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總拉稀怎麼回事

  新生兒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著涼或者吃的不好都很容易引起拉稀,這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那麼究竟如何呵護處理新生兒拉稀的情況呢?

  可能導致新生兒總拉稀的原因

  孩子的消化道較為嬌弱,受到刺激就容易引發腹瀉。

  1、嬰幼兒進食過量,新增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或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都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2、食物成分不適宜或變化過快,如突然增加輔食或改乳類為穀類食物,或餵養澱粉、蔬菜、脂肪比例不當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3、嬰幼兒進食不足,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可導致飢餓性腹瀉。

  4、食物或使用的餐具不潔淨,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腸道感染。

  5、寶寶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可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

  6、夏季氣候炎熱,或冬季室溫過高,孩子出汗多,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性下降,孩子消化能力降低。

  7、有的孩子睡覺時愛蹬被子,腹部受涼或者孩子吃冰棍、喝冷飲,寒冷刺激也會誘發腸蠕動增加,導致非感染性腹瀉。

  預防新生兒拉稀的措施

  1、飲食衛生要注意。食品要保持新鮮、清潔,變質的食物千萬不要喂寶寶,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

  2、母乳餵養最優質。母乳是最符合寶寶的營養需要和消化吸收的,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成分,寶寶出生後最初的幾個月應該提倡母乳餵養。餵養時要堅持正確的餵養方法,做到按需哺乳,在夏季及寶寶有病時不宜斷母乳。

  3、新增輔食要及時。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寶寶的生長髮育迅速,爸爸媽媽都應按時給寶寶新增輔食。新增輔食時,要注意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由少到多,一點點地增加,確保寶寶的營養需要。

  4、保證飲食質量。寶寶出生後頭3個月內,如果母乳不足,可適當用牛奶或豆漿補充,但都需要適當稀釋。以便寶寶能充分消化和吸收。母乳不夠或母乳太少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過多或過早地餵給寶寶米糊或粥食等食品都是不恰當的,容易發生碳水化臺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寶寶生長髮育。當寶寶食慾不振時,不要強制寶寶進食。

  治療新生兒拉稀的膳食

  1、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麵粉和薑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

  2、蘋果膳:蘋果含鞣酸,有止瀉作用。蘋果一隻洗淨,蒸熟,食果肉或去皮搗成果泥食用,每次30~60克,每天3次。蘋果湯也是治療腹瀉的輔助飲料。將蘋果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也可再加5%糖,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內的嬰兒。

  3、慄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