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是什麼

  我國政府提出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和政策涵義的。穩健財政政策是財政政策重要型別之一。那麼,積極和穩健的財政政策的意思有哪些?小編為您分享。

  積極和穩健的財政政策的意思

  積極財政政策的意思

  我國政府提出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和政策涵義的。

  其一,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較意義而言的。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多種原因,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財政收入佔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出現了國家財政的巨集觀調控能力趨於弱化,“吃飯財政”難以為繼的窘境。面對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之後出現的需求不足、投資和經濟增長乏力的新形勢及新問題,特別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必須使我國財政政策儘快從調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來,對經濟增長髮揮更加直接、更為積極的促進和拉動作用。這就是“更加積極”或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主要涵義。

  其二,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我國結構調整和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結構性矛盾也日漸突出,成了新形勢下擴大內需、開拓市場、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而作為結構調整最重要手段的財政政策,顯然應在我國的結構優化和結構調整中,發揮比以往更加積極的作用。此外,由於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國有企業改革中下崗、失業人數增加,城市貧困問題的日漸顯現等原因,作為社會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財政政策,也必須在促進社會公平、保證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至為關鍵的調節功能。這是市場機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無法替代的。形勢的變化,緊迫的客觀需要,使中國的財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臺,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其三,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是一種政策型別,而是一種政策措施選擇。中外的經濟理論表明,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政策,大體可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三種類型。如本世紀30年代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及其與之配套、至少實行了10年之久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來所奉行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等,都具有這種政策特徵和政策取向。而我國當前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是在適度從緊財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採取的一種應對性財政政策舉措,並非是一種政策型別。

  穩健財政政策的意思

  中國實行穩健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概括地說:1.控制財政赤子;2.推進改革;3.調整結構;4.增收節支。總之既包括財政收支供需總量的調控平衡;又包括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結構的調整與均衡發展。 穩健的財政政策是一個國家根本性的、長期性的、基本的財政政策,不是保守的或停滯的財政政策。所謂保守的財政政策它是重在溫室保養與保重,維持舊的狀態,不求改革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是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相統一的財政政策,是高水平、高質量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不是同“發展是硬道理”、 “發展是第一要務”相悖的財政政策,而是在堅持“硬道理”,堅持“第一要務”的方向和前提下,解決如何發展和怎樣發展的財政政策。

  2017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

  新華社訊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為規格最高的年度經濟會議,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來被視作下一年巨集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會議中有哪些“關鍵點”值得關注?又傳遞出哪些政策訊號?來看看權威專家第一時間的解讀。

  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財政政策方面,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6年,僅營改增帶來的減稅就超過5000億元。年中,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降低巨集觀稅負;1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明年要按照政府過緊日子、更多為企業發展減負的要求,繼續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政策。明年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很大,最大的空間在於給企業降成本。但必須轉換思維,不能按照原來的思維慣式來從事財政政策。

  特別的,這次貨幣政策在穩健後加了“中性”一詞,貨幣政策釋放了新的訊號。在外部訊號不定,以及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貨幣政策或更尋求“穩定”訊號。應對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金融風險和資產泡沫問題,未來貨幣政策在寬鬆和從緊中尋求平衡,靈活排程。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示:“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看出,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同時會更趨中性,尤其是把防控資產泡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我想明年的貨幣環境總體而言不會太鬆。”

  國信證券博士後研究員劉海潔表示,2017年將是更加艱難的一年,整個經濟形勢已經進入“跋涉階段”,就像人在遍佈泥沼的荒野中行走,每走一步都很艱難,但很長時間也走不遠。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選擇也將更加謹慎。勢必兼顧去槓桿、抑泡沫、穩匯率、防風險的幾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