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什麼食物適合養生

  炎熱是夏季很明顯的特徵,因此我們所食用的食物必須作出調節才行,夏季吃適合養生食物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夏季吃適合養生食物

  一,多吃苦味食物

  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的食物雖然味道上不是那麼適口,不過卻是暑日的健康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三伏天氣裡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飲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飲料,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菜品推薦:苦瓜炒蛋

  食材:苦瓜2條,雞蛋4個,鹽適量,油適量

  做法:

  1、苦瓜泡水10分鐘,洗淨備用。

  2、4個雞蛋打入小盆備用。

  3、苦瓜挖去瓜籽。

  4、切薄片,放1勺鹽攪拌勻。

  5、油熱鍋,倒入苦瓜翻炒至變色。

  6、倒入少許油,倒入4個雞蛋,將鍋裡的雞蛋沿著鍋旁轉一圈。

  7、弄散蛋黃,煎至兩面金黃即起鍋。

  二,注意補充維生素

  高溫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此時,可以選擇性地定量補充一些維生素,最好是食物補充,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

  菜品推薦:黃瓜汁

  材料:新鮮黃瓜3-4根***2個人的量,大概500ml吧***,2,蜂蜜少許***也可不用,根據個人口味***

  做法:

  1、先將黃瓜洗淨去皮

  2、將黃瓜放進榨汁機鮮榨

  3、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蜂蜜攪拌,新鮮的黃瓜汁就做好了

  三,別忘補鹽補鉀

  夏天出汗多,體內喪失的鹽分就比較多。所以要注意多吃些鹹味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所失鹽分,達到身體所需的平衡。此外,出汗多也會導致體內的鉀離子喪失過多,具體的症狀是人體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很豐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鉀,夏天的時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四,多吃解暑藥粥

  夏天不適合大補,夏天吃大補的食物容易讓身體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壓高的人。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膩,並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熱降暑的食物,如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

  菜品推薦:花菇瘦肉粥

  主料:大米,瘦肉,花菇;輔料:酒、油、鹽、澱粉、薄荷、姜、蒜。

  做法:

  1、大米洗乾淨,用適量水煮成粥

  2、瘦肉提前一個晚上剁碎,用三花酒,澱粉,油***少量***,鹽,姜,蒜***剁碎***醃製

  3、花菇用溫水泡發,洗乾淨,切片,放進煮好的粥裡小火燜煮5分鐘***花菇比較難熟,所以要先放***,轉調大火,再把醃製好的瘦肉放進粥裡,打散,煮兩分鐘

  4、薄荷切碎,撒進粥裡即可。

  夏季用餐多注意

  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感染,所以切不可將煮熟的食物放在盛過生海鮮、生肉且尚未洗乾淨的容器或者碗盤內。

  夏季尤其要注意及時冷藏已經加工好的熟食品,通常常溫下熟食品的存放時間應該控制在兩小時內。食物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乾淨並且進行消毒。如果食物已經腐爛、變質、變味,則容易導致腹瀉等症狀,最好別吃。在做涼拌菜的時候,應該加入蒜泥和醋,既可以調味,也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注意事項

  1、飲食清淡

  注意衛生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所以飲食宜清淡,儘量多食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新鮮食品,儘量避免或減少吃隔夜食品,飲食也要定時定量,有規律,不能過飽與過飢,餐間可吃些新鮮乾淨的瓜果。夏季是胃腸病的高發季節,同樣也是瓜果上市較多的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2、注意營養搭配

  在清淡飲食同時,要講究營養素的搭配,初夏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對以後炎熱酷夏的身體質能消耗提供足夠的基礎。故應多選食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在烹調上也要花樣翻新,增加食慾。

  3、增加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4、增加消暑飲品

  夏季天熱溫度高,出汗多,老年人可多喝些豆漿、牛奶、綠豆湯、蔬菜湯、冬瓜海帶湯、酸梅湯、菊花茶、金銀花等消暑食品與飲品,同時也要儘量避免或減少碳酸飲料、冷飲等對胃腸均有不良物理性刺激食品。

  5、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

  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量會使胃腸刺激,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6、注意健脾除溼

  夏天溼熱,老人容易脾虛,因此最好儘量少食過於寒涼的食物,否則會令脾胃受傷,助長“內溼”,不利於健康,建議每週吃一到兩次赤小豆排骨湯、紅豆薏仁粥等,可以改善脾虛導致的精神疲倦、食慾不振、大便溏洩等。

  7、少量多次喝水

  溫度過高,人體易大量出汗,如果體內水分不足,還會流失大量鈣、鉀,而缺鈣又會引起人體嚴重脫水,所以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是關鍵。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儘可能食用含鈣鉀高食物,如蔬菜、豆類製品、海帶、蛋肉類等。因為汗液中含鈣、鉀等有機成分,若不及時補充,能引起人體機體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紊亂,也易誘發中暑。

  8、注意食品衛生

 

  盛夏多雨、溼熱,也利於細菌生長繁殖,食物易腐爛變質,是胃腸道疾病多發季節,在合理飲食防暑降溫同時也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淨消毒。在做涼拌菜時,應加蒜泥和醋,既可調味,又能殺菌,而且增進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