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思維

  網際網路思維的九大方面和五大關鍵詞

>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作為工具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形態不斷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當這種衝擊不斷加深和變革不斷加劇的時候,網際網路就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思維正規化,也就是當前各行業熱衷探討的“網際網路思維”。

  最早提出網際網路思維的是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巨集。在百度的一個大型活動上,李彥巨集與傳統產業的老闆、企業家探討發展問題時,李彥巨集首次提到“網際網路思維” 這個詞。他說,我們這些企業家們今後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網際網路,但你的思維方式要逐漸像網際網路的方式去想問題。現在幾年過去了,這種觀念已經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甚至企業以外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人所認可了。但“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也演變成多個不同的解釋。

  一、何為網際網路思維?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作為工具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形態不斷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當這種衝擊不斷加深和變革不斷加劇的時候,網際網路就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思維正規化,也就是當前各行業熱衷探討的“網際網路思維”。

  我們認為,網際網路思維是指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等科技不斷髮展的背景下,對市場、使用者、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網際網路思維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思考方式,不侷限在網際網路產品,也不侷限於網際網路企業。當然,這裡指的網際網路也不單指桌面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而是泛網際網路,因為未來的網路形態一定是跨越各種終端裝置的,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平板、手機、手錶、眼鏡、家用裝置、安防設施等等。這個時代我們叫做“大互聯”時代,這個時代也會給安防企業帶來巨大的產業升級機會。

  網際網路思維不僅僅是對傳統營銷和產品開發方式的改造,更是對傳統組織和商業模式的改造,它將對傳統企業價值鏈做一個系統的重構,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用者思維。指對經營理念和消費者的理解。使用者思維貫穿企業運營的始終,使用者思維也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沒有使用者思維也就不可能領悟好其他思維。為什麼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使用者思維是格外的重要?因為網際網路消除了資訊不對稱,使得消費者掌握了更多的產品、價格、品牌方面的資訊,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得市場競爭更為充分,市場由廠商主導轉變為消費者主導,消費者“用腳投票”的作用更為明顯,消費者主權時代真正到來。作為廠商,必須從市場定位、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乃至售後服務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不能只是理解使用者,而是要深度理解使用者,只有深度理解使用者才能生存。

  ***二***簡約思維。指對品牌和產品規劃的理解。在使用者思維的指導下,品牌和產品該如何規劃?以往品牌廠商多習慣大而全,產品線顯得冗長,產品包裝也恨不得列上全部產品賣點。而蘋果、小米這類網際網路思維下的企業給人的感受往往是極簡元素。簡約思維就是指在產品規劃和品牌定位上力求專注、簡單,在產品設計上力求簡潔、簡約。安防的民用以及智慧家居產品在這方面都可以進行改觀。

  ***三***極致思維。指對產品和服務體驗的理解。網際網路時代的競爭非常殘酷,只有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足夠好才可能真正地抓住使用者,真正贏得人心,過剩的年代做不到極致,就很難在市場立足。

  ***四***迭代思維。指對創新流程的理解。傳統企業推出新品多有一個長達2-3年的新品上市週期,而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開發採用迭代方式,在與使用者不斷地碰撞中把握使用者需求,進而完善產品,讓產品在使用者參與中得以完善。安防企業做行業應用,廠商和使用者最頭疼的就是定製開發,所有的接入、功能的升級都在無休止地更改。都說每一個優秀的網際網路產品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安防行業裡面每一個優秀的產品都有一個失敗的產品經理,因為他已經離職了,他會被無休止的定製開發給做死,因為在移動互聯網裡面,產品經理和使用者是沒有必然的接觸的,接觸少,交流資訊越少,迭代就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五***流量思維。指對業務運營的理解。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很典型的流量思維,“流量即***”、“流量就是金錢”等理念推動著網際網路企業流量為先的策略。

  ***六***社會化思維。指對傳播鏈、關係鏈的理解。社會化商業時代已經到來,企業面對的員工和使用者都是以“網”的形式存在,所以企業經營必須要融入社會化思維。除了營銷環節的社會化媒體營銷,還有眾包、眾籌、社會化招聘等很多方式值得探索。

  ***七***大資料思維。指對企業資產、核心競爭力的理解。大資料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資料探勘與分析成了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乃至核心競爭力。大資料思維同樣貫穿在企業經營的整個價值鏈條。未來,安防企業的核心資產將變成安防大資料系統。

  ***八***平臺思維。指對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的理解。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分別構建了搜尋、社交、商務三個領域的生態體系,分別成為各自領域的平臺組織。對傳統安防企業而言,如何思考自身商業模式的設計?網際網路影響下,如何完成組織層面的調整和文化方面的創新?都是這場網際網路轉型攻堅戰中的重要命題。

  ***九***跨界思維。指的是對產業邊界、創新的理解。網際網路和新科技的發展,純物理經濟與純虛擬經濟開始融合,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網際網路企業的觸角已經無孔不入,掌握了使用者和資料資產,將可以參與到跨界競爭中。

  二、網際網路思維的5個關鍵詞

  ***一***便捷

  網際網路的資訊傳遞和獲取比傳統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豐富了。這也是為什麼PC取代了傳統的報紙電視而手機即將取代PC--資訊獲取更便捷。

  ***二***表達***參與***

  網際網路讓人們表達、表現自己成為可能。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願望,都有參與到一件事情的建立過程中的願望。讓一個人付出比給予他更能讓他有參與感。

  ***三***免費

  從沒有哪個時代讓我們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費服務,所以免費必然是網際網路思維裡面的一個。

  ***四***資料思維

  網際網路讓資料的蒐集和獲取更加便捷了,並且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資料分析預測對於提升使用者體驗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五***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體驗就是讓使用者感覺爽,精神物質方面,也就是說,任何商業模式的根本都是使用者,都是讓使用者滿意。

  網際網路中的九大思維與20條法則 

  2016,除了那些網路流行語之外,“網際網路思維”無疑是最火爆,也是被談及最多的詞彙,大大小小的案例不斷湧現,以小米科技作為被膜拜的榜樣,同時黃太吉、西少爺***已散夥***、雕爺牛腩這些都被奉為傳統行業擁抱網際網路思維的典範,可以有幾個人能說清楚到底網際網路思維都是哪些?需要尊崇的法則又是什麼呢?

  都說使用者是上帝,如何讓使用者成為上帝,而不是像上帝一樣賣東西給使用者。商家需要懂得使用者,瞭解使用者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比如玩兒網路手遊的公司,很多都是85後、90後甚至是95後,因為這些人更加貼近他們的目標群體,更能夠了解他們的使用者想要什麼樣的遊戲,如果是一個60後、70後來做這類產品,相信很難把握住需求。

  至於得屌絲者還是得大媽者,其實都能夠得到天下,只不過方法與路徑不同而已。

  其實產品的簡約,喬幫主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iPod,iPhone還是iPad,每項產品都非常的專注,呈現使用者端都非常簡單,簡單至幼兒到老人都可以操作,不一定能玩兒的多熟練多深刻,但是至少能用基本功能,這就足夠了。而扁平化的設計之風興起,更讓產品UI的簡約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風潮。

  當然在產品設計上,很多公司也想簡單,可是國內使用者更加習慣了一個應用玩兒天下的感覺,所以還得跟著使用者需求走,兩者不得不進行取捨。

  極致肯定是所有公司對於產品、服務、體驗的追求目標,滿足所有客戶的各種挑剔與要求,在極限的情況下,客戶通過良好的體驗就能夠進行口碑的宣傳,不過這只是良好的狀態,很多公司都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做到,踏實將產品服務的根基做好,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今年的國家戰略就是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創新已經被提及太多,像馬雲一樣顛覆整個零售行業的創新會有,但不會天天有,抓住使用者需求,根據商業環境的變化,在小模式上尋求玩兒法的創新,加快迭代速度,找到適合使用者的亮眼之處。

  這一點阿里巴巴在15年前就已經看到了,淘寶通過免費店鋪的模式吸引流量,最後形成了巨大的中心化***。現在網際網路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在免費,硬體裝置也在急速降低成本,為的就是獲取更多的使用者流量,當“臨界點”到來的時候,離賺錢就不遠了。

  現在來看馬雲十年前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當時阿里內部有些人主張做網路遊戲,掙快錢,馬雲說,我們未來的客戶***80、90一代***還都是小孩兒,在玩兒遊戲,我們做好在前面等他們。現在這一代人成為了消費主力的時候,自然“雙11”也就發生了。

  從去年開始,社會化營銷在傳播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們不再有大把時間去讀書看報,而是刷著微博微信獲取資訊來源,這樣也就形成了華為、小米、魅族這樣的網路水軍的罵戰,雖然沒意思,但是大家還是都要投入來做。

  舉個例子,這幾天小米因為專利的事情被愛立信在印度封殺,然後又解禁,關於小米專利技術的問題也就鋪天蓋地,據傳競爭對手通過自媒體大號來攻擊小米,科技媒體不斷跟進,將新聞發酵,可以看到社會化傳播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家玩兒壞了。

  大資料思維首先你需要有資料,通過積累分析得到使用者的行為習慣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或者服務,這是一個昇華的過程。

  例如現在的cookie資料分析,百度網盟、阿里媽媽都在做,已經不新鮮了,不過這種分析是基於使用者已經購買或者瀏覽過的資料,有一定的延時性。據說以色列的一家公司能夠做到針對使用者目前瀏覽的網頁進行資料分析,實時推送訊息。比方說我現在在看姜導演的新片影評,還沒有讀完網頁右側就推送出最新的優惠電影票以及時段,更加人性化。這樣的大資料分析更能夠捕獲目標客戶的心。

  就像現在億美軟通與片仔癀合作的O2O大健康產業的事情,讓一家傳統的藥品保健品公司能夠充分享受到大資料所帶來的體驗。

  平臺思維已經普遍被根植在終端企業中,打造自己的生態圈,開發者形成共贏生態,在傳統行業中,這種模式現在還不太常見,有一個例子,是海爾日日順平臺***雖然他們不太願意跟海爾掛上***,作為大型的家電類平臺,從最初的海爾家電的物流,發展到多家家電企業,再將概念擴增至家居家裝領域,逐漸形成平臺的概念。

  跨界是傳統行業所一直追求的思維,你所在的產業無論是否適合,至少先開個網店,在百度投投廣告,但這做了還遠遠不夠,只做了傳播網際網路化、銷售網際網路化,而業務流程是否網際網路化,企業內部是否網際網路化才是現在所需的高階內容。

  例如業務流程中能否滿足C2B、F2C的模式,減少中間環節,通過電子化儘量壓縮運營成本,將更大的利潤讓給使用者,同時接受個性化訂單,增加跟多的玩兒法。

  網際網路就是要打破由於資訊不對稱造成的種種不合理,打破原有的邊界與結構,餘額寶顛覆了人們銀行存款概念,淘寶打破服裝行業近10倍的利潤,陣痛肯定是有,就看你如何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