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應該如何飼養與訓練

  鴿棚***舍***的選擇與構造是信鴿飼養者的第一步。鴿棚的位置和方向、鴿棚的大小等工作解決好,十分有利於以後的飼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信鴿飼養與訓練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信鴿飼養的方法

  1、鴿舍的要求。信鴿白天活動十分活躍,晚上則在舍內安靜休息。鴿舍必須為信鴿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條件以強化其戀巢性。

  ***1***鴿舍環境必須安靜。鴿子喜靜怕鬧,懼怕驚擾。如經常受到外界騷擾,尤其是在夜間,會引起鴿群的驚恐和混亂,受擾後的信鴿不願回巢,寧願夜棲屋簷之下。

  ***2***鴿舍應通風向陽、冬暖夏涼。信鴿最適宜溫度為13℃~18℃,相對溼度60%。鴿舍應儘量減少外界自然氣溫變化對信鴿的影響,夏季要涼爽防暑,冬季要保溫防寒,鴿舍還要經常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的環境。

  2、提供足夠、合理的營養。食物是信鴿生存的主要物質基礎,要保持信鴿健壯的體質和良好的競翔效能,就要根據信鴿不同生長階段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飼餵能量、蛋白質等養分齊全的飼料。如為了保證童鴿身體、骨骼的生長髮育,防止過肥和早熟,日糧中應增加綠豆或魚粉,提高蛋白質的含量;訓練期的信鴿能量消耗大,應增加玉米、小麥等高能量飼料的補充;正在育雛期的親鴿,則應配給蛋白質、能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均較豐富的日糧,尤其是蛋白質必須保證每隻每天攝入18克左右。另外,應保持信鴿飲水的清潔和保證保健砂的供給。

  3、定時、定點、定量飼餵,強化信鴿迅速歸巢效能。飼養者每天定時、定量***可分早、中、晚三次,也可分兩次***飼餵信鴿,並固定食槽位置,使信鴿養成按時歸巢、定點採食的習慣。為了使信鴿放飛後即能歸巢,可採取空腹放飛,歸巢後及時給予飲水和美食,以資“獎勵”,或者放飛前少給食,回巢後多給食等辦法,引誘信鴿歸巢,避免因其不飢而不急於歸巢,在外逗留延誤歸巢時間。形成條件反射後,每次放飛或參賽歸來,信鴿都會立即入舍。

  4、訓練要持之以恆,嚴禁不規則的放飛調教。信鴿放飛訓練時,每天早晚兩次,必須堅持1~2小時,風雨不改,以增強耐力;冬夏兩季不可縮短運動時間,以訓練信鴿的抗寒和防雨能力,適應各種惡劣氣候的飛行,培育出“全天候”優良信鴿,使信鴿能從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以外飛回。

  5、人鴿“親和”,培養信鴿的服從性。訓練者必須先與信鴿進行“親和”,人鴿方能在訓練時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親和”從幼鴿開始,訓練者要親自教會鴿子飲水和採食,並使鴿子對訓練的訊號形成條件反射;在餵食時,對信鴿要給予親切的呼喚和撫摸,讓鴿主動近人。久而久之,鴿子養成對主人親近,無恐懼心理。“親和”成功後,信鴿才能對人服從,接受飛翔訓練調教。

  6、及時配對,防止飛失。信鴿性成熟後,性情活躍,雌雄互相追逐,這時要及時給予選擇配偶***對中途喪失配偶的信鴿也應予以重配***。否則,在發情期沒有配偶的信鴿,容易發生飛失。一般配對2~3天即可成功。

  7、用清水讓信鴿洗浴。信鴿每天都要放飛,洗浴既能保持羽毛的清潔,又能防止體外寄生蟲的寄生。洗浴時間應選在晴天中午進行,夏季每週5~7次,冬季1~2次。洗浴水中可加入少量碘酒或0·1%高錳酸鉀。

  8、經常檢查鴿群的健康。早晨放鴿時觀察鴿子出籠速度、數目和飛翔情況;檢查鴿舍內羽毛、糞便有無異常;檢查鴿舍內羽毛、糞便有無異常;晚上信鴿入舍時要清點數目,觀察食慾與行為,及時發現有病態徵兆的信鴿,採取相應措施。另外,信鴿還應根據情況接種相應疫苗。

  總之,信鴿的飼養管理,實際上是利用其特性,從吃、住、配偶和疾病4個方面去馴服、控制信鴿的歸巢性、服從性和迴歸準確性。這是信鴿正常繁殖、健康生長的保障,也是調教、訓練出優秀信鴿的基礎工作。

  信鴿訓練的方法

  1.信鴿的訓練應從啟蒙訓練開始。

  對已經熟悉鴿舍內外環境,出入鴿舍自如幼鴿,在它們能隨鴿群正常家飛10在左右,應帶它們獨自到離鴿舍2至5公里,進行啟蒙放飛訓練。訓練時間最好選擇在或下午的晚些時候的空腹狀態下進行。應多樣性選擇為宜,要選擇開闊和有益於觀察的訓練地點。要盡是避開高大的建築物。初次試訓應以群放為好,以後可進行單獨放飛訓練,放單飛時可根據幼鴿出棚時間的早晚,由小到大依次進行。要注意做好每一次的放飛筆錄,以便進行日後的綜合性評價考核。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幼鴿飛行能力的提高,訓練距離可相對延長,訓練形式仍以放單飛為主。經過啟蒙訓練的幼鴿,靈氣十足,更善於家飛,這對以後的加距離訓練和參加正式比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進入三個月左右的幼鴿,可利用雙休日等閒暇,讓它們做循序漸進的加碼訓練。

  從10公里起步,逐步向100公里左右的訓練目標延伸。繼續堅持放單飛的形式。選擇訓練地點可考慮地形地貌的特點。同時也要對每羽參訓鴿進行定向記錄考核。經過多次定向訓練的鴿子,尤其是已適應了獨自歸巢的鴿子,在參加競翔開籠後最初的群飛階段中,它們會顯示出定向快捷和迅速脫離群體的優勢,對創造好的賽績十分有利。

  3.當訓練距離已達到100公里左右時,應在考慮選擇放飛地點的同時,注重地形地貌的標誌性特徵,要堅持進行定點或不定點的反覆放飛演練,此時也應做對始放時間和迴歸時間的準確記錄。

  這種訓練方法有利於鴿子在參加競翔時,途經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會產生一個興奮點,激發其衝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鴿子由於賽途的疲勞,在臨近終點時出現停歇或脫班現象。經過此方法反覆訓練的鴿子,並多次以定向的速度佔優者,是鴿友們在自己的鴿群中選擇短程重要賽事指定鴿的妙方,也能確保突來賽事的有鴿替補。

  4.每逢鴿協組織的放飛訓練,應該多送鴿子去擠擠大籠,這是一件利大於弊的益事。

  切莫因吝惜自己的愛鴿或因已做過同等距離的訓放而放棄。常進大籠的鴿子,會逐步適應擁擠、顫簸、叼啄、吵鬧的環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競翔能力。

  5.對參加完中、短程賽事,又準備送鴿參加長距離等重要比賽,有時可能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困擾,使賽事間的休息時間過長而影響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