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

  讓幼兒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瞭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看看吧!

  範文一

  穿衣服

  教學目標:

  1、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瞭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熟悉兒歌,瞭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

  教學準備:

  1、幼兒已掌握領子、袖子、拉鍊等各部分的名稱。

  2、每位幼兒都穿均前襟對開、有拉鍊有領子的衣服,事先請大班的兩個孩子幼兒作好準備

  3、穿衣的步驟圖片4張***分別為兒歌中穿衣服的4個動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設計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發現,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著問題,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會穿、有的穿衣動作慢,還有的常常會出現反穿、倒穿的現象,離不開老師和阿姨的幫助,雖然教師一直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要讓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剛要》指出“有獨立做事的願望,學習正確洗手、穿脫衣服。”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經逐漸增強了。因此學習正確的穿衣方法,對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動,通過兒歌激發孩子學習的慾望,在聽聽、念念兒歌的過程中瞭解穿衣服的正確方法,並在比比誰穿的好的遊戲過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自主穿衣服,鞏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

  1、觀看大班和小班幼兒穿衣比賽

  師:今天請來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們小***1***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穿衣服的比賽,我們小朋友來當裁判員,看看誰得第一名

  2、討論:為什麼他穿衣服的動作這麼快?***方法不一樣***

  3、請大班的幼兒再次演示,邊穿衣服邊念兒歌

  師:我們請大班的姐姐再給我們表演一遍***邊穿邊念***原來他是按照兒歌裡的順序穿衣服的,所以這麼快。

  二、感受交流

  1、集體欣賞兒歌***出示圖片***

  師:剛剛姐姐穿衣服的時候還配上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們再來聽聽《穿衣服》的兒歌是怎麼樣的?

  2、變念兒歌變根據兒歌內容出現相應的圖片***出示圖片: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鑽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討論交流

  師:一共有幾張圖片呢?那我們一張一張看,到底怎麼穿呢?謝老師也想學,你們一起幫我看看到底怎樣穿衣服?

  4、重點交流:

  ***1***第一張圖片捉領子,師:怎麼捉領子,領子朝上,兩隻小手抓住領子,我們一起來捉領子

  ***2***第二張圖片蓋房子,師:蓋房子,怎麼蓋呢?蓋那裡?***肩膀上***,我來試試翻個跟頭蓋在頭上,就像蓋房子一樣

  ***3***第三張圖片小老鼠出洞子,師:小老鼠在哪兒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進袖洞,這個動作象什麼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張圖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師:怎麼上呢?***讓小嘴巴閉緊,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緊緊的,就做了好朋友,這樣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內容一起變做動作邊念兒歌***重複幾次***

  三、遊戲體驗

  1、鼓勵幼兒看步驟邊念兒歌邊穿衣服,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好

  重點引導

  2、個別指導 教師及時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孩子

  四、延伸活動

  午睡起床幼兒穿衣服時引導他們要按照兒歌裡的穿衣順序進行

  教學評析:

  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將枯燥的穿衣方法通過兒歌的形式,藉助穿衣的四個步驟圖片,將孩子推在前面,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自主發現穿衣的方法,教師形象化地語言激起幼兒主動學習穿衣服的慾望,如“拉拉鍊”這一步的兒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鍊是四個步驟中最難的,幼兒很難掌握這個動作,通過形象化的語言使幼兒積極嘗試拉拉鍊的動作,如“耳朵豎起嘴巴閉緊,聽見了沒有?”幼兒邊說邊積極嘗試拉拉鍊的動作。幼兒在邊念兒歌邊操作,瞭解了穿衣服的正確方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嘗試,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穿衣的積極性。

  範文二

  《一起玩》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已經出現了交往意願,但卻不善於交往的。“請求加入一起遊戲”,是小班幼兒需要學會的一項基本的交往技能。我選擇這個活動,目的就是想讓幼兒能運用簡單的交往語言學習與同伴和諧地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請求加入一起玩的技能。

  2、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邀請中班兩位幼兒,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

  2、布娃娃一個,各種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快看,今天老師請誰來我們班做客?今天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節目,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巧和亦星他們做了什麼事?

  二、情景表演“一起玩”

  師: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他們做了什麼?他們說了什麼話?***有許多幼兒舉手,作答者不多***

  幼:玩娃娃。

  幼:我們一起玩吧。

  師:亦星哥哥你剛才說了什麼?再說一遍,好嗎?***幼兒活動前沒有觀看情境的經驗,因此對老師的提問未能理解。為了讓孩子能較好地理解表演內容,我利用小客人來示範並講評幼兒回答情況來引導幼兒理解。***

  亦星: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哦,亦星哥哥說了什麼?

  幼:我和你一去玩,好嗎?

  師:姐姐說了什麼?

  幼:姐姐說,好的,我們一起玩。

  師:我們一起來學哥哥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姐姐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好的,我們一起玩。

  三、小結情境講述結果,利用榜樣來教育孩子。

  師:在玩玩具中,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時,不能用搶的,應該用有禮貌的話說:我和你一起玩,好嗎?當自己有好玩的玩具時,應懂得和小夥伴一起玩。

  四、以遊戲形式,引導個別幼兒練習說話。

  師:下面我們做個遊戲,誰說得對,聲音響亮,我就把娃娃給誰玩。

  幼:我想玩布娃娃,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你在跟誰說話?

  幼:老師,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給你玩,我就沒玩具可以玩了,怎麼辦?***啟發幼兒分享***

  幼:我們一起玩。

  師:好的,我們一起玩。

  五、幼兒實踐活動,活動結束。

  師:今天,林老師還準備一些玩具,可是老師準備的這些玩具不夠,怎麼辦?

  幼:一起玩。

  幼:我玩一下,他玩一下。

  幼:大家一起玩。

  老師分發玩具***每組4—6人,玩具2—3個***,幼兒玩玩具,教師來回巡視引導。部分幼兒能與同伴一起玩玩具,如佳莉和希垣,至淳和飛洋等;也出現了搶玩具現象如澤專、偉銘等;也有幾個幼兒向老師尋求幫助;還有像小涵還能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跟同伴一起玩玩具,也出現了一些打抱不平的小朋友,會說“他沒有一起玩玩具;要一起玩”;甚至出現剛才在小朋友面前說玩具要一起玩的幼兒在搶玩具***這說明孩子們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

  【活動反思】

  “小客人”的到來,吸引並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採用“榜樣”教育,改變了社會性教育的單調說教形式,更利於幼兒的接受。在幼兒不理解時,教師能及時引導、幫助幼兒重新理解情境表演內容。在因引導理解表演內容和學說對話句型時,如果能運用新玩具激發幼兒情緒,讓更多的幼兒參與進來,那麼課堂的氣氛會更好。在玩玩具中出現的說與做不一致的情況,更說明了社會性教學不能急於求成,需持之以恆,幼兒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將其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就需要我們成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反覆加強。

  範文三

  小腳丫找朋友

  【活動準備】

  1、剪好的小腳印若干。

  2、小腳印表情圖一幅。

  3、在睡眠室地上貼多對擺放正確的腳印。

  【活動過程】

  一、討論:為什麼在戶外時“軍軍”小朋友摔倒了?

  幼:“他亂跑”“她沒聽老師的話”,“老師。我發現他的鞋穿反了”。

  二、討論穿反鞋會給小朋友帶來哪些危險:“會踩鞋子、會摔倒、會把鞋穿壞”……

  三、讓幼兒瞭解每人的兩隻腳是一對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好朋友就要友好高高興興的。如果把鞋穿錯好朋友就會鬧彆拗,會生氣。觀察表情圖:“生氣的樣子就是把鞋穿錯了,高興的表情就是穿對了。”

  四、遊戲:小腳丫找朋友。

  幼兒在若干個小腳丫中找出正確的一對,找出後可以與睡眠室地上的腳印對照,檢查自己找得對不對。

  五、幼兒相互間說一說自己的腳丫找到的朋友。

  【教學分析】

  小班幼兒正確分清左右穿鞋上是有困難的,只有具體形象性他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睡眠室貼的一對對腳印幼兒每天起床後穿好鞋都去與地上的腳印比一比看看是否穿對,這樣幼兒會很快掌握正確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