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大全家園共育

  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愛下長大的,即使犯了錯誤也會推卸到別人身上,一來他們想做爸爸媽媽心中的乖孩子,二來也是怕受到家長的批評,這種推卸責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育兒知識家園共育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育兒知識家園共育一

  怎樣預防孩子從小推諉責任?

  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愛下長大的,即使犯了錯誤也會推卸到別人身上,一來他們想做爸爸媽媽心中的乖孩子,二來也是怕受到家長的批評,這種推卸責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樣防止孩子從小推諉責任呢?

  孩子從小推諉責任主要表現是:如果幾個人一起犯了什麼錯誤,在追究責任的時候總是會把責任推給別人。比如,兩個人在玩鬧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在追究責任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說“不是我”,然後說是他打碎的;兩個人同時犯了錯的時候,老師或家長問起來,都會說是對方犯的錯,自己只是學著他。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在於孩子推委,是一時心急說的謊,一來是知道自己犯了錯,但是不想被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批評。如果兩個人都說是對方的錯,那麼有一個是在說謊。

  以下三種方法可以防止孩子從小推諉責任

  1、警示法

  孩子推委主要是怕家長懲罰自己,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給那些犯了錯卻又不承認的孩子一些警示。要是不警示,那麼孩子會養成說謊的習慣。同時要依據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警示力度,讓孩子不那麼緊張。如此一來就可以跟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知道推委會造成的不利後果。並且,要讓孩子能夠逐漸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這樣就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2、疏導法

  跟孩子討論一下這件事情,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同伴的意見會影響當事者對是非認識的程度,在對話中可以讓孩子弄明白,這樣以後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並且這種認識是在孩子之間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的,所以不僅僅是孩子本身,互動的人也會得到啟示。

  3、討論法

  要是孩子在家裡犯錯了,爸爸媽媽最好和孩子一起進行討論。討論中,爸爸媽媽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傾聽孩子講心裡話,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孩子知道不當的行為會產生的後果。孩子知道錯誤和說謊的壞處之後,爸爸媽媽要及時表揚孩子,並給予適當地安撫。

  育兒知識家園共育二

  爸爸媽媽怎樣運用周圍的教育環境?

  教育的重要性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有句話說的好“教育是一種氛圍、一種訓練、一種生活”。也就是說,作為爸爸媽媽和老師應當知道,為了促進孩子的良好教育,要怎樣巧妙地利用孩子周圍的環境和氛圍,在培養孩子生活習慣的過程中慢慢教育他。最好用思想,也就是人格牢固依靠的精神食品來豐富他的生活。

  事實上,習慣、想法和環境這三種工具就可以作為我們培養孩子時可以合法運用的最好的工具。要是爸爸媽媽利用他們的敏感、情緒、慾望、熱情走捷徑,那麼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會給孩子造成傷害的。原因在於,這三種工具都是外在的東西,把它們結合起來加以利用能為我們帶來最好的方法,可要是家長干預成人或孩子的天性的話那就是不正確的行為了。對他的虛榮、恐懼、喜好、模仿或是他生來俱有的任何方面,都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是孩子的性格會讓我們瞭解到孩子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讓孩子絕對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一般家長都不會選擇這樣做。可是孩子是我們的一切,幫他們擋風遮雨、減輕痛苦,讓他們躲避困難,不讓他們知道這世間的痛苦、罪過、慾望、疾病和死亡等,是各位家長與生俱來的本能。有一部分人還不讓孩子讀神話故事,因為,這些故事會把生活中的醜惡現象,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知道。

  發展才智、訓練道德品行、指導宗教情感還有按照孩子的社會地位或未來需要對他實施教育,這都不是我們要討論的。我們也不去研究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看看孩子應該是怎樣的,也就是說,最好的方法就是為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感情表達出來,讓我們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是什麼樣的狀態。

  育兒知識家園共育三

  孩子的嫉妒心理要如何克服?

  妒忌不是一種健康心理,我們通常習慣性的以為這只是成人之間的事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嫉妒之心人人皆有。即便是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也存在嫉妒心理。長時間產生嫉妒心理會對兒童的正常心理髮育造成阻礙,當嫉妒心理達到一定程度時還會讓人做出愚昧且惡毒的事情,所以,父母千萬不可忽視。

  在目前社會中,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其嫉妒心理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對於學齡前的兒童其嫉妒心理往往會以下面幾種形式表現出來。

  一、我是最美的

  當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在幼兒園發現其他小朋友穿漂亮的新衣服或者化妝等的時候,就想要與其攀比,回家後就讓父母給她買更漂亮的衣服,甚至於出現燙髮或者塗口紅等現象。如果旁人說自己漂亮就洋洋得意,說其他人好看則不開心。

  二、我最富有

  當今社會存在一些“財大氣粗”的暴發戶,然而“工薪階層”還是佔據主導地位,同時下崗待業者也為數不少。這些出身不同的孩子集聚在一起比試誰家的電器、用具更高階,有時甚至會為了爭奪高低而吵鬧,為的就是顯示自家是多麼的富有。

  三、以自我為中心

  眾所周知,如今很多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把他們看作為掌上明珠,事事以他們為中心。他們已經習慣了養尊處優,偶爾有一點不到位或不滿意就無法接受。例如,有人來家裡做客,家長抱著客人的孩子而不全心關注他,那孩子自然就會產生一種嫉妒心理,而且常常用白眼和撤嘴巴的舉動來以示抗議。

  四、我才是贏家

  有一些孩子被家長長期嬌慣寵溺,事事都要佔便宜,不吃一點虧,就像一個¨小霸王”。當他們與朋友做遊戲的時候,倘若對方贏了,他們也許就會耍賴撒潑,有時還會受嫉妒心理的驅使而破壞遊戲活動,使得大家都無法將遊戲正常進行下去。

  而父母就是克服孩子嫉妒心理的關鍵。首先家長要認真檢查一下自身是否存在嫉妒心理,是否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應寵溺孩子。家長的溺愛通常會提升子女的優越感,使他們無法忍受其他人和自己競爭,並且容易出現嫉妒心理。其次,當子女受到失敗與挫折的時候,應該幫助他們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為他下一步的行動做出建議,讓失敗轉變為他們進步的動力。然後使孩子學會對其他人的成功做出客觀的判斷,分享別人的喜悅,並且養成寬容待人的態度,將旁人的成績變為自己的動力。最後,應該讓孩子養成豁達開朗的優良性格,避免形成狹隘與報復的不良品質。

  嫉妒心理不可有,因為這將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各位家長朋友,生活中一定要對孩子做好監督,嚴防他們產生嫉妒心理,一旦發現,應儘早幫助其克服掉,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