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的身份證教案

  讓幼兒在與同伴相互介紹身份證的過程中熟悉自己的標記、名字、性別,年齡、願意向同伴的介紹自己的身份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看看吧!

  範文一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標記,能夠正確表達“我的標記是***”。

  2、在與同伴相互介紹身份證的過程中熟悉自己的標記、名字、性別,年齡。

  3、願意向同伴的介紹自己的身份證。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在園裡選擇過自己的標記。

  2、在家已經和爸爸媽媽製作過自己的身份證。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身份證。

  ***1***幼兒將身份證掛在胸前,自由地說一說自己的身份證。

  提問:在你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牌子,他的名字叫身份證,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身份證上都有什麼?

  ***2***教師出示一張大的身份證,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個身份證可好了,有了他我們就可以相互知道每個人的大名、小名、性別、幾歲了和標記,應該怎樣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身份證?先說什麼?再說什麼?

  2、通過語言引導,激發幼兒產生介紹自己“身份證”的願望。

  ***1***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玩“打電話”的遊戲,一個小朋友來打電話,其他小朋友都來接電話,打電話的小朋友要向接電話的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在這個遊戲中,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要打一次電話,要求幼兒能看著身份證,從上到下一個一個有順序的大聲地說。

  ***2***指向的這一幼兒就站起來介紹說:“我是XXX,我的標記是***,我是男***女***孩,今年*歲了。”要求能把話說完整,鼓勵每一位幼兒都能大膽地來介紹自己。在這一過程中能照顧到每一位幼兒。

  3、請幼兒展開討論。

  誰打的電話最清楚?為什麼他說的最清楚?***有序的說。***

  4、遊戲:摘蘋果

  ***1***玩法:老師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貼有標記,幼兒找到自己標記的小蘋果,並把它“摘”下來。規則:能自己找到標記的幼兒算勝利。

  ***2***提問:蘋果樹上有什麼?你們在哪裡還見過這樣的標記。

  範文二

  《圖形身份證》

  【活動目標】

  1、能概括圖形間的兩個相同點,並會用標記進行記錄。***重點***

  2、在找圖形活動中體驗包含關係。***難點***

  3、體會同樣的問題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答。

  【活動準備】

  1、圖形:大紅圓、小紅圓,大紅正方形,大綠正方形、小綠正方形,大綠圓、小藍圓,大藍三角形、小藍三角形。

  2、標記卡片:***大小標記、顏色標記、形狀標記***,畫好的房子一座。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第23頁上半部分***、油畫棒。

  4、已做過作業紙13頁的練習。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形特徵,喚醒已有經驗。

  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了許多圖形,請你們看看黑板上有哪些什麼樣的圖形?

  師:它的大小怎麼樣,和這個比比看,它是什麼樣的圖形***

  ***引導幼兒從圖形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

  二、提出問題、匯入經驗。

  1、問題丟擲,取得初步經驗。

  你們知道了這些圖形的特徵,怎樣讓別人一下子也能知道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了一張記錄紙,請你們把他們的特徵記錄下來。

  看看這張記錄紙上,你看得懂嗎?

  2、深入探索,掌握圖形身份證的製作方法。

  第一格可以放什麼呀?誰願意來試一試,選一選?

  選好了圖形,應該做什麼呢?

  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出操作時存在的一些問題。

  ***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出製作的經驗。***

  總結:今天我們選了一個圖形寶寶,然後分別記錄它的2個特徵,這樣就製作完成了它的圖形身份證。

  三、幼兒自由製作圖形身份證。

  1、操作體驗,運用經驗。

  每個圖形都想請你們幫忙製作一張圖形身份證,請你們來試一試吧。為一個圖形制作好身份證還可以為其他的圖形制作。

  教師巡迴指導。

  ***1***強調操作要求。主要引導幼兒找出圖形的三個外部特徵。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2、交流評價、判斷鞏固。

  誰願意把你給圖形制作的身份證介紹給大家。

  ***選取幼兒多種差異資源樣本***

  四、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給圖形制作了身份證,圖形們都很感謝你們,它們還有一個難題要考考你們,同樣是製作身份證,但是方法不一樣,要請你們看著特徵把這個圖形畫出來。下次我們來試試。如:幼兒嘗試遮住圖形,根據特徵畫出圖形。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以老師的身份證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課件的演示和記錄示範,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對圖形的外部特徵和形狀、顏色、大小的特徵標記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為接下來的操作活動打好基礎。操作過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動腦,獨立地完成記錄任務。但也有個別幼兒將特徵標記記錯了。在集體驗證、相互交流時,能力強的幼兒能指出個別幼兒做錯的地方。同伴間的互動比較好。操作度、親和度體現明顯。通過教師圖片的演示,幼兒對圖形身份證有了比較感性地瞭解。在做圖形身份證的時候,很多幼兒都能把所觀察到的幾何圖形特徵完整的描述出來。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的觀察能力得到了一定地培養,對圖形特徵的瞭解也加深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寒冷的冬天,溫暖的家》

  【活動目標】

  1、知道多種抗寒的方法,懂得冬天的自我保護。

  2、關愛過冬的小鳥,為小鳥製作溫暖的家。

  3、體驗助人為樂的愉悅和溫暖。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各種廢舊物品:樹葉、棉花、報紙、舊掛曆、碎布片、花生殼、開心果殼等。

  3、剪刀、透明膠、糨糊、膠棒。

  4、5個鳥窩模坯。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師:“今天你們冷不冷?你是用什麼方法讓自己變暖和的?”幼兒講述。

  ***2***教師播點課件

  師:“剛才你們說了很多讓自己變暖和的方法,有一隻小兔也想來介紹它是怎樣讓自己變暖和的,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方法是不是和你們一樣。教師播放課件。

  ***3***教師小結。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許多讓小兔子變暖和的方法,那你們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自己變暖和,現在還怕冷嗎?”。”

  [評析:在進行本次活動時,正好是寒冷的冬天,幼兒在討論怎樣讓自己變暖和時,大家都很積極,說出了很多方法,然後通過“小兔”這個角色用觀看課件的方式,幫助幼兒總結經驗。課件的形式新穎,幼兒對於課件是非常喜歡的,因此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上。]

  二、出示信。

  師:“今天早晨一大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寫來的。”教師讀信。

  師:“為了歡迎小鳥的到來,我們要用自己靈巧、能幹的小手,還有這些廢舊物品做一件禮物送給它,好嗎?那我們送什麼給它好呢?”幼兒討論。

  [評析:用一份禮物來引入主題,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到底送什麼禮物好呢?幼兒積極進行思維,而我在這裡經常用的引導語是“我們”,真正以幼兒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去。我說出了我的想法,幼兒也積極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能為別人著想了,這種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培養將始終自始至終貫穿整節活動。]

  三、幼兒操作。

  ***1***師:“你們在家時爸爸媽媽給你們準備了溫暖的家,在幼兒園有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溫暖的教室,還帶領你們一起鍛鍊身體,小鳥有沒有溫暖的家呢?

  師:“小鳥要到我們南方來,天氣這麼冷,它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可不行,那今天我們先送給它一個溫暖的家,好嗎?”

  ***2***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分組操作。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家”的模型,還有許多廢舊物品,我們就利用這些東西為小鳥做一個溫暖的家,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一下,用什麼材料做,然後大家一起動手製作,你們讓這個家既要溫暖,還要裝飾的漂亮。等你們做好了之後,請一位代表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用過了的垃圾要放在空的小簍子裡。”

  ***3***展示作品。

  師:“誰來說說你們為小鳥準備的家,它用什麼材料做的?”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從幼兒專著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幼兒的的確確想為小鳥做一個鳥窩。幼兒動手能力很強,想像裡很豐富,能大膽地進行嘗試,運用老師提供的各種廢舊操作材料進行“溫暖的家”的製作。在本環節中,發現幼兒在小組活動中能做到先商量,然後進行操作,幼兒的習慣也比較好,用了剩下不要的東西先放在桌上,看別人需不需要,最後放進垃圾簍裡。在活動中體現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幼兒能主動幫助別人,這點我能及時抓住並進行表揚。請幼兒代表自己的小組來說一說時,他們都很積極,都想來說,可見他們的主動性也很高在,整個活動都處於一種積極的嘗試氛圍中。在他們講述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我也非常注意傾聽,對於幼兒說的每一個創意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教師小結。

  師:“這次的禮物——溫暖的家,小鳥肯定很喜歡,它住在裡面一定很暖和,老師代替小鳥謝謝大家了。”

  師:“當你幫助了小鳥,小鳥很開心,你的心裡怎麼樣?”

  師:“今天我們不僅知道了許多讓自己變暖和的方法,讓我們的身體能變暖和,還幫助了小鳥,心裡也覺得很溫暖。那麼我們把些家掛到外面的樹上去,小鳥來了就能住到溫暖的家裡去了。”

  [評析:最後再次肯定幼兒的成績,重溫助人為樂的喜悅,培養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良好品德。體驗幫助別人,自己能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