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季中班育兒知識

  涼爽的秋季,讓人身心放鬆。不過,早晚極大的溫差,卻讓不少可愛的寶寶們易得感冒甚至引發肺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怎樣預防兒童肺炎

  感冒與肺炎的區別

  感冒時由於肺部沒有受影響,因而呼吸是正常的,而當肺部受到感染時,由於炎症使肺的換氣通氣功能障礙,使患兒呼吸加快、急促。如果孩子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就不是簡單的感冒而可能是肺炎了,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從症狀上看,肺炎很難與普通感冒或支氣管炎等區別。但一般來說,肺炎症狀較重,寶寶常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煩躁不安,呼吸增快或表淺表現。重症的肺炎患兒還可能出呼吸困難、鼻翼扇動、三凹徵、口脣及指甲發紺等症狀。如發現寶寶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嬰兒肺炎的主要症狀

  嬰幼兒肺炎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憋喘。發熱高低不等,部分患兒可不發熱。咳嗽初為乾咳,2~3天后咳嗽有痰,嬰幼兒不會吐痰可聽到喉中痰鳴音,之後開始發生憋喘。輕者呼吸急促、哭鬧煩燥不安,重者可見鼻翼扇動、口周青紫、口脣紫紺,頭隨呼吸呈點頭樣呼吸,肺部聽診可有大中水泡音以及捻發音,X光透視可見肺門陰影模糊增大。此時病情未經治療或未發現,還會向前蔓延,主要是心臟受損。幼兒可突然煩燥不安,呼吸困難更加嚴重,面色灰暗,口脣更加青紫,四肢發涼,脈搏細弱等心力衰竭、血迴圈不良症象。

  支氣管肺炎除發生心衰外,還會造成膿胸、肺膿腫、皮下及縱膈氣腫、心肌炎及中毒性腦病併發症。大人切不可等閒視之,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預防小兒肺炎,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能力是關鍵。幼兒平時應加強體格鍛鍊,常到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進行呼吸道冷空氣刺激耐寒鍛鍊。多吃肉類及豆製品,多喝骨頭湯,防止營養不良及缺鈣,只要小兒身體健康,不受感冒襲擊,就不容易患發肺炎。

  ***1***秋冬季節最好不要帶幼兒到公共場所、人員擁擠的地方活動。房間應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乾爽。父母感冒時應儘可能少接觸年幼子女,接觸時應帶口罩。

  ***2***加強營養。積極提倡母奶餵養,合理新增輔食。幼兒膳食應搭配合理,注意補充蛋白質,多吃疏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3***做好兒童的計劃免疫。注射小兒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小兒肺炎。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製劑的注射,以減少繼發肺炎的發生。

  ***4***積極預防佝僂病、營養不良等。提倡戶外活動,多晒太陽。培養良好的飲食及衛生習慣。

  ***5***加強護理。小兒衣著不過厚或過薄,嬰兒不要包裹過緊,加強早產兒及體弱兒***包括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保護和護理。

  如何護理肺炎患兒

  如果孩子患了肺炎,除了要請醫生藥物治療以外,家庭護理對疾病的治療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要保持安靜、整潔的環境,保證病兒休息;二是注意合理的營養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三是加強面板和口腔護理,注意不要包裹太嚴密,要使患兒呼吸通暢,以免窒息。四是按時服藥、打針,以免影響療效。

  幼兒肺炎治療,輕者給以足量抗菌素、止咳化痰藥物,病重者給予強心藥物、氧氣吸入、平喘治療,7~8天就會痊癒。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就會轉成慢性、遷延性肺炎。

  :寶寶反覆感冒

  孩子是家裡面的寶,但是剛剛出生的寶寶身體是非常脆弱的。有時候一個不當心就會染上非常多的疾病,寶寶還小又不會表達自己的感覺,有時候等爸爸媽媽發現了,已經過了很久了,這可急壞了各位爸爸媽媽。

  嬰幼兒經常會反覆出現的疾病就是呼吸系統感染。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一個統計的話,嬰幼兒每年呼吸系統感染的次數是6-10次。寶寶時不時就感冒的話,不但讓寶寶覺得非常痛苦,作為爸爸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也會覺得非常煩惱。有時上呼吸道感染還可能加重,讓寶寶從小就會患上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那麼為了寶寶的健康,爸爸媽媽一定是在思考,到底怎樣才能夠減少呼吸道感染呢?

  要預防嬰幼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爸爸媽媽可以從接下來的幾個方面著手。

  1、控制口咽部的慢性疾病。

  有一些寶寶在出生以後就會患上慢性呼吸道感染,例如讓人覺得非常難受的慢性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等。上述提到的慢性病是非常容易復發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感染髮作。

  2、提倡母乳餵養,防治佝僂病和營養不良。

  母乳營養成分全面、營養素比例是非常好的。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消化能力還不是非常好,所以母乳是比較適應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的,特別是母乳含豐富的免疫成分,能夠有效地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

  一般情況下得了佝僂病的孩子都是因為體內的維生素D和鈣含量太少。身體裡面的維生素D要是不充足的話會影響小兒呼吸道功能的發育。營養不良的小兒由於身體裡面的蛋白質含量不夠,產生的後果就是身體裡面能夠抵抗各種疾病的抗體也會變少,因此就非常有可能會生病。並且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像是鐵、鋅等,都會影響小兒的抵抗力,讓孩子生病的可能性會變大。

  3、藥物提高免疫力。

  要是你的孩子一直反覆呼吸道感染的話,那麼最好是帶孩子去醫院測定體內的免疫指標。要是檢查出來的結果是孩子的免疫功能有缺陷,則要進行免疫刺激療法。像是一些孩子體內免疫球蛋白比較低,那麼最好是補充靜脈丙種球蛋白。

  4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抗力。

  怕冷的孩子比較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如果孩子平時總在家裡不出去的話,缺乏必要鍛鍊,那麼整體的情況就會不太好。體育鍛煉能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肺活量,能夠讓孩子的身體快速適應這個多變的環境,降低得病的可能性。所以最好是經常讓孩子到室外活動,充分晒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這樣能夠有效地預防呼吸道感染。

  5、減少接觸過敏原及空氣汙染。

  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接觸過敏原會有一定的關聯,大氣汙染會提高孩子得病的可能性。要是家裡有吸菸的成人,那麼孩子產生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性就會變高。

  6、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接觸病原微生物。

  一些公共場所通風不良,環境衛生較差,那麼就會充斥著很多的細菌,孩子在這些地方比較容易生病。因此容易患感冒的小兒最好是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

  綜上所述,要預防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就要讓孩子有一個好習慣,爸爸媽媽要照顧好寶寶,一點點增強免疫力,這樣身體更加強壯,得病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孩子便結便祕怎麼辦?

  便祕這種常見疾病不僅在成人身上比較多見,現在越來越來的孩子也出現了這種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孩子也便祕呢?孩子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樣應對呢?

  有個一歲九個月的小女孩。近一年發生大便乾結和便祕的情況,也就是說她從九個月打的時候起就出現了大便問題。後來漸漸出現肛裂、便血的現象,而近日便血情況越發越重。於是父母帶她到醫院就診,診斷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小小年齡的女兒竟然患上了痔瘡,需要手術切除。醫生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到了原因: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每天兩餐飯,不吃青菜,只愛吃肉,一碗飯半碗是肉類,而且外加四百毫升的奶。所以,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就是導致孩子大便乾結和便祕的原因所在。

  具體來說,能夠造成大便乾結的食物有很多,例如肉、蛋、奶等,而促進排便的富有粗纖維青菜少了當然會引發便祕,正如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拉什麼和吃什麼有很大關係。那麼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需要家長每天多觀察孩子的大便軟硬度,據此來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具體來說,以上案例中的這個孩子,就應該少吃肉類和蛋類,少喝奶,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然後根據孩子大便的變化來逐步增加肉和奶的分量,當孩子排出軟便時,也就是動物蛋白食物和蔬菜的最佳飲食結構。記住不要急於求成,否不然難以一步調整到位。

  這時有些家長可能會問,給孩子服用益生菌為什麼不見效果呢?原因在於,要想通過服用益生菌來緩解便結和便祕的情況,還必須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吃的食物要含有纖維素。益生菌只有與纖維素相結合,才會起到軟化大便的作用,便結的問題才能解決。所以,不吃蔬菜,只服用益生菌的話,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如果孩子太小,暫時還無法吃很多青菜時,建議給他服用一點合生元,即益生菌加低聚果糖,低聚果糖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素類,對於便結和便祕有很好地緩解作用。家長們不妨給孩子試一試。不過,最終的辦法還是得吃蔬菜,少吃肉類和奶製品。這也是最健康的方法。

  如果您位於在熱帶地區,那麼一定要記得多給孩子喝水。雖然多飲水多並不能對排便起到直接作用,不過能夠增加腸道液體,起到潤滑大便,減少便結的效果。

  其實,孩子長期便結、便祕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定期排便的良好習慣。幫助養成孩子定期排便娿習慣,能夠減少大便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這樣大便的水分也就不會被大腸吸收掉,孩子排便就容易多了,也不會發生肛裂和痔瘡。

  最後,家長們還要記住一點,當孩子出現此類問題時,萬萬不可依賴通便劑,比如開塞露等,那樣治標不治本,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