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基本含義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它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係制約。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絡。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財政政策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斷髮展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於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制約,國家不可能大規模組織社會經濟生活。奴隸主和地主階級的財政政策主要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政治職能服務在資本積累階段和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統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奪性財政政策,以加速資本積累的過程。

  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實行簡政輕稅、預算平衡的財政政策,以利於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經濟職能逐漸增強,財政政策不僅為實現國家政治職能服務,而且成為政府幹預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產生,財政政策成為調節經濟、挽救經濟危機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經濟蕭條時期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社會總需求,加快經濟復甦;在經濟高漲時期,則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以減少社會總需求,延緩經濟危機的來臨。

  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國家集中了全體人民的意志,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覺地根據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制定財政政策。一方面促進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一方面組織和協調社會經濟生活,為鞏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服務。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模式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實踐中往往要配合使用

  所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按某種形式搭配組合起來,以調節總需求,最終實現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平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種模式: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雙鬆”政策

  鬆的財政政策和鬆的貨幣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經濟。一方面通過減少稅收或擴大支出規模等鬆的財政政策來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但也會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率、買進政府債券等鬆的貨幣政策增加商業銀行的儲備金,擴大信貸規模,增加貨幣供給,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減少鬆的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使總需求增加,其結果是可在利率不變的條件下,刺激了經濟,並通過投資乘數的作用使國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增加。這樣可以消除經濟衰退和失業,比單獨運用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更有緩和衰退、刺激經濟的作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搭配所適用的經濟初始狀態是:***1***存在比較高的失業率;***2***大部分企業開工不足,裝置閒置;***3***大量資源有待開發;***4***市場疲軟、沒有通脹現象;***5***國際收支盈餘過多。在此狀態下,這種搭配模式一方面會刺激對進口產品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盈餘,另一方面對推動生產和降低失業率有促進作用。這種模式能夠短時間內提高社會總需求,見效迅速,但運用時應謹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會造成通貨膨脹的危險。

  2、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即“雙緊”政策

  當經濟過度繁榮,通貨膨脹嚴重時,可以把緊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這就是說通過增加稅收和減少政府支出規模等緊的財政政策壓縮總需求,從需求方面抑制通貨膨脹。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的貨幣政策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會使利率提高,投資下降,貨幣供給量減少,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同時,由於緊的財政政策在抑制總需求的同時會使利率下降,而通過緊的貨幣政策使利率上升,從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總需求的作用。其結果可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抑制經濟過度繁榮,使總需求和總產出下降。實施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搭配的初始狀態是:***1***、經濟處於高通貨膨脹;***2***、不存在高失業率;***3***、國際收支出現鉅額赤字。削減總需求一方面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保證貨幣和物價的穩定,另一方面有助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減少國際收支赤字。但是,這一模式如果運用不當往往會造成經濟停滯的後果。

  3、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這種政策組合的結果是利率上升,總產出的變化不確定。具體說來這種模式在刺激總需求的同時又能抑制通貨膨脹,鬆的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增加支出,有助於克服總需求不足和經濟蕭條,而緊的貨幣政策會減少貨幣供給量,進而抑制由於鬆的財政政策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壓力。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搭配適宜的條件是:***1***、經濟停滯不前,甚至衰退;***2***、社會總需求不足;***3***、物價穩定,沒有通貨膨脹跡象;***4、***失業率高;***5***、國際收支赤字。在這種條件下,用鬆的財政政策來拉動內需,對付經濟衰退,用緊的貨幣政策來減少國際收支赤字,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從而有助於促進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均衡。

  4、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相反,這種政策組合的結果是利率下降,總產出的變化不確定,一方面,通過增加稅收,控制支出規模,壓縮社會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採取鬆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實施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搭配的適宜條件是:***1***、經濟過熱;***2***、物價上漲、通貨膨脹;***3***、社會失業率低;***4***、國際收支出現過多順差。在此狀態下,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配合是適宜的,前者可以用來對付通貨膨脹,後者可用來減少過多的國際收支盈餘***通過刺激進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資本流出***,從而有助於促進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種組合各有特點,在現實生活中,這四種政策搭配與選擇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採取哪種形式,應視當時的經濟情況而定,靈活、適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