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主要內容是什麼

  巴黎和會是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勝利的協約國集團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而召開的會議。那麼,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巴黎和會主要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巴黎和會的召開背景

  1914年奧地利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這件事情改變了全世界命運。當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即,這兩個國家背後的德意志帝國與沙皇俄國宣戰,至英德兩國宣戰後,意味歐洲戰區全面開打。”唐啟華介紹,就在百年前的8月7日,中國對所有交戰國宣佈保持局外中立。

  當時掌控政權的是袁世凱政府,而它選擇中立的原因是,那時候中國有各國租借地,駐紮各國軍隊,如果打起來怎麼辦?袁世凱政府頒佈若干條規則,禁止一戰參戰國在中國領土領空有任何交戰行為。

  不過,袁世凱政府的中立目的並沒有達到。就在一戰開始後不久,日本藉口與英國結盟,派軍隊進攻德國在中國租借地膠州灣,並且要在山東半島借道。因為種種原因,袁世凱政府在當地劃出一塊交戰區,中國就此被捲入一戰戰火。

  巴黎和會主要內容

  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戰後的世界,以圖建立帝國主義新秩序,召開了1919年巴黎和會,20多個戰勝國劣席了會議,中國北京政府派出了一個出席會議代表團,團長為京政府的外交部長陸徵祥,並有南方軍政府的外交人員參加。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期冀:***1***收回戰前德國在山東的一切利益,而且這些利益不得由日本繼承;***2***取消1915年袁世凱政府對日本承認的“二十一條”;***3***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殊利益,包括領事裁判權、租界、租借地、勢力範圍等;***4***結束德、奧等戰敗國家在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中國政府希望通過巴黎和會修改不平等條約,收回山東的主權。

  然而,巴黎和會完全被英、美、法、意、日列強操縱,儘管列強之間在利益爭奪中存在矛盾,但他們爭奪的物件並沒有改變,中國政府難以如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得到最多,其它列強深為不滿,尤其是美國。而中國代表團中有的是親日派,更多的是親美派。以美國為代表的列強拿中國問題作為向日本討價還價的籌碼,以維護中國利益為藉口,慫恿中國代表團向會議提出特別不利於日本的要求。日本則提出它在大戰期間強佔德國在膠州的租借地、鐵路以及德國在山東的其他利益要無條件地讓與日本。4月29日,英、美、法三國首先完全接受日本的提議,並載入巴黎和約,狠狠打了中國代表團一頓悶棍。北京政府屈從帝國主義的壓力,準備由其代表在和約上簽字。

  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失敗的訊息傳到國內,人們義憤填膺,於1919年5月4日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學生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和約簽字”“廢除二十一條”“誓死爭口青島”叼口號,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巴黎分髒會議,一致要求懲辦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並痛打章宗祥,火燒曹宅。北洋軍伐政府在鎮壓國內五四愛國運動的同時,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決定不在和約上簽字,並發表宣告:媾和會議,對於解決山東問題,已不予中國以公道,中國非犧牲其正義公道愛國之義務,不能簽字。

  巴黎和會在列強的強權之下,既沒有真正懈決遠東問題,也沒有解決中國問題。同時由於中國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美國國會拒絕批准這一和約,使日本妄圖獨佔山東的野心沒有成功;美國、英國既沒有通過巴黎和會在東方取得盼望已久的利益,也不願日本獨享在中國的特權。

  中國代表向巴黎和會提出希望條件七條:

  1.廢除勢力範圍2.撤退外國軍隊、巡警3.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線無線電報機關4.撤消領事裁判權5.歸還租借地6.歸還租界7.關稅自由權

  巴黎和會的影響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以處置戰敗國德國為中心的巴黎和會,中國北洋政府應邀參加。這次和會盡管充滿了帝國主義的大國強權政治,但對具有戰勝國身份的中國,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由於是戰勝國,中國便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有了勝者的心理、勝者的口吻。中國外交官在和會上爭之急、辯之激,洋洋灑灑,有理有節,慷慨激昂,高聲揚眉,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外交才能和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重塑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二、由於是戰勝國,《凡爾賽和約》中規定了一些有利於中國的條款,如廢除德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取消中國向德國的辛丑賠款,歸還山東以外的租界地等;對奧和約,又使中國加入國聯並被選入國聯行政院。

  三、由於是戰勝國,中國的合理要求便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同情,增強了中國人民外爭國權的鬥爭信心。

  四、由於是戰勝國,中國的合理要求一經拒絕,便成為一種正常情感無法接受的現實,人民從希望的巔峰跌入失望的深谷,一種被出賣、被蔑視的民族憤怒於是爆發出來。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五、由於是戰勝國,世界的公理、國際的同情、人民的重託。這一切都極大地鼓勵、鞭策著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們積極鬥爭,最終沒有遵照北洋政府的“簽約”訓令,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它衝破了此前中國外交“始爭終讓”的慣例,“立起了一個敢於抗爭的先例”,這樣,中國山東問題懸而未決,為華盛頓會議邊緣談判***1922年***山東問題的最後解決創造了條件。


猜你感興趣:

1.巴黎和會上顧維鈞的智辯

2.歷屆巴黎氣候大會主要內容有哪些

3.五四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競爭與妥協:巴黎和會上的美英關係淺析論文

5.高中歷史選修三巴黎和會練習試題

6.高中歷史選修3《巴黎和會》期末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