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長壽龜的飼養方法

  長壽龜烏龜中的一種,是地龜科下的一種龜。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長壽龜的飼養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長壽龜的飼養技術

  草龜屬龜鱉目、龜科,是我國龜類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它全身是寶,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草龜一般以植物、蝦和小魚為食物,腹甲稱“龜板”,可作補益藥。在我國龜類中分佈最廣。別稱:中華草龜、泥龜、墨龜、山龜、臭青龜。屬龜鱉目、龜科;是我國龜類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李時珍曰:“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長龜,介蟲之靈長者也。”但是與腹部邊上有一圈小圓圈的花紋形似珍珠的珍珠龜和紅耳巴西龜不屬同一龜種。

  ,延年益壽”的象徵。古人以其長壽,以為其無所不知,常用其背殼做為占卜之用。佛教提倡不殺生,自古以來,各地寺廟均有放生活動,人們把買來的長壽龜等動物放入放生池中,以此來教導大家行善。長壽龜的形象在畫卷,瓷器,雕刻等藝術作品中極其常見。

  近年以來,大量巴西龜引入,在國內沒有明顯天敵,且生性較活潑,對生性安靜的長壽龜的生存帶來了不利影響。為保護生態平衡,請大家不要把寵物巴西龜在河流湖泊中放生。

  長壽龜的生活習性

  1、水陸兩棲性。烏龜是用肺呼吸,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性成熟的烏龜將卵產在陸上,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

  2、食物的廣泛性。烏龜屬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屍體及內臟、熱豬血、腐肉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

  3、明顯的階段性。一是攝食階段。4月下旬開始攝食,約佔其烏龜體重的2—3%;6—8月攝食量旺盛,約佔5—6%;10月攝食量下降,約佔1—2%。二是休眠階段。烏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從11月到翌年4月,氣溫在15度以下時,烏龜潛入池底淤泥中或靜臥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冬眠;5 月到10月,當氣溫高於35度,烏龜食慾開始減退,進入夏眠階段***短時間的午休***。這一階段烏龜忙於發情交配、繁殖、攝食、積累營養,尋求越冬場所。

  4、群居性。烏龜喜叢集穴居,有時因群居過多,背甲磨光滑、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

  長壽龜的龜池建設

  長壽龜***2***應選擇避風、向陽、灌水方便之處養龜池。

  ***1***土地。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為1:2或1:3要設進、出水口。池內用約佔池面積1/3的地方放養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蘆遮蔭,池周圍砌0.5—1米高的牆,牆基入土30釐米,防龜外逃。牆內留長1.5米、寬1米左右的空地***面積大可留幾個***;或池中留一個約佔總面積5%左右的小島,在空地河小島上堆積適量砂供烏龜產卵。

  ***2***水泥地。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釐米,池內要有排灌方便的進出水口,池中設小島,島上長雜草,草叢中放砂堆。成龜池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只,最多不超過10只。

  5繁殖技術編輯

  首先要選好種。最好選250克以上的親龜,因為這種龜性腺發育已經成熟,卵巢呈澄黃色,略帶灰色,可以交配交卵。選用人工繁殖的種龜,產卵次數多,也易馴化。

  雌性成龜不論交配成功與否都要產卵。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帶一般五月底開始產卵,七,八月時產卵的高峰期,九月產卵結束。雌龜一年可產三、四批,每批一穴,每穴3—7個。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烏龜往往有叢集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幾隻雌龜在同一穴中產卵幾十枚。

  烏龜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

  1、自然孵化。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其一:在親龜池向陽的牆腳下挖20—40釐米寬,20釐米深***長度不限***的砂坑,然後用黃砂將坑填平,將龜卵按1釐米的距離,排在砂土裡,保持一定的溼度,由太陽照晒增溫,50—60天時間即出稚龜。其二: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在砂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約50—70天即出幼龜。

  2、人工孵化。將採回龜卵放在高25釐米***長度不限,寬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釐米的砂,將龜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釐米左右厚的細紗,砂上蓋溼毛巾,保持室內溼度25—35度。空氣乾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灑水1—2次,空氣溼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箱上蓋好溼布,在稚龜出殼時,可防稚龜逃跑,防敵害侵襲,防蚊蟲叮咬,這樣50—60天稚龜出殼,出龜率達90%以上。

  長壽龜的生殖習性

  ***1***雌雄鑑別 烏龜是一種卵生動物。再性成熟前,雌雄龜較難區別,而到性成熟時,雌雄龜從外表特徵就能鑑別出來。

  ***2***交配與產卵 雌龜體重達700克以上,即可用於交配繁殖,雌雄配比2:1,如雌龜體重超過700克,需配較大雄龜才能交配繁殖成功。交配的適宜溫度20—30度,交配實踐多再晴天傍晚5—6時,雨天在下午2—4時。交配過程一般只需3—5分鐘。

  烏龜的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區一般5月底開始,7,8月時產卵高峰期,9月結束。一隻雌親龜年產卵3—4次,每次一穴5,每穴2—7枚。人工飼養的烏龜有叢集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多隻在同一穴產卵幾十枚。雌龜產卵前選擇土質疏鬆的斜坡和隱蔽的數根旁或雜草處扒土成穴,穴口大小約8—10釐米。深9—12釐米。產卵時間多在夜間或黎明。龜卵煉出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孵化箱中孵化。

  ***3***人工孵化 龜卵的人工孵化是將採集的龜卵放在高25釐米的長方形木箱進行。箱子的底板要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釐米的細紗,砂上蓋溼紗布,保持室溫25—35度,每天下午在砂上灑水一次,灑水標準一般用手握砂不成團,不滴水為宜。若空氣溼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為防害侵襲,可在孵化箱上蓋紗罩,這樣經50—60天可孵出稚龜。

  長壽龜的飼養管理

  ***1***稚龜的管理 剛出殼的稚龜,抗病力不強,為了提高其抗疾病能力,可用10%生理鹽水或用1ppm的高錳鉀水消毒,消毒期間不餵食,3天后可喂熟蛋黃、蛋白,也可喂些熟畜、禽血,7天后移進暫養池。暫養池一般為5—1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泥池,其中水面佔2/3,放養前需用10%生石灰消毒,放養密度100只/米平方米左右。放養後第4天開始投食,食臺可用木板或竹筏漂在水上,食臺一般佔總面積的1/10左右。投喂的飼料一般要精細,如熟禽蛋、麵條、米飯、豆渣、碎魚蝦肉等。當年出殼的稚龜越冬時可移到室內,室內放一隻木盤,盤內背上均勻地灑0.5釐米厚的細紗,砂上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2***成龜的養殖 龜池一般為土池,水深1—1.5米,池堤坡度1:3,池內設進出水口,放部分水浮萍或水花生遮蔭,四周砌0.5米高的圍牆,牆內留1*1.5米的小島,島上放砂供龜產卵;若是水泥池,池深1—1.5米,水深0.8米左右,放泥20釐米,池內設進出口,池中留1*1.5的小島,島上四周長草,中間放砂供龜棲息產卵。土地、水泥池的放養密度均不宜太大,一般10只/米***平方米***左右。

  烏龜的食性較廣,小魚、蝦、螺螄、蚌肉、蔬菜、稻麥等都能吃,一般當水溫上升到15度以上開始攝食,6—9月是盛食期,11月開始食量下降,當水溫降到5度以下時進入冬眠。春秋兩季氣溫較低,餵食時間最好在上午8—9時,盛夏期間烏龜早晚活動,投食時間應在下午4—5時,日投餌量約佔體重的4—5%。盛食期烏龜每月的體重可增長50—70克左右。

  烏龜生活的水體要清新,水的透明度要在30釐米左右。龜是變溫動物,水溫變化會直接影響龜體溫度的變化,因此,池水水深要隨季節而增減。春季溫度較低,水要淺,一般0.5米左右;夏季溫度高,水要深,秋季水溫逐漸下降,水又要淺;冬季水位要穩定,因為龜的體溫隨氣溫、水溫的升降而變化,如果氣溫劇烈下降,水位時高時低,龜只能用自身積累的營養物質來調節體溫,當體內營養物質消耗盡時,就會死亡。

  長壽龜的敵害與病害防治

  烏龜的主要敵害時蛇、黃鼠狼、水鼠、野貓等。烏龜雖有堅硬的外殼保護,但頭尾和四肢在夏天夜間活動時易被敵害侵襲受傷直至死亡;人工孵化時因少數腐敗變質龜卵常招來大批螞蟻,危害害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敵害,以利烏龜的繁殖和生長。

  烏龜生存能力較強,抗病力也很強,但若水質惡化,食物腐敗,也易感染疾病,如黴菌病、細菌性腸道出血、肺炎及感冒等症。因此,平時要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保持水質清新,餌料要優質新鮮。

  關於長壽龜的冬眠

  稚龜越冬

  剛出殼的小龜叫稚龜。稚龜從龜卵中孵出後,體質脆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在較長的越冬期間體能消耗多,如管理不當,越冬死亡率很高。從霜降開始,稚龜停止攝食。霜降後***10月底***1周內,應將稚龜從室外轉入室內池越冬。室內池預先要放入泥砂,並用清水或自來水將沙沖洗乾淨。稚龜潛入泥砂後,池上需加網罩,以防敵害侵襲。泥砂要保持一定溼度,要求捏能成團但不積水。當泥砂過分乾燥時要灑水溼潤,水的溫差不超過正負2度。室內越冬池溼度,要保持0度以上,防止池水冰凍,稚龜有機體達到冰點會出現死亡。氣溫過低時,可在池上加蓋稻草簾。稚龜越冬時不餵食,一般密度為每平方米100—150只。稚龜個體小、嬌嫩,小雪前***11月下旬***,不管水溫是否達到理論上要求,稚龜越冬工作一定要結束。

  幼龜越冬

  稚龜越冬後,翌年即2齡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龜稱幼龜。幼龜抗低溫能力也不強。如留在室外自然池中越冬,密度不宜過大,每平方米20—30只。水深1米以上。池底放10至20只釐米厚的淤泥,池上搭防寒架,架上放塑料薄膜,留1—2個通氣管,薄膜上蓋草簾就可越冬。

  如在室內水泥池越冬,越冬方法和稚龜同。筆者從1978年起,將5000多隻幼龜在室外地洞越冬,效果很好。具體方法:在避風向陽地方,挖50—60釐米深的土塘,大小視幼龜數量因地制宜。塘口用木棍或木板搭好,為防凍土,再用草簾鋪蓋,用泥堆實。四周挖好排水溝。塘口向陽處留2—3個通氣孔,就可使幼龜安度寒冬。

  親龜越冬

  1 為使產卵後的親龜體質能均衡恢復,越冬前加搭投喂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飼料。鮮活動物性飼料和配合飼料等同步投放。在飼料中,適量新增賴氨酸、蛋氨酸、多維等,使越冬親龜體內貯存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為達到無病早防目的,可在每50公斤餌料中加一些紅藍花、菊花、甘草、板蘭根等中草藥各20—30克煎汁拌餌投喂。

  2 越冬池應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地方。池底要有20釐米厚的淤泥,讓龜潛入淤泥中越冬。為使龜冬眠甦醒後有良好的水體環境,越冬前,對飼養池水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至200克,8天后換清水備用。

  3 越冬前,對親龜嚴格挑選、檢查。要求親龜體色正常,體質健壯。鉤釣、叉捉、電捕、體表傷殘,爬行遲緩的龜,應單放,不能入池越冬。

  4 霜降後小雪前,在飼養池中投放池面積的1/3的水草,草不宜過多,過多影響光照。飼養四周應用作物秸杆搭臨時性擋風牆,以防寒流突然襲擊。

  5 飼養池水位要穩定。龜池水深一般1—1.5米,過深不利於提高水溫,過淺溫度變化大。冬眠期,若水位時大時小,水溫變化高時低,致使龜受驚,在水中逃來逃去,心跳頻率增快,消耗能量,無力再進入冬眠狀態,從而造成越冬失敗。

  6 防禦敵害。烏龜雖有硬殼保護,但冬眠時,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頭尾四肢縮入殼內,無抗敵能力,為提高烏龜越冬成活率,要滅鼠、捕黃鼠狼、野貓等敵害。徹底剷除池邊雜草,填平洞穴,使敵害無立足之地。

  成龜越冬

  成龜是指幼龜繼續飼養1至2年,使之能達到上市規格的龜稱成龜,也叫商品龜。成龜的越冬方法和親龜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