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入園育兒知識

  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如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步,不但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家長來說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入園,第一次脫離家長,這讓許多家長的心中有了太多的不捨和太多的放心不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一

  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麼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二忌:送兩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裡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理調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誤區的,當孩子在家裡休息一天後,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建立起與老師之間的依戀感情,送送停停會讓孩子的適應過程事半功倍。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至關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寶貝,又見到自己的寶貝哭鬧的厲害,家長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情緒感染實在太強了,這種家長陪著孩子哭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接待中司空見慣,造成孩子們錯認為家長不要他們了,讓他們認為上幼兒園不管對於他們自己,還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劇孩子的分離焦距,不利於孩子的適應。

  四忌:“我在外面等著你!”“我去給你拿進毛衣來!”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著你哈!”“奶奶去給你買奶,這就回來!”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現自己上當後,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五忌:“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孩子哭著對你說:“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你忍心拒絕孩子嗎?於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然並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麼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迴應孩子,請換一種方式迴應孩子:“媽媽會早來接你!”“媽媽四點來接你!”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那麼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長欺騙了自己,會推理到其它,那麼家長會不會來接他?孩子便沒有把握了。

  六忌:“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會就好了!”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家長的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

  八忌:“不許哭!”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願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裡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

  九忌:喂完飯再走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餵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後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為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它的孩子產生情緒感染,不利於孩子適應。

  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長送下孩子後,難免會不放心,於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現,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二

  1.孩子入園後,家長必須立刻離開

  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聽到孩子哭鬧很不放心,便躲在牆角、門後、窗外看,或中途來看望,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的哭鬧行為,孩子以為只要哭鬧就可以有媽媽來,就可以不去上幼兒園了。

  2.新生入園宜早接

  剛入園的幼兒特別希望家長早點來接,體驗與家長團聚的欣慰,否則,孩子會產生孤獨、失落、甚至有被人遺忘的感覺,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更怕上幼兒園。

  3.認識新朋友

  家長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後,鼓勵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師也是孩子的新朋友。開學前幾天,家長可利用離園時間和老師交談,老師會及時表揚你的孩子,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信心。

  4.放學後,家長不要問寶寶這幾個問題:

  “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呀?”這樣一問就糟糕了,這麼小的孩子,哪裡知道好與不好的概念,只知道他很委屈,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心裡很害怕,這樣一問,很容易把孩子的酸甜苦辣勾上來,更不想去幼兒園了。

  “老師喜不喜歡你呀?”這樣的問題也很糟糕,孩子才去,哪裡判斷得出老師喜不喜歡他,這樣子說個笑話,等同是“挑撥”老師和小孩子的關係呀,呵呵。小孩子想,喔,老師不喜歡我,那我更不願去幼兒園了。

  “你今天中午吃飽了嗎?”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很少有馬上適應吃飯的。這樣問,孩子要是說沒吃飽,家長一個是覺得心痛,另一個這也是在“挑撥”孩子和幼兒園的關係了,你說是不是?

  5.應該怎麼問?

  首先應該問,寶寶,幼兒園那麼多老師,那麼多小朋友,大家一起玩多好呀,寶寶你開心嗎?再其次,可以問問寶寶在幼兒園都做了什麼,啟發式地讓他自己說說幼兒園的情況,要是他不願說,也彆強求。

  讓我們一起努力,儘快縮短孩子在幼兒園的不適應期,使上幼兒園成為孩子每天最快樂、最嚮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