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網際網路的思維

  快速轉型之企業家網際網路思維兩步走

>

  網際網路做為新時代下的媒介,比之前的紙質媒介傳播更為迅速與廣泛,瞭解使用者的真正訴求才是營銷的本質,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時代轉型的訊號,傳統企業必須勇敢地面對,每次的變革總有一批被淘汰的企業,機會總是給有準備有遠見的創新型企業。

  第一步:企業家網際網路思維切換

  企業家是企業的創業者、管理者、所有者。企業家的思維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命運,企業家創新是網際網路發展轉型的推動力。

  一個企業能否做大,最根本原因是取決於企業家的抱負與追求,如果一個企業的核心管理者沒有意識到網際網路轉型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沒能完成自身的網際網路思維切換,坐商模式再不調整轉變,將一步步被吞蝕,被淘汰。

  第二步:業務鏈網際網路思維變革

  企業核心管理人員定製好思想方針後,企業員工業務體系也隨之改變,無論是產品設計師亦或者是品牌策劃者對品牌的定位均作出調整,由之前的以廠商為中心,調整至以使用者為中心上,設計出符合消費者習慣的產品,更好的去迎合使用者,抓住使用者的痛點。

  統一使用者與品牌為一體,讓使用者自願為品牌傳播,打造粉絲經濟,注重產品的質量與口碑服務。面對產品越來越豐富的今天,80後、90後更向往價值觀層面的契合和精神引領,也需要更強的群體認同感,甚至在消費行為上更容易相互影響。

  然走在時代前沿的企業家總是一眼望到商機,電商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他們總是能通過一些平臺搭上網際網路轉型的公車,改變思維、改變模式,從而踏上網際網路+之路。網際網路轉型,手拉葫蘆行業新機會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企業家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創業創新?

  究竟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企業家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去思維?網際網路思維與創業創新有怎樣的關係?網際網路思維的基礎、動力和本質究竟是什麼?

  一、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定位整個社會

  對什麼是 “網際網路思維”,專家學者們對此眾說紛紜。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周文彰認為,網際網路思維是網際網路發明、發展和應用實踐在人們思想當中的反應。這種反應經過沉澱轉化為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認識方式和思維結構。

  網際網路思維最早起源於網際網路業界,指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型理念來改造傳統產業。

  2007年,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率先提出:“以一個網際網路人的角度去看傳統產業,會發現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他預言,“未來不會再有專門的網際網路公司,所有的公司都要用網際網路做生意”。2011年他正式提出“網際網路思維”概念,明確其含義為“基於網際網路特徵來思考問題”。2012年起,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等網際網路產業巨頭陸續提及“網際網路思維”。

  2013年,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率先作出“網際網路思維帶來什麼”的專題報道,緊接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也播出這條新聞,使這一概念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伴隨著網路技術的興盛,人們越來越發現這種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特點”的新型思維模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從而使這一概念逐步從一種產業思潮演變為自下而上的共識。

  2014年8月,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四次會議時,提出要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其中強調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將網際網路思維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在,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網際網路思維是指在網際網路時代基於網際網路的特徵,對使用者、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並由此拓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二、“ 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是網際網路思維的基礎

  百度李彥巨集在一次企業家座談中說:“可能你做的事情並不是網際網路,但是要按照網際網路的方式去想問題。”

  那麼,怎樣才算按照“網際網路的方式”思考問題?

  我認為,按照網際網路方式去思維,可以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

  正如同周文彰教授所表述的,網際網路思維如同日常思維、科學思維一樣,必須是實事求是的思維,必須從實際出發去思維。人的思維,一旦離開了思維的正道, 走上了思維的旁門左道,如果我們從自己大腦、主觀願望出發的思維就是主觀思維,如果根據本本思維那就是教條主義的思維,如果從自己或者他人的經驗出發那就是經驗主義的思維,這些思維都導致很多的失敗。原因就在於這些思維都是主觀與客觀相分離,理論和實際相剝離的,這是世界上一切錯誤的根源。網際網路思維要想獲得正確的結果就一刻不能偏離從實際出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