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為輕根的出處是哪裡

  重為輕根是出自哪裡的: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老子

  重為輕根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以下的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終日行不離輜重③,雖有榮觀④,燕處⑤超然。奈何萬乘之主⑥,而以身輕天下⑦?輕則失根⑧,躁則失君。

  譯文: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麼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註釋:

  ①躁:動。君:主宰。②君子:一本作“聖人”。指理想之主。③輜重:軍中載運器械、糧食的車輛。④榮觀:貴族遊玩的地方。指華麗的生活。⑤燕處:安居之地;安然處之。⑥萬乘之主:乘指車子的數量。“萬乘”指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⑦以身輕天下:治天下而輕視自己的生命。⑧輕則失根:輕浮縱慾,則失治身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