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實現夢想勵志故事

  如果尚未看到成果,那是因為付出的努力還不夠多,如果尚未夢想成真,那是因為等待的時間還不夠久。笑到最後的人永遠最精彩,最成功,最執著!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名人夢想成真的故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名人夢想成真的故事篇1:孫正義

  20歲創立自己的公司;30歲賺到上億美元的錢用於投資;40歲選一個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50歲,實現夢想,公司收入超過100億美元;60歲把接力棒交給接班人,退休。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計劃在走。

  我的一生按照我的計劃在走

  我大概30年前創立了軟銀公司,當時我沒錢,沒有經驗,也沒有生意上的關係,有的只是激情,還有一個成功的夢想。我要成為在日本甚至全球非常成功的人,提供新技術,給人們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通過電腦以及後來的因特網的力量,來實現我的夢想。

  30年前,我曾經一無所有,但現在我們公司僱傭兩萬多名員工,收入達到260億美元,有幾百個網際網路公司,我不斷實現了我的夢想。六七年前,當我們開始高速寬頻業務的時候,我們是虧損的。我們想改變網路基礎設施,這樣網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的速度,我們要挑戰的是NTT,國家壟斷的電信公司。那是很大的一個競爭對手,而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公司,所以我們一開頭要承受非常大的損失。但我們還是活了下來,並且贏得了非常高的利潤。十年之前,我們的網際網路、電信業務只佔總收入1%以下,大多數收入都是電腦軟體分銷、雜誌出版等。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網際網路和電信業務佔99%,我們不斷地挑戰自己、改變自己,不斷創新,這一切為我們帶來了豐碩的成果。

  我19歲在美國求學,在雜誌上看到了微型電腦的圖片,當時非常吃驚,我覺得這就是未來所在,這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會改變人類的歷史,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把我的一生賭在我的微電腦上。今年我已經50歲了,但是這個熱情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對我的人生做了50年的規劃:20歲創立自己的公司;30歲賺到上億美元的錢用於投資;40歲選一個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50歲,實現夢想,公司收入超過100億美元;60歲把接力棒交給接班人,退休。

  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計劃在走,當我回頭看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一直不斷地對自己重複,最重要是精神:你得有激情幫助社會、幫助人們,這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結果,我們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其他的東西。然後要有一個願景,我的願景就是跟電腦、網際網路連在一起,它們會成為強有力的工具來幫助人們。

  如何去成功,如何實現願景,如何去貫徹精神,我有非常具體的戰略。

  回到我19歲的時候,我有許多想法,我有一個單子,上面寫了25個理想,包括我想成立什麼樣的公司,都在這個單子上。接下來我要把我的力量灌輸到哪裡去呢?我一旦有了目標,我就要全心全意實現它,那就是軟銀。對很多人來說,都可以制訂這張清單,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願景,但是你決定好就一定要全心全意去做,因為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成功不會僅僅幾年之後就降臨,而是需要多年的努力,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準備好自己的清單,來做好選擇你的人生該怎樣走,然後全心全意做你決定好的事情。每當我有一個新的理念,我說出這個新的理念,很多人都會說,這個點子不錯,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錢,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我們沒有足夠的客戶,這個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就一點一點先做起來吧,我們先做一點今天能做的事情,這個方法是不錯,是比較安全的一個方法,也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一個方法。一步一步去走,99%的人會這麼做,但99%的人只會取得一般性的成功。

  不是按部就班去想,那不是我的風格

  我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方法風險比較大,也很困難,和一般人的方法完全相反。

  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有一個非常大的願景和夢想,如果成功,可以徹底改變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然後我再決定,我要在多少時間裡實現這個願景,是10年?還是30年?我要先決定一個具體的日程表,用多少年實現這個成功。

  接下來我再倒數回來,一直回推到今天,從30年後推到20年後,從20年後推到10年後,從10年後推到一年,所以我不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去想,這不是我的風格,我的風格是把這個目標定好,非常龐大的願景,然後再回推到我們今天上來。這就是我的風格,大家都是年輕人,你們有很大的激情,我也推薦大家說,如果你們想在人生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建議大家不妨考慮我的這個方法。

  即使擁有大的夢想,我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先是從電腦行業中的小領域開始做起,但是我始終保持一點:即便這是一個很小的領域,很少有人看好它,很少有客戶能做生意,我也要做到第一,我一直要做到第一才滿意。所以我也建議年輕的企業家要找到一些領域做到第一,你只要成為第一,人們就需要你。不管是在一個很小的行業,很小的人群,很小的領域,都不要緊,然後你可以再加上很小領域的第一,某一天你會成為一個大行業的第一。

  兩年以前,我們投入了155億美元收購了沃達豐日本公司。沃達豐日本是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但跟其他的競爭對手比,是很小的,軟銀跟其他電信業巨頭相比也是小公司。每個人當時都說,軟銀肯定會把這個事情搞砸了,肯定會陷入困局當中。但是因為我的激情,因為我的願景,因為我渴望成為第一,我們做了許多的變化,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面,我們得到的新使用者數量是最多的。

  接下來10年我有兩個目標:第一,讓軟銀成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不僅僅是第一的移動的公司,而是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第二,軟銀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網際網路公司。

  名人夢想成真的故事篇2:蔣方舟

  被譽為80後美女作家的蔣方舟,從七歲就開始寫作,九歲寫成散文集《開啟天窗》,在由《人民文學》主辦的第七屆人民文學獎中,獲得散文一等獎。十一歲寫成長篇小說《正在發育》,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爭議和討論,並在臺灣出版繁體版本。此書出版,引起臺灣媒體的一片驚呼,稱其為:早熟的蘋果。2008年,蔣方舟被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提前錄取,再度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人物。

  三月的清華園,已是垂柳依依,奼紫嫣紅。在美麗的清華大學校園裡,蔣方舟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當記者請她談談自己的夢想時,蔣方舟的目光中頓時溢滿了一種無限的憧憬和渴望。那一刻,使人感到她一點也不陌生和遙遠,就像是一個鄰家的小妹。

  夢想,其實這是一個很隱私的話題。蔣方舟一度羞於表達,她已經走過了那個向人急速表達自己夢想的青澀年齡。但無論走過多少千山萬水,內心裡總有一處芬芳,散發著它那迷人的馨香,山高水長,魂牽夢繞。

  蔣方舟沉吟了片刻,嫣然一笑道,夢想再可笑,也勝過沒有。能有夢想,也需要天賦。我是個理想主義者,當大家對現實的醜惡齷齪、體制與潛規則已經習以為常的時候,我還是保持著震驚和不適。蔣方舟的震驚和不適,使我們感到她的清純和簡單,一點也不世故和圓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無論塵世間如何改變,人們內心渴望的還是一種清純和簡單,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蔣方舟用一種無奈和沮喪的語氣說道,我現在覺得距離夢想越來越遠了。大概在去年,爸爸對我說,孩子,你在北京買個房子吧,這樣我們的心也就放下了。我當時聽了特別地感到不可思議。我想,這樣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眾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這個東西剝奪了。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又對我說,孩子,等房價一降下來,你就買個房子。在父親的催促下,我就真的在看周邊的房價了。那一刻,我感到一種特別特別明顯的無力感。

  蔣方舟的眸子裡溢滿了一縷柔軟,她深情地說道,我原來的夢想是當大師,但漸漸地覺得當大師不是主觀能夠決定的了,所以我也就在某種程度上識時務了吧。但我的奮鬥絕對不是一套房子,我的奮鬥是想在寫作之外,有能夠讓我逃遁的一個領域,默默地幹,它不一定是學術的東西。那樣我就不用整天面對一些社會問題或話題了。

  有一個逃遁的領域,默默地幹,是蔣方舟夢想中最美的生活狀態,她不做意見領袖,也不做暢銷書作家,21歲的蔣方舟,她的夢想,不想成為別人中的任何一個。蔣方舟說道,我就是我,我是唯一。“殊途同歸” ,是一種夢想,特立獨行,也是一種夢想。只有這樣,才構成了我們這萬千世界,芸芸眾生。

  蔣方舟的夢想,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並有了一種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目前,正在清華大學上大三的蔣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十本書《審判童年》的寫作中。但是在她內心裡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個夢想是屬於自己的,可以躲避風沙海浪,可以拒絕飛短流長,那是她心中最美的伊甸園:菁菁芳草,灑滿陽光。

  名人夢想成真的故事篇3:劉謙

  7歲那年,他便在臺北百貨公司的魔術專櫃前流連忘返,對專櫃前表演的奇幻魔術深深著迷。於是,他用零花錢買下了人生中第一個魔術道具——“空中來錢”。

  這個少年開始在課堂上偷偷練習“空中來錢”的魔術。有一次他在課堂上練習時,一不小心讓硬幣滾落到了講臺邊,氣憤的老師當場沒收了他口袋裡的全部硬幣。男孩羞紅著臉,站起身來奶聲奶氣地說了一句:“老師,我要成為一個魔術師!”

  小男孩的話使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委屈的男孩回到家,對父親說:“爸爸,我的夢想是成為魔術大師,可他們卻嘲笑我……”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氣急敗壞的父親就跺著腳朝他大叫:“你瘋啦?”

  但他瞞著父母,繼續陷入對魔術世界的痴迷中。當同齡人還在玩捉迷藏時,這個男孩卻在各大商店的魔術專櫃前悄悄學習魔術師的表演,用好奇的鑰匙一次一次地去解開魔術的謎底。

  因為對魔術的熱情和痴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罵、同學的冷落、鄰居的嘲笑。人們說,這個整天胡思亂想的孩子是不是瘋了?有一天,內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講臺上宣佈:“我的魔術師夢想不會遠了!”同學們一陣哈哈大笑。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他開始表演神奇貨幣穿盒術,表演結束後,教室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他的魔術表演成功了,轟動了全校。

  為了練好一個動作,他一個人在家裡重複了上千遍。為了讓自己的一雙手在魔術表演中“呼風喚雨”,他在家裡用瓶瓶罐罐搞化學實驗,有一次還釀成了火災,滾滾濃煙引來了消防車。

  12歲那年,他去參加兒童魔術大賽。在與數百名強手的競爭中,他脫穎而出,獲得了國際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頒發的大獎。他把獎盃高高舉起,父母驚訝地張大了嘴:“看來,我們得尊重這個孩子的夢想,並幫助他去慢慢實現了。”

  16歲時,他認識了職業魔術師徐先生,徐先生告訴他:“魔術不是閉門造車,魔術同這個世界一樣,奇妙無比。”在徐先生那裡,他的魔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歲那年,他正讀大三,第一次參加國際魔術比賽便得了第二名。那次比賽,父母陪著他去了。在臺上,他舉起獎盃,朝臺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父母的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他對父母說:“爸,媽,我離夢想還遠,我要奪第一!”這一次,父母相信了他的話。後來,他一連5次奪魁。

  在隨後征戰世界各地的魔術表演大賽中,他獲得了10多次國際性大獎,成了馳名世界的青年魔術大師。有人稱這個“魔法無邊”的年輕人為現實版的哈利·波特。而這個年輕人,又在今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讓人歎為觀止的近景魔術《魔手神采》。他就是在新一年的春天裡令全國觀眾最為津津樂道的年輕魔術大師——劉謙。

  是什麼激勵劉謙在通往魔術大師的漫長路上不斷探索和奮進呢?劉謙說,就是因為小時候那個被嘲笑的夢想,才讓他一天一天地去用心努力進取,並最終摘取了魔術王國的桂冠。

  被嘲笑的夢想,如果不放棄,往往會迎來實現的那一天,讓心懷夢想的人得到命運的饋贈。

  名人夢想成真的故事篇4:查爾斯

  當查爾斯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跟隨父親準備去旅行。正巧路過肯德郡的格德山莊,那裡高大、寬闊,牆上爬滿枝枝葉葉,綠意盎然,幾乎像仙境一般。小查爾斯仰起頭,用豔羨的眼光仔細打量著這個誘人幻想的府邸,在小孩子的心裡,這無異於一個理想的寶殿。

  父親彷彿看透了他的心思,張開寬厚的手掌撫摸著他的頭,然後和藹地告訴他,只要你努力,而且堅持不懈,總有一天,你會走進這個房子,擁有它。

  父親的話在不經意間刻在小查爾斯的心裡。他後來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工廠裡做童工,父親負債入獄,一家人顛沛流離。不管什麼時候,他依然惦記著父親的話和那所綠色的格德山莊。

  格德山莊是他的一個夢。

  後來的後來,他寫了書,成了名,終於成了享譽世界鼎鼎大名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36歲那年,他買下了格德山莊,然後在那裡終老一生,一直住到他辭世的一刻。一個夢從童年做到老。

  不管你想要什麼樣的房子,只要認定目標,堅持不棄,總有擁有它的一日。問題只在於,你首先要知道,你要的是一所什麼樣的房子,是華廈高樓,還是鄉間別墅?不管怎麼樣,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一座房子,藉以容納夢想,幻想未來。不要讓自己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也許,在某種意義上,蝸牛是最可愛的動物,它就那樣揹著它的房子,高高低低到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