靜,不選燥***選那個屬於你的將軍***

  篩選後的大黃拿在手裡,略微晃動,或是用手輕輕拂過,那些亂蹦亂跳的直接忽略。雖然大黃不是用來打鬥的,但大將都是臨危不亂,不言自威的。瞎跳的都是草寇,棄之,有人會認為敏捷的蟲子說明體質健康,但我不喜歡。我喜歡靜的蟲子,張弛有道,而且性子靜的蟲子,日後打理起來也更安心一點。

  3、選寬不選長

  有朋友說自己的蟲子有多大,其實,我並不在乎蟲子的身長,倒是比較關心寬度。尤其是項的寬度,以及項後翅子起始處的寬度。說不出道理,個人喜好吧。

  4、關於指甲印

  大黃翅頭上有個印記,個人喜歡印記深的,好比是女人的指甲摳過一般***女人指甲長,摳下去只見指甲的痕跡***。大多數蟲子,都像是男人摳過的,非但有指甲印,還有拇指按下去的印記。這種我所指的女人摳過的印記,也許比較難以理解,你只要多觀察飛翅大黃的指甲印就能理解了,大多飛翅的指甲印都異常完美***一直納悶,為啥很多人不喜飛翅,飛翅的翅子都是一流的***。這麼選,也許是覺得印記深一點,摩擦起來能獲得更大的音量吧。個人感覺,無科學依據。

  5、元寶肚

  沒肉身的蟲子,再大再寬都是空的,棄之。對於肚子,基本以蟲子肚子朝天,以看不到翅膀為準。我看不懂什麼包紮緊不緊的,但肚子大不大還是會看的。見笑了。

  至於說腿的長短,粗壯,因為這東西也不是很大,我基本就忽略了。須的長短嘛,已經不是我們所能挑選的了。商家早就三六九等分得清清楚楚了。

  大黃蛉飼養技巧

  人工飼養

  飼養盒

  飼養黃蛉的飼養器,以透明塑料質和有機玻璃質的長方形飼養盒最好,因為這種鳴蟲不僅鳴聲優美動聽,而

  飼養盒

  且體形也十分清麗乖巧、活潑灑脫。前面有1對能閃動的細長觸鬚,後面有2條既長有力的後退,加上金黃的體色,金光閃亮,顯得既雍容華貴,落落大方,是玩賞昆蟲中極富觀賞價值的一種,因而用透明的有機玻璃盒飼養,讓飼養者隨時都能觀賞到其倩麗苗條的身姿,是十分重要的。

  飼養盒的容積,應以寬大些的為好,這是由於此昆蟲的體形雖小,但卻有極長的觸鬚,只有給予充足的空間,才能讓它那修長觸鬚得到充分的舒展,才能顯示出它窈窕秀美的身材。飼養盒的容積,最好要有20cm×12cm×8cm。

  飼料

  餵養黃蛉的飼料可用南瓜、西瓜皮、蘋果、梨子和稀飯,偶爾還可喂點小蛆蟲一類的葷料,以增加它的營養,使它的體質更強健,鳴叫出的音色更加美妙動聽。

  保暖措施

  黃蛉大多生活在郊野或山區低矮的灌木和蒿草、雜草叢中,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嚴冬季節,仍須注意為其採取保溫措施,以確保其安全越冬,若措施得當,可飼養到翌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