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什麼時候做檢查

  現在都講究優生優育,所以在懷孕初期開始,孕婦們就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孕期檢查,以便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那麼孕早期什麼時候檢查呢?下面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孕早期做檢查的時間

  之前沒有做過婚檢、孕前檢查的人,還要增加地中海貧血的篩查,家裡養寵物的人,則要增加寄生蟲檢查。專家提醒:第一次產檢做的檢查專案相對最多,這也是為了全面檢查準媽媽的健康情況。要帶上準爸爸一起檢查,並且要了解你和他的直系親屬及家族成員的健康情況。並不是說一定要等到孕3個月後才做孕前健康檢查,要靈活掌握,聽取醫生的建議。

  隨時有問題,隨時到醫院看醫生,做必要的孕期檢查。在整個妊娠過程中,具體檢查安排是:孕12周以內檢查一次,孕13~28周每月檢查一次,孕28~36周每半月檢查一次,孕36周以後至足月,每週檢查一次。但如果在妊娠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看醫生,不要等到規定的時間。

  孕早期要檢查什麼

  身體各部位的檢查:包括體重、血壓,針對孕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具體的檢查。抽血:孕媽媽抽血做檢查主要是驗血型、血紅蛋白、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等,為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防範。檢查子宮:孕媽媽從懷孕的第6周開始,子宮會逐漸的增大,到了第12周的時候,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了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

  體重的問診:通常醫生會問孕媽媽在懷孕之前的體重數,作為以後孕媽媽體重增加的一個參考依據,在整個孕期孕婦最理想體重的增加值是10—12.5千克。聽心跳:醫生會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這也是觀察寶寶是否健康的一個方法。驗尿:主要就是檢驗孕媽媽的糖尿和蛋白尿這兩項的數值。

  孕早期是什麼時候

  孕早期指的是懷孕第一週到十三週末期間。在孕早期,孕婦身體會有較為強烈的症狀,有的孕婦開始出現早孕反應***疲勞,乏力,嗜睡,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

  孕早期不能吃什麼

  1、不宜長期高脂肪飲食

  在孕期,孕婦需要適當增加對脂肪的攝入,但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胎兒罹患生殖系統癌瘤的危險。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2、不宜過量攝入高蛋白質

  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供應不足,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後恢復健康遲緩,乳計分泌稀少。故孕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達90-100克。但是,孕期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影響孕婦的食慾,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引起腹脹、食慾減退、頭暈、疲倦等現象。

  3、不宜高糖飲食

  血糖偏高的孕婦容易生出體重過高的胎兒,也容易導致胎兒先天畸形、出現妊娠毒血症等。大量醫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孕婦機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優生。

  孕早期疾病注意事項

  1、陰道出血:如果發現陰道出血,哪怕只是少量的,也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即使陰道出血情況似乎已經停止了。雖然準媽媽少量陰道出血可能沒什麼大事,但也可能是某些嚴重問題的徵兆。所以需要立即就醫檢查,以確定準媽媽和胎兒都沒有問題,並排除發生併發症的可能。

  2、白帶異常:孕早期如果白帶顏色較濃、氣味難聞或陰部瘙癢,準媽媽就要求醫診治。如果白帶只是量較多,但沒有惡臭,沒引起瘙癢,沒有特別的顏色***如紅色、咖啡色或黃綠色***,則屬正常的懷孕徵兆,無須特別處理。

  3、肚子疼:女性在剛懷孕的時候有很多症狀,如常見的肚子疼就是其中一種,如果是生理變化引起的,會隨著身體逐漸適應而緩解,很多情況下都屬於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