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感悟文章

  親子繪本閱讀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閱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親子繪本閱讀心得體會

  常有人把閱讀寫作“悅讀”,這是在閱讀基礎上更好的詮釋了閱讀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我理解的親子繪本閱讀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閱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要說心得體會,我覺得我們收穫的就是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比較喜歡花婆婆方素珍說的:繪本就像一帖中藥一樣,在慢慢地改變孩子的體質。在孩子的情商提高方面,不是教科書能完全給的。我覺得在小諾成長的這六年中,我很少對他耳提面命,我們只是通過每天的親子閱讀讓她積累所得,通過閱讀讓她瞭解人際關係怎麼處理,情緒怎麼處理,生活中的規矩和禮儀也都是她自己悟出來的。

  在小諾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親子閱讀,那時,國內的繪本並不是十分的流行,最初是古詩小冊子,經典的國內故事,我的世界裡沒有繪本的概念,在諾半週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在郵局訂閱了《嘟嘟熊》雜誌,後來就是超市裡購買的大量的過期兒童雜誌,通過閱讀育兒雜誌,我知道還有一種適合孩子看的書,叫繪本。於是我從網路電商那裡購買了一套國內引進版的斯凱瑞的故事書,那書從文字,從圖畫,都讓我和孩子愛不釋手。於是,我們就開始瘋狂的購書,我家藏書量沒有統計過,但應該在一千本以上,這還不包括我給孩子自己列印的小書小冊。小諾到目前的閱讀量應該在一千五百本以上,因為我們閱讀的不光是自已的存書,還會去圖書館,繪本館借閱。我們每晚睡前都會有親子閱讀時間,每天晚上,大概最少五本的樣子,繪本我們最多的時候,是一天講了30多本聰明豆系列繪本。有時候孩子晚上睡不著了,也會抱撂書,自己打開臺燈閱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擴寬,我們的閱讀材料選擇也非常的廣泛了,天文地理歷史人文百科都有。今年的春節假期,諾同學就讀了一套兒童版的四大名著,一套《法布林昆蟲記》還有《我的拉魯斯小百科》,還有一套韓國版的數學繪本。小諾還痴迷了一段時間科學實驗書,我們一起拿著繪本,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更多的科普知識。前一陣我們還辦了一張繪本館的借書卡,我要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儘可能用經典的繪本把孩子喂個飽。

  通過幾年的親子閱讀,小諾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雖然目前還不能自主閱讀,雖然我內心有一點小期盼她的自主閱讀,但是我更珍惜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美好時光。或許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再需要我們給她講故事了。親子閱讀是件很快樂的事情,當我們老了後回憶起小時侯給他親子閱讀的時候該是什麼一幅美麗的圖景啊。

  我和小諾在一起讀繪本,沒有什麼規矩,也很少讓孩子整理個中心思想啥滴,提問也只是偶爾為之,我不想破壞和他共讀的美好感覺。我不奉行任何專家的說法,我只做我認為最適合自己,用讓我和孩子覺得最愉快,最舒服的方式去進行閱讀。不需要堅持,只需要習慣;不需要糾結於對錯,只需要感受快樂;不需要成果,只需要體會。親子閱讀,享受它就好了。不需要那麼多條條框框,是是非非,遵從自己內心的需要即可。

  也許有人說你家讀了那麼多的書,也沒有看到你家孩子比班上其它的孩子孩子強多少?我想說的是即使孩子讀過一些繪本,短時間也不要期望她有什麼改變,閱讀不是立竿見影的,讀過的東西什麼時候能用上,閱讀到底能有多大作用?這些都很難說,但如果不讀,就一定體會不到閱讀的精妙之處。 親子閱讀我是一定會堅持的,閱讀的效果不一定體現在學習上,能建立良好的關子關係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媽媽和孩子萬千遊戲中的一種。

  二:繪本閱讀心得

  劉寧寧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們密切結合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今年我園也開設了繪本閱讀教學課程。我也是第一次接觸繪本,當看到繪本故事的時候,我立刻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目光,顯眼的畫面,幻想的情節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可細讀之後,繪本的內容卻讓我有些無從下手,因為故事內容裡有許多書面語不適合幼兒的學習,並且也沒有重複性的對話,隨著這一學期的備課、上課,我對繪本閱讀教學的認識總結如下:

  一、尊重孩子的興趣

  選擇繪本時,老師應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的圖書,儘量避免深奧難懂、圖畫少文字多的書。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我儘量的給每個幼兒表達的機會, 讓幼兒盡情享受自己在閱讀中的快樂。

  二、體會故事的內涵

  看似是一本內容簡單的繪本,可是隨著每一次的活動以後,都能讓我有更深的感悟。隨著活動不斷地調整、幼兒的各種回答及反應,讓我明白,我的目標定的可能是太狹隘太浮於表面了。會讓孩子感覺到沒有興趣,自己也覺得是在空講道理。

  三、設定懸念,發展想象力。

  幼兒的想象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老師帶給幼兒豐富的體驗,繪本中的一些細小的東西往往大家看不到,我想可根據故事意境和情節設定一些懸疑,鼓勵幼兒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邊讀邊猜想後面將要發生的事,這樣無意間就發展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四、提問是繪本課堂的“精髓”

  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老師在活動中的提問方法很重要。針對同一個答案,不同的教師就會提出不同的問題,教學活動中老師應提出一些推理性、層次性問題鼓勵幼兒想象,啟發幼兒思考,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此外,當故事中蘊涵著道德評判標準的時候,可以在讀完故事之後設計一些評價性的問題,以達到繪本的教育價值。

  五、適當改編

  繪本教學屬於語言活動的一種,可由於繪本中並不是所有的語言都適合幼兒學習,因此適當地改編並不影響整個繪本的意義,反而讓幼兒更願意進行繪本的閱讀。因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有一些對話的學習,通過對話既鍛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也讓幼兒很簡單的體會到了繪本所隱藏的情感。當然,在完整聽故事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原文,按繪本中的原文進行講述。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延伸活動。

  繪本教學不單單是看圖講故事,也有豐富多彩的遊戲,可讓幼兒通過遊戲來表演故事中的情節和對話,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根據故事的情景,讓幼兒通過繪畫、講述的形式來續編故事;根據繪本的內容,讓爸爸媽媽來傾聽孩子的講述,通過表達可以對故事學習程度的結果進行評價。

  好的繪本猶如一粒幸福的種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朵。繪本閱讀的世界是有趣、快樂、充滿魅力和感動的世界,我們將進一步尋找適合幼兒閱讀需求和特點的繪本,探索科學的閱讀指導策略,以便更好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繪本閱讀心得

  張新愛

  “親子閱讀”的話題,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關注。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孩子早期閱讀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完整知識體系的構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實,閱讀不僅僅是孩子們的事,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間更積極的對話,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途徑。所以,就算工作再繁忙,父母也應該做到每天抽出十幾分鍾陪孩子讀書。只要能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話我很贊同。

  從剛開始一無所知、懵懵懂懂的接觸繪本和繪本閱讀教學,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實踐和操作,我發現繪本所涉及的博大精深的知識領域,繪本所涵蓋的哲理會不知不覺的銘刻於心,無論是施教的老師還是受教育的幼兒,都會從中學到許多人生哲理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會更好的使用和學習我們的語言。

  學齡前兒童正處於“讀圖”年齡段。圖畫書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圖畫書對兒童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正是他們日後成功與快樂生活的源泉 ,正是這樣的背景“繪本閱讀”悄悄的進入了我們視線。通過繪本閱讀課程,把孩子們帶入了故事情境,用開放式的提問,使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發揮,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讓孩子們在聽聽、看看、說說、畫畫中理解了故事情節,得到了發展。綱要中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幼兒在這樣幽默詼諧的提問下,心情自然非常舒暢愉悅,活動氣氛也顯的非常輕鬆自在。在運用幽默氣氛提問時,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儘量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做出回答,並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在幼兒的原有基礎知識提問上還應開發幼兒的創新思維,運用發散性思維提問,對幼兒別出心裁的思路應給於肯定和引導,讓幼兒在不斷思考與想象中去理解繪本閱讀,從而對繪本產生興趣。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麼,如何在繪本閱讀中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呢?我想應該從繪本閱讀的提問中著手,改變繪本閱讀活動中提問教學的現狀,使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並引導幼兒真正有效地學會生存、學會學習。

  園領導為了教師能掌握繪本教學,對老師進行了系統的培訓,並組織教師進行繪本展示、觀摩研究課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動,通過這些教研學習及課堂教學實踐,使我我從最初的對“繪本”非常模糊的認識到如今的知道繪本的含義、特點及教育意義,並對繪本教學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以往我們各領域的教學都是分開獨立進行的,而繪本閱讀中卻蘊涵的不同領域的教育因素,是各個領域的整合教學。因此,在繪本教學時,不能只是讓幼兒理解它的內容和含義,更要深層挖掘故事裡的教育價值,以此為線索進行向其他領域知識的滲透和延伸。

  繪本與其他讀物最大的不同是它以畫為生命線,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屬品,而是運用畫面講述故事。因此在繪本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讓孩子們通過觀察畫面中的形象,細節猜測繪本內容,以圖片引出文字,再用簡單的文字來補充圖意,給予了孩子自主閱讀的機會。並通過提出一些推理性、發散性、層次性問題啟發幼兒思考,引導幼兒分析。設計一些開放式、猜想式、遞進式提問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此外,當故事中蘊涵著道德評判標準的,可以在讀完故事後設計一些評價性提問,以挖掘圖書中的教育價值。

  在幼兒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遊戲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根據繪本的意境和情節設定一些懸疑,讓他們猜想後面將會發生什麼事,對故事內容進行編寫,想出與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節或續編結尾。並引導進入圖畫書所描繪的情景中,讓幼兒擁有一些新的體驗,通過這些的體驗不斷地認識自身和周圍世界的關係進而對自身進行有意義的思考。

  在指導幼兒閱讀時,可讓幼兒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模仿,在模仿過程中加深體驗,提高幼兒學習語言、學會表達的能力。教師還可根據繪本的內容,有針對性的與其他領域相結合,運用美術、音樂、體育形式,表達對故事學習程度的結果。

  雖然自己現在對繪本教學有了一些心得,但不會因此停止對繪本教學的學習,我深知在教學的設計與駕馭上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困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雖然探索學習的路很辛苦也很漫長,但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深入探究繪本閱讀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繪本教學水平!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