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健康飲食知識科普

  秋天飲食怎麼樣最科學?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也可多吃新鮮果蔬,蔬菜和水果味鹼性食物,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秋季吃火鍋的兩大誤區

  錯誤一: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髮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

  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 口 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來就有複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 如此反覆

  ,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為宜。應做到“寧舍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

  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 ———旋 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 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痠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 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如何擺脫秋天的乾燥

  核心提示:如何擺脫秋天的乾燥?中醫認為,秋季是肺金當令之時,若疏忽保健,易於被秋燥耗傷津液,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症。

  如何擺脫秋天的乾燥?下面小編就請中醫來告訴你如何在秋天保持身體健康,舒服過秋冬,快來學習一下吧!

  如何擺脫秋天的乾燥?中醫認為,秋季是肺金當令之時,若疏忽保健,易於被秋燥耗傷津液,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症。

  “燥”是深秋時節最明顯的氣候特點,所以寒露之後,養生保健應從養肺、潤肺、補肺入手,而百合、白蓮子、銀耳、蓮藕等食物“白色食物”為入肺首選。

  蓮藕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入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食用蓮藕生熟皆可。作為水果生吃,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紅棗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杏仁

  俗話說“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秋天易於被秋燥耗傷津液,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食用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潤燥補肺的食物正當時。而堅果中最滋潤的,非杏仁莫

  屬。

  《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食,散滯。杏仁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對乾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杏仁分甜杏仁與苦杏仁,其中,甜杏仁潤肺效果更勝一首。杏仁可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也可和豬肺一起燉湯,都有滋養緩和之效。當然,當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適當吃一些。

  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因其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秋季食用之上品。百合的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澱粉、多糖、果膠以及多種生物鹼,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

  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與西芹、牛肉一起炒,味道清淡,回味無窮。而秋季食百合,最佳吃法是煮粥。可與糯米制成百合粥,加入一點冰糖熬製,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還可以用百合、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可補益安神。

  以上推薦了那麼多的飲食小妙招,您不妨試試吧,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秋季吃橘子需要注意這幾點

  一、老年人、小孩要少吃 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痠軟等病狀。有些孩子吃橘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兒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

  二、控制食用量 據研究,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三、橘子不宜與牛奶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四、.飯前或空腹時不宜吃橘子 因為橘子中的有機酸會刺激胃壁的粘膜,對胃不利。

  五、.橘子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