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臉上身上都有溼疹什麼原因

  寶寶的溼疹學名是小兒溼疹,是一種變態反映性面板病,也就是過敏性面板病,主要因是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寶寶臉上身上都有溼疹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臉上身上都有溼疹的原因

  遺傳因素:

  溼疹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雙方中的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曾得過溼疹,那麼小寶寶得溼疹的可能性很大。清意媽媽支招:調查一下自己和丈夫的病史,如果對某種食物或環境因素過敏,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牛奶:

  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異體蛋白,極易引起過敏,是讓寶寶得上溼疹的罪魁禍首。清意媽媽支招:只要停止喝牛奶或原來的配方奶,試著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減輕溼疹。如果想為2歲以上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新增奶製品,可以試試酸奶,酸奶含鈣量高於牛奶,而且非常易於消化吸收。如果還想讓寶寶喝牛奶,可以多煮一會兒。少加糖,或奶中加1/3總量米湯。

  其他食物:

  雞蛋、魚、蝦、蟹、巧克力、果糖都可能會引起過敏,根除寶寶溼疹的關鍵在於明確引起過敏的物質。清意媽媽支招:掌握並嚴格遵守新增輔食的基本原則,每次只新增一種食物,觀察3—5天待寶寶完全實行和接受了新事物後,再新增另一種新品種;新增每種食品都要從少量***一勺左右***開始,逐漸加量,這樣可以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一旦發生過敏,也容易區別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要縮短餵奶時間,兩次餵奶之間可以讓寶寶喝一點淡菜水或淡果汁,哺乳的媽媽最好別吃辛辣,海味,羶腥味食品。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溼疹,羊毛織品,人造纖維衣物,花粉,蟎蟲,汗液,尿液,空氣乾燥等,都可能引發溼疹,就連感情因素也會影響溼疹,精神緊張會使溼疹加重。清意媽媽支招:寶寶冬天戶外活動儘量在有遮蔽的地方進行,避免很風的刺激;儘量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寶寶衣服以棉布為主,注意冷熱適當;家裡最好不養寵物,以免動物毛髮引起溼疹;寶寶大小便後要及時清洗,以免尿液刺激;保持面板溼潤,每天給寶寶擦兩次嬰兒潤膚霜。

  寶寶臉上身上都有溼疹怎麼辦

  1、總的治療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餵養,精心護理。

  首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 、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後,應觀察嬰兒的面板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餵養方法;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餵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祕結和腹瀉等。

  嬰兒的面板比較柔嫩,抵抗力較差,要保持區域性清潔,避免感染,滲水結痂時,不要用熱水肥皂擦洗,免得滲液越來越多,結痂越來越厚,應該用植物油輕輕塗擦,不要強行把痂皮剝下。

  2、常用的口服藥有苯海拉明糖漿、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藥可根據面板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液夜或0.1雷佛奴水溶液溼敷, 滲液與糜爛消失後,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製劑,如溼疹霜、祛溼油、膚輕鬆霜等。

  4、嬰兒溼疹發作期間不要種牛痘***天花已消失,現已不種牛痘***,也不要和有單純皰疹的人接觸,以免發生皰痘。

  寶寶臉上身上都有溼疹的預防

  1.尋找並去除發病原因

  2.餵養和飲食

  ***1***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溼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新增,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小兒從4個月開始逐漸新增,而有溼疹的小兒,建議晚1~2個月新增,且新增的速度要慢。小兒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小兒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1***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溼疹,則應儘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

  ***3***有牛奶過敏的小兒,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餵養。

  ***4***對雞蛋過敏的小兒可單吃蛋黃。

  ***5***人工餵養的小兒患溼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過敏性。

  ***6***小兒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溼疹。

  3.衣物方面

  貼身衣服可選用棉質材料,所有衣領最好是棉質的,衣著應較寬鬆、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並讓小兒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4.洗浴護膚方面

  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面板敏感性測定,以瞭解面板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5.環境方面

  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溼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

  6.保持小兒大便通暢,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