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影響

  《巴黎氣候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為了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世界幾乎每個國家都參與其中。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前後都多次表示將帶領美國退出該協定。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的退出將對《巴黎協定》產生重大影響。那麼,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有什麼影響?下面小編整理的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巴黎協定》

  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5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這是繼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之後,應對氣候變化、遏制全球變暖趨勢的另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巴黎協定》致力於降低碳排放,令全球經濟在2050年以後不再依賴化石燃料、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協定允許各締約國自行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即“自主貢獻”目標。“自主貢獻”一旦提交,就將置於國際社會的共同監督之下。比如,當時奧巴馬總統為美國設定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下降26%到28%。

  《巴黎協定》對各締約國僅規定了幾項有約束力的義務,對行動的實質內容和力度並沒有強制性的要求。所以即使締約國不能實現目標,也不會遭受懲罰。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對於《巴黎協定》的生效起著重要作用。奧巴馬在任期間,多次呼籲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清潔能源經濟,在國內推出了“清潔能源計劃”等多項能源、環境政策,並積極推動各國合作,促進《巴黎協定》生效。可以說,應對氣候變化是奧巴馬最希望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一。

  特朗普為何要退出《巴黎協定》

  1.特朗普最終決定即將揭曉

  5月27日,特朗普在G7峰會上拒絕簽署《巴黎協定》、稱需要更多時間做決定,並於當天發推表示:“我將於下週就《巴黎協定》做出最終決定。”當地時間5月31日特朗普再次發推稱將在未來幾天內宣佈是否退出《巴黎協定》,“讓美國再次偉大!”

  最近一次推文則明確表示將於當地時間週四下午3點在白宮玫瑰園宣佈最終決定。事實上,特朗普曾在大選期間承諾上任百日內就將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據CNN報道,特朗普在上週會談時明確表示將履行承諾退出碳減排協議,並引用“鏽帶”和西部平原證明其對美國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特朗普曾就重大問題改變過主意且將於當地時間週三下午與支援履行《巴黎協定》的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會面。此前特朗普也與支援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斯科特-普魯伊特進行會談。

  白宮官員表示在特朗普宣佈最終決定前計劃可能有所改變。白宮新聞發言人肖恩-斯派塞表示他也不清楚特朗普是否做出退出《巴黎協定》的最終決定。

  2.退出原因

  第一,履行承諾。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在大選期間承諾上任百日內就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2017年4月29日特朗普執政滿100天。

  第二,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有失公平。據路透社報道,此前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稱美國在《巴黎協定》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說:“這很不公平,因為他們幾乎什麼錢都沒出,而我們卻在大量給錢。”

  第三,據路透社、CNN報道,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阻礙美國經濟且對就業帶來負面影響。

  3.退出程式

  據此前美媒報道,特朗普政府有3種退出《巴黎協定》的形式:

  一是直接退出《巴黎協定》,但按規定需等到2020年才能生效;

  二是特朗普政府宣佈《巴黎協定》是需要參議院批准的法律條約,參議院投票否決;

  三是《巴黎協定》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應對氣候變化檔案,特朗普政府直接退出公約。

  據CNN報道,目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形式尚未確定。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帶來的的影響

  1.對美國的影響

  特朗普在競選時,便承諾退出《巴黎協定》,希望促進國內煤炭行業的發展,為企業在美國生產能源提供便利。上任後,特朗普便籤訂了多項行政命令,推翻了奧巴馬在氣候變化上的大部分政策,比如旨在復甦經濟、恢復煤炭行業工作崗位的《能源獨立》總統令等等。

  特朗普這些措施可能會讓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居高不下,難以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若美國真退出《巴黎協定》,那也不用顧慮協定的法律約束力,以及未完成目標時的“心理負罪感”。

  不過,針對特朗普的能源政策,美國多位能源專家指出,目前美國本來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內的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而非進口;美國礦山開採多采用機械化,因此也很難在此行業中創造出工作崗位。相反,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比煤炭的投資前景更光明——可再生能源已經超過煤炭成為全球一大能源,電動汽車帶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清潔能源也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

  2.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美國被認為是全球第二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若退出《巴黎協定》,的確會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不良影響。

  不過,人類社會應對全球變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目前中國、歐盟和印度,正在致力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未來將引領全球的可再生能源革命。

  3.對其它締約國的影響

  若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其他國家減排的積極性可能會有所下降。然而,另一方面,《巴黎協定》規定,所有決定都需全票通過才能生效——沒了美國,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而開展的數萬億美元專案的細節敲定時就不會遇到太大阻力,對中國、歐盟、印度等國來說或許是好事。

  四、各方態度

  1.聯合國

  新華社快訊: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宣告說,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是一件令人極其失望的事”。

  2.歐盟

  據Politico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稱特朗普想退出《巴黎協定》沒那麼容易。《巴黎協定》不僅關乎歐洲人的未來,也關乎其他國家人民的未來。如果我們不堅決開始遏制氣候變化,那麼83個國家就會面臨從地球上消失的危險。容克還說:“不是所有寫在國際協議裡的明文規定都是假新聞。”

  3.德國

  德國默克爾在G7峰會結束後表示,有關氣候變化的討論讓人很不滿意,除了美國其他各方都達成共識。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政府女發言人Ulrike Demmer表示德國政府不清楚特朗普會做出何種決定。“所以我只能重申一個眾所周知的立場,即德國政府明確支援《巴黎協定》並正在推動該協定迅速執行,並希望美國能繼續履行《巴黎協定》。”

  4.義大利

  義大利真蒂洛尼在G7峰會閉幕後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希望美國做出正確決定。

  5.英國

  據《衛報》報道,英國環境發展團體正呼籲首相特蕾莎-梅利用其影響力促使美國繼續履行《巴黎協定》。而據《獨立報》報道,德國副西格瑪爾-加布里爾批評特蕾莎在美國是否應履行《巴黎協定》的問題上明顯保持沉默。

  6.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5月1日在北京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巴黎協定》的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程序明確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巴黎協定》所倡導的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與中國生態文明的概念是相符的,所以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中國都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採取切實措施,加強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認真履行《巴黎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