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進補的最佳食物有哪些

  冬季寒冷,女性的身體比較虛弱,總會有冰手冰腳,氣血虛等狀況,下面是的冬天進補的最佳食物,歡迎閱讀。

  冬天進補的最佳食物

  天冷進補是不是非得昂貴的補品不可呢?並非如此。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特性,就像是白色的食物如銀耳、蘿蔔、豆腐等常見的食材中,有很多我們所不瞭解的特性。只要掌握了食物的特性,再對症下藥,最普通的食物其實就是最好的滋補品。

  1、蘿蔔

  白蘿蔔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蔔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2、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3、豆腐

  豆腐營養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於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4、蓮藕

  蓮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將藕加工至熟後,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清熱的效能,卻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將蓮藕與排骨放在一起燉湯,還能補血健脾。

  5、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等功效,同時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按照現代中醫學觀點來看,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增加體內消化酶,能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等作用,同時還能起到去溼、避寒、暖心胃等功效。

  注意原則

  1、戒亂進補

  首先,應該瞭解自己該不該補,屬於何種體質,屬於何髒何腑有虛。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要認真分析,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判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虛虛實實之戒。

  2、補而戒膩

  對於身體狀態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說,首先是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否則服再多的補物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於滋膩厚味,以易於消化為準則。

  3、補而戒偏

  中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又互為生長。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它疾。

  4、外感戒補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後患無窮。

  5、戒以貴賤論英雄

  對於如何進補,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於補藥,不要抱著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

  6、戒惟補藥而補

  對於想健身長壽者來說,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鍛鍊、飲食調整、多用大腦***做腦操***、避邪就靜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進補方法

  進補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

  冬令進補應選在什麼時間最好呢?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人們普遍認為冬至前後進補是最佳的時期,因此,冬至一到,很多人就開始想方設法地進補。

  其實,進補並沒有沒有明確的時間界限,進補也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度和進補的時間也會有所差別。一般情況下,冬季比較適合進補,但不侷限於冬至前後這幾天時間。

  藥補不如食補

  專家提醒:冬令進補與其服用大量補品,不如先從食補開始。因為只有食補才是增強人體抵抗力的關鍵。而女性在食補中又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分為四種不同的食補方法:

  平補:指那些性氣平和、不論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幫助維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穀類、豆類、乳類、水果和蔬菜類。這類食品效能平和,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病人均可食用。

  溫補:指食性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黃鱔、甜食、紅棗、桂圓、荔枝以及蔥姜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這類食品可幫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覺,從而增強體質。

  清補:指食性寒涼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綠豆、黃瓜、甲魚、螺螄等,有清火作用。

  溫散:指性味辛熱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這類食物有溫陽散寒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常用來禦寒和除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