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教講故事

  兒童故事是用故事打比方,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孩子的早教應該怎麼選擇一些好的故事給孩子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張衡到了地府,閻羅王知道他具有豐富的智慧,就告訴他,世界上有許多官陸續來到地府,要調查他們為官清正還是貪鄙非常費事,問張衡有沒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甄別。

  張衡給他提供了一架特製的天平。閻羅王一看,那天平一頭的盤子極其巨大,另一頭卻很小。

  “這天平怎麼用?”閻羅王問。

  張衡對閻羅王說:“凡有做官的來到地府,你只把他的烏紗帽作為砝碼往小盤子上一放,他所管轄範圍的老百姓就立即被攝入了另一頭的大盤子裡。如果放烏紗帽的一頭比裝百姓的那頭重,那官一定是個壞官;反之如果百姓那頭比烏紗帽這邊重些,那官就比較好。”

  但是張衡叮囑閻羅王:“在有官需要考核之前,請你自己千萬別去動它!”

  天平在閻羅王那裡放了一晚。

  第二天,閻羅王告訴張衡:“你的天平不怎麼好,我已經下令拆掉了。”

  “非常可惜!”張衡說,“我叫陛下不要去動它是有原因的。陛下認為它不好,肯定是你把自己的烏紗帽在上面試了一下。”

  篇二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邊一看:油缸裡的油只有底下一點點,並且缸身太高,誰也喝不到。

  於是它們想出辦法,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隻喝飽了,上來,再吊第二隻下去喝……並且發誓,誰也不許存半點私心。

  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這麼一點點,今天總算我幸運,可以喝一個飽。”

  第二隻老鼠在中間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讓它喝完了,我還有什麼可喝的呢?還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第三隻老鼠在上面缸邊想:“油很少,等它倆喝飽,還有我的份嗎?不如早點放了它們,自己跳下去喝吧!”

  於是,第二隻放了第一隻的尾巴,第三隻放了第二隻的尾巴,都只管自己地搶先跳下去。

  結果它們都落在油缸裡,永遠逃不出來了。

  篇三

  一位秀才正在書房裡讀書,突然聽見敲門聲。開門一看,原來是位白髮蒼蒼的老翁。相貌長得很古怪。讓進屋後,秀才問老者姓名,老人說:“我姓胡,名叫養真,其實是千年修煉得道的狐仙。因為仰慕您秀才的高雅,願和您做個朋友,談談學問和詩文。”

  秀才從來豁達隨和,聽了並不以為怪,於是便同老翁談古論今起來。老翁十分博學,談吐極為精彩風雅,叩問他經史百家的經典要義,居然能理解深透,解釋精妙,真是出口成章,氣度不凡。秀才感到很出乎意料之外,因此對老翁十分佩服,從此結為知交。

  有一天,在交談中秀才小聲地請求老翁道:“您對我很好,可是,您看我這麼窮,有時連飯都吃不飽。您是得道仙人,只要費舉手之勞金錢肯定會馬上到手。真對我好,何不給我一點小小的賙濟幫助呢?”老翁一聽,沉默了一會兒,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稍後又笑道:“這是很容易的事,但需要十幾個錢作母錢,好生許多子錢。”秀才照辦了。老翁於是同秀才來到一間密室,一邊慢慢踱步,一邊嘴裡唸咒語。忽然,只見無數的錢嘩啦啦地從房樑上下雨似地往下落,轉眼之間錢就堆了半屋,足有三尺高。老翁問秀才:“您看夠了嗎?”“夠了夠了。”秀才喜不自禁。於是兩人先後出來,把門關好。送走老翁後,秀才就進密室去取錢。可開門一看,滿屋的錢頃刻都不見了,只剩下原來作母錢的十幾個錢,還稀稀落落地丟在地上。秀才大失所望,氣呼呼地去責問老翁為何欺騙和戲弄自己。老翁淡淡地對秀才說:“我本來是要和您結個文字之交相互切磋,並沒想到跟您合謀去廣積錢財。剛才滿屋子錢都是我臨時從別人那裡借來的,為了清白,只好又還給人家去了。如果您還想發份外之財,就請您去找會偷盜的‘樑上君子’作朋友吧!老夫不能成全您了。”說完,老翁拂袖而去。

  精神生活也要以物質為基礎,讀書人也需要錢,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可借旁門左道大發橫財,否則即使不遭致橫禍,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