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動物遊戲之謎教案

  語文教師要上好課並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備好課,其中備好課就是做好教案!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注意說明文文體常識,瞭解並掌握科普說明文的相關知識。

  2瞭解並概括文章的大致的內容,理清課文層次結構。

  3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體會本文說明與描寫結合的寫法,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文章的基本內容,辨析各種“假說”的區別。

  2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3讓說明變得生動有趣。

  4將生活與科學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勤於探索的科學的精神。

  2領悟文中蘊涵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層次結構

  2品味本文的語言的特點

  三 教學難點

  描寫與說明結合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動物遊戲的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動物遊戲的場面***

  設問:動物這些遊戲有著什麼樣的動機呢?你如何看待動物的這些遊戲行為呢?今天,讓我們學習新的一篇文章,看看科學家是怎樣解釋的這一現象的。

  二、作者介紹

  周立明,國際行為分析協會會員,科普作家,有《動物遊戲之謎》《會“說話”的動物》等作品。

  三、科普說明文

  介紹科學領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語言準確、全面。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注重激發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人們的科學探索精神。

  學生回憶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說明順序:時間 空間 邏輯

  說明文結構:總分式 並列式 遞進式

  四、整體感知

  1.設定問題:***1***文章開頭列舉了哪些動物遊戲的事例?

  ***2***題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題目是《動物遊戲之謎》,作者最後有沒有明確的解開這個謎呢?為什麼?

  ***3***速讀課文,簡單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內容,並寫在每段段後。

  ***4***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動物的遊戲的呢,又是怎樣順序來安排材料的呢***可以提示從內容與形式來說***。

  在學生廣泛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總結。

  2.課文為什麼沒有最後明確解謎呢?

  明確:***1***動物遊戲行為是非常複雜的,不同動物的遊戲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類對動物瞭解得還不多,現在提出的各種假說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侷限性。必須深入研究,才能解開動物遊戲之謎。

  ***2***科學注重求實,即使作者傾向於某種假說,也要經過實驗的證明,不能貿然下結論。

  ***3***包容性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涵。作者列舉各種假說,其本意就有這方面的含義。各種觀點在寬鬆、包容的學術氛圍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終才能辨偽存真,求得真理。

  3.文章的思路

  動物的各種遊戲的行為***葉猴,渡鴉,露脊鯨***

  提出問題 動物的遊戲分類***單獨遊戲,戰鬥遊戲,操縱遊戲***

  分析問題 遊戲的各種假說***演習說,自娛說,學習說 ,鍛鍊說***

  解決問題 有待於更進一步研究

  分析: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一般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課文就遵循了這樣的思路安排結構。課文的結構形式是“總一分一總”,先總結歸納,然後分項述說,最後再總結歸納;在內容上,先提出動物的各種遊戲行為,引發讀者的思考:動物為什麼要進行遊戲?然後分述各種假說,提供給讀者對比思考,最後總結。

  4 .方法指導與能力提升

  概括歸納要點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 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

  B 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C 對於沒有中心句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係,把

  握內容要點。同時,要注意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五、作業佈置

  運用這種方法,完成《同步作業》第40頁《動物也有想法》練習。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對課文的文體特點已經瞭解,並且對課文的結構和層次進行了劃分,瞭解的把握文章結構特點的一些方法,本節課我們要深入的研究探討文章的內容以及語言特點,進一步的瞭解文章的內容和寫法。

  二、研讀文字,進一步的探究內容

  1 設定問題:

  ***1***試著給“演習說”下一個定義。

  ***2***一些科學家否認“演習說”,試著概括否認的理由有哪些?

  ***3***概括“自娛說”的基本內容,然後借鑑科學家質疑“演習說”的邏輯思路,聯絡全文內容,結合有關知識或你觀察到的例項,對“自娛說”提出質疑。

  學生起來交流互動,教師明確指導

  2.文章的題目就是《動物遊戲之謎》,主要內容就應該是解說“謎”在哪裡。所以,文章列舉了各種假說。那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找出關鍵句,篩選出 “假說”的根據和結論。

  3.四種你更同意哪一種,結合有關知識說說理由,有沒有同學都不同意這四種假說,你有新穎的觀點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小心求證***

  三、問題探究:

  1.作者說“動物在遊戲行為中”,表現出超出估計的“智力潛能、自我剋制能力、創造性、想象力、狡猾、計謀、豐富多彩的通訊方式”,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例證嗎?***學生自找,相互點評交流***

  明確:

  ***1***智力潛能:動物們的遊戲,“與人類兒童的遊戲行為有著相似特徵”,這說明動物在遊戲中蘊涵著智慧。具體如給黑猩猩棍子,它會用棍子做各種遊戲,等等。

  ***2***自我剋制能力:戰鬥遊戲,“看似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動物嚴格地自我控制,使遊戲不會發展成真的戰鬥。”

  ***3***創造性和想象力:北極熊玩棍子或石頭;野象“踢”草球等。

  ***4***狡猾、計謀:葉猴在樹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鬧。

  ***5***豐富多彩的通訊方式:動物群體的遊戲活動,必定有各種形式的交流通訊方式,才能保證遊戲的組織、進行。如北極渡鴉排隊滑雪,沒有溝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6***動物遊戲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說的各種能力,是綜合性的能力,並不是說一種遊戲只包含一種能力。

  四、揣摩語言

  ***一***一般的說明的文字總是有些枯燥,可是本文卻充滿了趣味,為什麼?試著舉例說明。

  ***1***它們依仗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樹枝上玩“走鋼絲”和 “倒立 ”的把戲;它倆相互推擠,好像竭力要 把對方推下樹去,可被推的一方總是抓住樹枝,巧妙地跳下去,絕不會失足墜地……

  通過一系列的動詞“依仗”“玩”“推擠”“跳開”及修飾詞“好像竭力”“巧妙”的運用,形象的寫出了葉猴的調皮與可愛的姿態。

  ***2***每當颳起大風時,成群的露脊鯨把尾鰭高高舉出水面,正對著大風,以便像船帆似的,讓大風推著它們,得意洋洋地“駛”向海岸。

  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刻畫了露脊鯨遊戲時的怡然自得的姿態。

  總結:課文運用了較多的表情豐富的詞語和多種修辭方式,使文章語言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科普文章的語言,很注重準確、全面,避免含糊、偏頗。本文哪些語言體現了這些特點?

  1.“戰鬥遊戲時,動物互相親密地廝打,看似戰鬥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

  “廝打”表現動物戰鬥遊戲的“激烈”和動物行為的特點;

  2.“遊戲行為使得動物從小就能熟悉未來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種‘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鬥等等,熟悉未來動物社會中將要結成的各種關係。”

  動物成年後,一般要脫離父母,自尋夥伴,所以用“結成”而不說“形成”,語義上有細微差別。

  3.“通過自得其樂的遊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調劑和補償,使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從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自我保護。”

  “調劑和補償”表明動物遊戲的本質,兩者是互相補充的,單說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

  4.“遊戲向動物提供了大量機會,使它們能把自身的各種天賦技能和複雜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巧妙地組合起來,因而無論對幼小動物還是成年動物,遊戲都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行為。”

  “提供”使“遊戲”具有施動者的地位,使之超出個體行為的範疇,成為共性的事物。這樣的例子在課文中還有很多,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五、主旨探討

  任何作品總會向讀者傳達一種資訊,在這篇文章中,周立明向我們介紹了動物世界存在的令人無法理解的遊戲行為,他難道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嗎?他的言外之意是什麼呢?

  遊戲歷來被當做人類的專利,但科學卻證明了被人們視為低等的動物也會遊戲,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興趣,引起人們的深思。從而使人類重新審視動物、審視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讓人類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類獨有的。其它動物,一樣是地球的主人!

  六、佈置作業

  仿照第一段,選擇你觀察到的動物活動情形,寫一段話。

的人

1.高一上冊語文我心歸去教案

2.高一語文必修1《我心歸去》期末練習試題

3.高一上冊語文相信未來教案

4.高一上冊語文十八歲和其他教案

5.高一語文《我心歸去》教學設計

6.高一上冊語文想北平教案

7.高一上冊語文我的五樣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