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作業本答案

  習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必修五作業本答案,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

  第一專題 科學之光

  板塊一 探索與發現

  1.⑴pēi ài zhěn xiān ***2***棲 奧 胰 慷

  2.B

  3.***1***侯一候 礙一隘 ***2***分一份 應一映 ***3***犯一範 智一知

  4.***1***鳥類和哺乳動物不是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而是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哺乳鳥”。

  ***2***鳥類和哺乳動物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

  5.應當從研究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人手。

  6.在家養狀況下的變異和在自然狀況下的變異。

  7.能夠以某種方式發生有利於自己的變異的生物。

  8.生物之所以進化,一是由於生物“大量的遺傳變異至少是可能的”,二是由於人工或自然選擇,這是更

  為重要的。

  9.A***從第二段中可看出A正確。B說明的是這種疫苗的意義;C論及的是免疫系統;D說明的是疫苗的功用。***

  10.D***A淋巴癌“具有複雜的特點,最難治療”於文無據;B“分裂”一說不當,應是“分裂後失去控制”;

  C“由於免疫系統功能受阻”一說錯。***

  11.B***A抗癌疫苗是利用癌症病人的DNA製成的,“人”缺少限制語,錯;C這只是醫學專家們的希望,

  把假想當結淪,錯;D利用疫苗抗癌是醫學專家努力的日標,把未然當已然,錯。***

  12.B***這只是醫學專家的希望,未經臨床檢驗。***

  板塊二 奇異的自然

  1.ráng jūn zì niè yí shì sǔn shì

  2.***1***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明郭子章***,“紅雲幾萬重***宋鄧肅***

  ***2***“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開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3.***1***渾一混 磷一鱗 爛一斕 ***2***蔓一曼 紋一文 鼓一蠱 庖一皰 退一頹

  4.C

  5.示例:就像一條洶湧的激流;而牛群的遠方,獅子已潛伏在土丘的背後,熱風陣陣,暮色蒼茫,它喘著

  氣,凝視著前方——那晚風中即將上演的血腥捕殺。

  6.***1***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2***荔枝殼、膜的形狀和顏色。 ***3***果實成熟時荔枝林的顏色和形態。

  ***4***荔枝不耐貯藏。 ***5***古代歷史上移栽荔枝的情形。 ***6***唐玄宗時以飛馬運送荔枝供宮中享用的情

  形,說明當時荔枝貯藏與運輸的不易。 ***7***古人對荔枝美味的讚頌。

  7.介紹荔枝的產地和栽培史。

  8.***1***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⑵據記載,南越王尉陀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足見當時廣東已有荔枝。

  9.舉例子。

  10.特點:***1***體積極小;***2***靈敏度極高;***3***不需要冷卻系統;

  ***4***能自行修復:主要功能:***1***可以探測到波長短至10微米的波;***2***能感受不同的波長。

  11.研究人員在蛇的紅外線受體上貼上一片類似絕緣帶的帶子。

  12.因為“也許”是表示推測的副詞,符合實際情況,體現了說明性語言的準確性,如果用“就替換,便表

  示一定能知道腫瘤的存在了,不符合實際。

  13.是指由於風將大量沙塵捲起,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小於千米的風沙天氣現象。

  板塊三 美麗的創造

  1.***1*** nián zhān zhàn ***2***鈾 棲 踵 塢

  2.***1***熒一瑩 撼—憾 致—制 ***2***蒼—滄 甸—澱 弭—彌 ***3***堵—睹 淹—湮 飴一怡

  3.點藍、燒藍、打磨

  4***略***

  5.***1***打比方 ***2***下定義 ***3***列數字

  6.***1***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 ***2***舉例子。 ***3***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便了讀者理解,增強

  說服力。

  7.B 8.D 9.D

  10.C***A原文是“故宮擁有龐大的建築群,以氣勢取勝,天壇的建築少而精,以寧靜深遠而著稱”;

  B原文是“故宮太和殿是永樂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築,是帝王的象徵,而祈年殿比太和殿還高巾3米,成為天

  帝的象徵”;D原文是“……顯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過來天的澄清、明朗,又與祈年毆的外輪廓虛實

  相生,喚起觀賞者的審美想像”。***

  11.D***A原文是“天壇的崇高感中,蘊涵著敬天的思想”;B原文沒有這個意思;C原文是“祭壇彷彿高入雲

  霄,人站在祭壇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12.雄偉***雄壯、雄渾……***,威嚴***莊嚴、森嚴……***,厚重***凝重……***,

  13.與“清”關係最大。大面積的樹木突出了天壇青色的整體色調,同時增加了空靈之美。

  第一專題檢測

  1.C 2.C 3.B

  4.B***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用於批評說話人***

  5.C 6.B 7.D

  8.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捲起幹堆雪

  9.眼前欲說之語/往往被人先說/餘冬月山行/見桕子離離/誤認梅蕊/將欲賦詩/偶讀江岷山太守詩云/偶看桕子梢頭白/疑是江梅小著花/杭堇浦詩云/千林烏桕都離殼/便作梅花一路看/是此景被人說矣。

  10.傍晚 西風

  11.擬人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表露了詩人的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

  沉。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實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

  詩人的憐愛喜悅之情,基凋活潑有趣。

  12.C 13.B 14.D 15.D 16.B 17.C

  第二專題 此情可待成追憶

  板塊一 如泣如訴

  1.A***B殞一隕;C偃yǎn,微—為,茸一葺;D笏hù,姍—珊***

  2.***1***背棄我,死的委婉說法 ***2***成人自立 ***3***終 ***4***你 ***5***因為 ***6***沒有辦法 ***7***音節助詞

  ***8***有時

  3.D***古代貴族成年男子20歲成年時舉行加冠禮:***

  4.D***氣息奄奄:形容氣息微弱,快要停止的樣子。***

  5.要點:***1***由小軒寫到的幾代人,都是作者所思念的親人;***2***小軒牽繫著自己和家族的許多難忘的事

  情,引起可喜可悲之情;***3***小軒見證自己的希望與夢想。

  6.要點:***1***敘述中飽含情感。寫樹“亭亭如蓋矣”,寓含真情,耐人尋味;***2***選取“枇杷樹”這一意蘊

  豐富的事物,讓讀者在回味中加深了對項脊軒的印象;***3***“亭亭如蓋矣”,用疊字和比喻生動地描寫了

  枇杷樹的形態。

  7.***1***探望 ***2***被起用 ***3***造訪 ***4***冶所

  8.***1***用在主渭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 ***2***代詞,自己的 ***3***動詞,結交 ***4***副詞,這才

  9.D***①表現袁枚辦事能力強;②表現袁枚稱人善,賞識後進者。***

  10.***1***巡撫金洪大人一見他就覺得他與眾不同,叫他寫一篇《銅鼓賦》試試才學,袁枚很快就寫完了。

  ***2***那瑰麗奇異,幽邃曠遠,全都表現在詩文之中,自我怡悅,隨興抒意。

  ***3***袁君認為這些不值得一談,後來決意不要別人記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績。

  11.文章寫袁枚的父親匿名到民間察訪兒子為官的情況,由此可見袁枚父親正直的品格和愛

  護兒子之心:這樣寫從側面突出了袁枚有為官的才能。

  板塊二 執子之手

  1.C***jīn***

  2.B***“旦”為“女角色”。***

  3.B***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這裡用錯物件。***

  4.藍天,白雲,萎積的黃花,南飛的大雁,如丹的楓葉。“染”字不僅把外在的感受化為具有動態

  的心理過程,而且令離人的漣漣別淚宛然如見。“醉”字既寫出了楓林的色彩,更賦予了在離

  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態:

  5.情景交融***或緣情寫景***。寫出了鶯鶯與張生離別時的痛苦心情。

  6.運用了排比、反覆的手法,還用了五個疊同。排比、反覆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了音節和聲韻的

  迴環流轉,產生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將鶯鶯不忍離別的痛苦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7.***1***朱麗葉的死使羅密歐悲痛欲絕,加上帕里斯追隨朱麗葉而死,更堅定了他殉情的決心。他認為能衝破

  一切樊籬與朱麗葉永遠在一起是一種勝利? ***2***羅密歐把墳墓喻為“燈塔”,因為“燈塔”能指引“航

  向”,把帕里斯與他指引到這裡,並且與朱麗葉同死。同時也說明朱麗葉在羅密歐心目中的地位極高。

  ***3***羅密歐把墳墓說成是“華堂”,突出了朱麗葉的美麗,同時也表明為她而死是愉快的,墓窟也因她而

  生輝。 ***4***用嫉妒性的語言反襯朱麗葉的美,表現出羅密歐內心極度的悲痛和對朱麗葉深深的愛。

  8.要點:羅密歐所說的“合法的吻”是因為他和朱麗葉已經結婚,而且在墓穴裡不會因家仇而被幹預,

  可以“光明正大”地吻自己合法的妻子:“訂立一個永久的契約”表明朱麗葉的死給羅密歐帶來了巨

  大的痛苦,以至於對生活絕望,不願苟活。這句話實際是表明他殉情的決心。

  第二專題檢測

  1.B***招一召***

  2.C***注重,顧惜***

  3.B***③④均為音節助詞;①為置於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②為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4.***1***期功強近之親 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獨立 形影相弔***2***日薄西山 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朝不慮夕

  ***3***明月半牆 桂影斑駁 風移影動 珊珊可愛

  5.C***A“是喜還是憂”和“回答都是肯定的”照應不周;B成分殘缺,應在“其害”後加“的罪行”;

  6.B

  7.C***A“日暖春滿”與“風吹綠野”對行不工;B“五業”與“春光”對得不工;D“春光好”與“賀豐年”

  對得不工、***

  8.D***學寫字***

  9.D***是,動詞。A憑介詞;連詞,表示修飾關係。B同,介詞;比,介詞。C代詞,指婢;動詞,到……

  去。***

  10.A***案桌***

  11.***1***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時用的,將來你用得上它! ***2***此後又過了兩年,

  我臥病在床,在閒暇無聊的時候,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閣子,它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

  12.“你”和“我”相逢在海上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13.驚異,相互吸引,互放光亮,一剎那的幸福。

  14.忘掉的是曾經相互吸引,互放光亮。因為各自有各自的方向,不能重逢,記得只能徒增煩惱而已。

  15.***1***無法言說有多少事物讓“我”感動;***2***無法言說感動的原因。

  16.欣賞美,熱愛春天。***或:欣賞美好事物,內心充滿對春天的熱愛。***

  17.***1***常常被感動而充滿激情的人是有福的;***2***只要深愛著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會有感動;

  ***3***感動使“我”成為一個全新的自我***或:感動使“我”的內心變得清潔、明亮、豐富而又寬敞***。

  18.B、C***B主題不對;C“如夢一般模糊隨意,難以把握”與文意不符。***

  19.略

  第三專題 直麵人生

  板塊一 生存選擇

  1.quā qiǎng xiè tǎng bìn huàn qǐ wǎn

  2.***1***輕視,看不起,形容詞作動詞 ***2***為……而死,為動用法 ***3***尊重,形容詞作動詞

  ***4***穿,名詞作動詞 ***5***使……思,使動用法 ***6***鄙陋的想法,形容詞作名詞 ***7***敲打,名詞作動詞

  3.***1***不同尋常 極,十分 ***2***指地位卑微,名聲不佳 卑鄙齷齪

  ***3***形體容貌 對事物的形象或性質加以描述 ***4***到 表示另提一事

  4.***1***西漢 文學 紀傳 無韻之《離騷》 ***2***離騷 九章 九歌 天問 楚辭 詩纖

  5.***1***或重於泰山 或輕於鴻毛 ***2***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 孫子臏腳 《兵法》修列 韓非閃秦

  《說難》、《孤憤》 ***3***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6.***1***顧念父母妻兒而“貪生惡死”;“激於義理”而捨生取義;忍辱負重而成就事業。

  ***2***示例:當一個人才能未盡,功名未立,死不能產生社會影響寸,就應該忍辱發憤,建立功名,最大限

  度地實現人生價值、輕易***,不是大智大勇的表現:逆境奮發。忍辱負重的志士,更難能可貴。對司馬

  遷而言,忍辱負重、成就事業,比無所頤忌、一死了之更為艱難。司馬遷的這種生死價值觀揭示了生命的

  真諦,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人生的價值,是對傳統生死觀的突破。

  7.***1***尚且 ***2***顯露 ***3***攪渾 ***4***憑弔 ***5***以……為同,把看成一樣

  8.***1***卻,錶轉折 並且,表並列 ***2***對,介詞 被,表被動

  9.***1***至於那些被義理所激發的人又有所不同,那是有不得已之處: ***2***況且勇敢的人不一定為名節而

  死,怯懦的人若仰慕道義,又何處不能勉勵自己呢? ***3***怎麼能讓高潔的道德情操,蒙受世俗的玷汙呢?

  ***4***我到長沙,尋訪屈原投江的地方,不禁黯然垂淚,追懷屈原高尚的為人。

  10.從“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一句可以看出:司馬遷非常仰慕屈原高尚的品德:司馬遷起初並不贊成

  屈原赴死,為他的死感到可惜;後來讀了賈誼的《鵬鳥賦》,瞭解了屈原的生死觀,又否定了自己先前的

  看法,對屈原的選擇給予深深的同情。

  11.自古以來,中國人崇尚志士仁人傑出的生和傑出的死,以此為楷模,行使擇生與擇死的權利。

  12.第一句,作者以揣度的口吻提出對“偏差”的思考。讀者可以體味出作者的傾向,即“偏差”

  是“故意所致”、第二句,作者仍以揣度的口吻表述,實際上,提示了前一句所謂“故意”的原

  因:這兩個疑問句,不在於質疑,而在於解疑-第三句,作者明確提出自己對“政治”的見解,

  表明自己不贊同世人“故意”製造的“偏差”;即忽視屈原“作為‘政治家’的一面”,回答了前

  兩句所謂的“疑問”。***本題難度較大,答案表述不求一律。以上解說供參考。***

  13.***1***屈原在政治理想破滅後,緊緊地擁抱著詩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

  ***2***司馬遷為完成崇高的使命,選擇了傑出的生。

  14.***1******屈原擇死***,是將死看作一種意志與尊嚴的使命,以死明志。

  ***2******司馬遷擇生***,是為了完成崇高的人生使命,受刑忍辱,以生踐志。

  ***3******他們擇死與擇生***的思考世代延傳,這種思考對中華民族崇高生死觀念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板塊二 真的猛士

  1.dié cuán fǎi chuāng nüà hái zì àn

  2.嚴正 使受損傷 死亡 殘暴地 苟且 得意的樣子 鮮紅 害怕 當做

  3.***1***毅然 ***2***奮然 ***3***居然 ***4***欣然 ***5***黯然

  4.***1***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以時間的流駛 來洗滌舊跡 又給人暫得偷生

  ***2***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尤使我耳不忍聞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5.文章開頭反覆說”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是因為作者要抒發對愛國青年的哀悼之情,總

  結“三一八”慘案的教訓;“實在無話可說”,是因為反動派的下劣凶殘和“學者文人”的“陰險

  的論調”讓作者憤怒到了極點,說不出話來;文章結尾作者有說不盡的千言萬語,“說不出

  話”。以不說為說,讓人沉浸在悲哀和憤怒之中。忽而“有話要說”,忽而“無話可說”,這些“自

  相矛盾”的說法正是作者悲憤感情的外化,形成了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

  6.突出當局者的凶殘、流言家的下劣和中國女子臨難時的從容。

  7.少數中國女子辦事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

  8.對劉和珍等人犧牲的無比悲痛和對當局者、流言家的無比憤怒使作者說不出話”。

  9.A

  10.要點:勇上;進步青年的首領;有毅力,任勞任怨,樂觀熱情。

  11.作者寫了自己的渺小,寫自己“早巳失丟了,嚇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

  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12.魯迅的話表達的主要是憤怒。沉默是無言的憤怒,而憤怒遲早將在沉默中爆發,不爆發就會在沉默中滅

  亡。作者的話表達的主要是悲哀。劉和珍的犧牲給作者帶來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第三專題檢測

  1.B***A瀉一洩;C漬2i;D籍一藉***

  2.A***B交相輝映:各種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常用於形容各種美好的景象;C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

  升了宮,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是貶義同;D付諸東流:把東西扔進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前

  功盡棄或希望落宅,不能用於消除煩惱、憂愁。***

  3.D***A缺主語,應刪去“由於”;B“秦俑……成為當務之急”語序不當,應是“如何將豔麗的秦俑彩繪保

  留下來成為當務之急”;C應把“主張反對盲目照搬”中的“主張”刪去。***

  4.D

  5.***1***妻子和兒女 ***2***遺憾 ***3***稱道 ***4***編著 ***5***散失 ***6***同“債”,指下獄受腐刑

  6.***1***《詩經》三百篇,大都是聖賢們為抒發鬱憤而創作的。 ***2***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與人事的關係,

  通曉古今變化的規律,成為一家之說。

  7.“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8.不僅表明作者景仰和師法古代聖賢的意願,也表明自己發憤著書、雪恥傳名的頑強意志。

  9.略***此題答案比較開放,可以從“怎樣對待生死”、“怎樣看待著書立說”等角度來回答。***

  10.***1***比喻內心被雜念纏繞,心靈無法得到解脫。 ***2***指通過尋求寄託,擺脫誘惑,使雜念叢生的內心變

  得純淨。

  11.我們為名利所累,內心充滿雜念,感受不到生活的美感和詩意。如果心存雜念,即使美好的事物也會被

  蒙上世俗的塵垢。***意思對即可***

  12.***1***生活在世俗的包圍之中;***2***生活在慾望膨脹的時代,面臨各種精神和物質的誘惑;

  ***3***生活中缺少寄託。

  13.***1***文章開頭提及雷•查爾斯,一方面引人話題,另一方面通過對其“心無雜念的靈魂在歌唱”的讚揚,

  反襯現實生活中世人難以達到“心無雜念”的境界: ***2***第⑧、⑨兩段中,比照雷•查爾斯給我們的“參

  考”,指出我們的生活中缺少心靈的寄託?因而達不到“心無雜念”的境界。

  14.略

  第四專題 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

  板塊一 心連廣宇

  1.***1***著名 比 ***2***效力,勝任 合,順應 ***3***盡,窮盡 實在 ***4***變化 附著,隨著

  ***5***依附 註定 ***6***面對 明白,理解

  2.***1***南:名詞作動詞,向南飛 ***2***下:名詞作動詞,往下落 ***3***徵:使動用法,使……信任

  ***4***賢、少、長:形容詞作名詞,賢能的人,年輕的人,年長的人

  ***5***一:數詞意動用法,把……看作上一樣 ***6***齊: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看成平等

  3.***1***周 戰國 道家 老莊 ***2***逸少 王右軍 書法家 書聖

  4.***1***判斷句。 《齊諧》是一部記載怪異之事的書。 ***2***介賓短語後置。 在堂中低凹處倒杯水。

  ***3***賓語前置。 沒有什麼力量阻止它。 ***4***賓語前置。 這兩個小東西又懂得什麼!

  5.說明這兩種動物與鵬鳥一樣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逍遙、不自由的。

  6.***1***使者 ***2***才能 ***3***極,很 ***4***表明

  7.***1***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奇異 ***2***名詞作動詞,做……妻子 ***3***名同作動詞,寫序

  ***4***名詞作動問,用籠子裝

  8.②④⑤⑥

  9.***1******他***小時候說話木訥,人們不覺得他有什麼奇特。

  ***2***王羲之常常為這些事上疏抗爭,他的話多被採納。

  板塊二 偉大的情思

  1.***1***wǎi bīn chàn bēi ***2***遏 肆 颶 瞰

  2.句式特點:譯文一句式簡短,是單句;譯文二是複句。語言運用:譯文一顯得簡潔而音調和諧;

  譯文二則不夠簡潔,和諧感不強。提示:喜歡的理由還可從語句強調的角度陳述,如譯文一強調

  了是哪三種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而譯文二強調的主要是感情的強烈程度。

  3.***1***法 思想家 科學家 文學家 思想錄 ***2***英 哲學 數學

  4.***1***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

  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2***人的偉大之所以為偉大,就在於他認識自己可悲。

  或:認識***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認識我們之所以為可悲,卻是偉大的。

  5.這句話寫人心靈追求與實際表現的矛盾。人,即便他墮落了,但也沒有完全泯滅心中的靈性之光,所

  以,他才會想表現為天使;但這個善良的願望只是人的顯意識,而在這一個顯意識的冰山下蠕動的,常

  常是連禽獸都不如的邪惡,而人又常常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漠視這些邪惡。

  6.***1***叔本華的名言;***2***作者從叔本華的名言中得到的體會;***3***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

  7.從叔本華的話中所獲取的啟示能夠寬慰自己,適當消減因為不能達到目標而消沉懈怠的心理負擔。

  8.***1***人生的目的就是盡力報償社會;***2*** 寬容地對待別人和生活; ***3*** 人生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

  第四專題檢測

  1.B***癸guǐ***

  2.A***大海波浪洶湧動盪***

  3.A***“卑微”只指地位低下,“卑賤”還含卑鄙下賤之意,“遏制”指盡力控制,物件常是自己的

  某種情緒,或某種力量;“遏止”指用力阻止,物件常是來勢凶猛的事情。“充塞”指塞滿,填

  滿;“充斥”指到處塞滿,含厭惡意,貶義詞。***

  4.D***一念之差:一個念頭的差錯,指因一時的疏忽或考慮不周而產生嚴重的後果。***

  5.***1***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更 ***2***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 ***3***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6.D***不同***

  7.A***介詞,對;B用於主謂間/到,往;C代詞/連詞,或許;D連詞,不譯/介詞,憑***

  8.***1***何況壽命的長短聽任造化的安排,最後都要消滅。 ***2******我***本來就知道把生死同等

  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虛妄的。

  9.作者認為生死是人類無法駕馭的自然規律,且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

  觀。在感傷背後,暗含作者珍惜短暫生命,應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10.人群是慾望的集結,而我們無法泯滅慾望。或:人總在人群裡尋找道路、回聲、利潤、表情。

  11.“似乎”一詞的含義:***1***他們行為上遠離人群,思想上超越大眾;***2***他們帶著人群的全部困惑

  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將豐盛的精神禮物***或“思想的星光”***帶回給人類,因而實際上並未遠離人群。

  作用:***1***表明了偉大的靈魂和精神創造是如何產生的,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2.“精神的天空”指超越慾望,以追求普世價值為目標的生存境界。

  原因:***1***現實的慾望使他覺得壓抑;***2***他希望逐步改變庸俗的生活狀態,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13.荒村與古寺。***或:斷靄與流鶯。或:生與語。***

  14,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閒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

  由一驚,這前後的感情變化?突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15.略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