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如何挑選

  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臨近年末,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再度攀升,據統計,目前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高於5%,一家外資銀行11月15日發行的保本產品,其預期收益率甚至達到了10.46%。近期,諮詢理財產品資訊的客戶也越來越多,在推薦產品的同時,作為線上的理財諮詢師,筆者也會根據理財產品的特性為客戶提供一些合理的投資建議。

  首先簡單說明一下理財產品的購買步驟:

  1、 購買理財產品前,需要本人至櫃檯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並開通理財業務;

  2、 可在網點、網銀或掌上銀行選擇風險等級匹配的理財產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的說明書,重點關注產品的風險提示和產品概述如投資期限、產品型別等資訊;

  3、 確認購買。

  隨著網上銀行、掌上銀行等購買渠道的開通,理財產品的購買越來越簡單便捷化,這種自助式購買方式也需要客戶對理財產品本身及投資技巧有更深入的瞭解。

  認識產品之前先了解自己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挑選理財產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況,這個情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風險特徵,分別是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態度。前者是客觀事實,如年齡、家庭收入等對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的影響;後者則是主觀厭惡風險的程度。如果需要了解自己的真實風險特徵,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最安心。

  二是理財目標與投資需求,購買之前先問問自己:資金的最長閒置時間為多久?希望通過購買理財產品,達到的僅是短期收益還是中長期的持續回報?並以此來決定購買的理財產品型別。短期理財產品流動性好,但收益率相對較低,適合短線投資人群;中長期的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差,但收益率相對較高,適合中長期投資。

  關注產品四大準則

  在完成自我認識這個步驟之後,接下來是理財產品選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挑選信任的銀行 實現穩健與收益雙贏

  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所屬銀行時,應該關注的是這家銀行在市場上的信譽和理財產品的歷史業績,而不是輕信宣傳的收益率高達15%或20%。有些銀行宣傳的預期收益往往不是市場最高的,但到期兌付時卻能實現預期收益,並且可能超過預期收益的上限,凸顯產品的穩健與收益雙贏。如我行的“金鑰匙•安心得利”系列產品便是如此,風險為中低階,從歷史執行情況來看均實現了預期收益率,適合追求穩健與收益雙贏的客戶。

  2、 看清風險提示 關注資金投向

  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一個重要部分便是風險提示,一般位於產品說明書前半部分,需要重點關注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保證,以及保證的比例或金額。另外,瞭解產品的投資方向也很有必要,即使某款理財產品銷售火爆,也不要盲目跟風。產品投資方向直接決定該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如果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低;如果資金投向為二級市場如股票、基金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偏高。

  3、 重視理財產品的流動性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關注一下產品的流動性情況,看看贖回時間及費率的相關規定,能不能質押等等,建議客戶將資金區分為長期及流動性資金分別進行投資,如長期閒置的資金可考慮購買中長期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相應提高;如果是流動性資金不妨購買開放式理財產品,如我行自動理財所掛鉤的安心快線•天天利滾利,工作日可以實時贖回,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活期7倍多,非常適合流動資金進行碎片化理財。

  4、 理財產品的續接很重要

  很多客戶都有一定的追高心理,只要哪有高收益理財,便立馬將自己的錢轉到哪個銀行去。表面上看來,這種投資很是精明,可除了中間的轉賬步驟繁瑣之外,還得時刻關注每個銀行新推出的理財資訊。有時某家銀行只是這次理財收益較高,這個產品到期後並沒有推出新的理財產品續接,只得再把錢轉入別家收益更高的銀行。由於起息日以及產品期限不同,往往把原來銀行好的理財產品給錯過了,只能放活期白白浪費。忙活了半天,收益可能也沒有高出多少。因此,建議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選定投資的銀行之餘,再考慮產品到期之後的續接情況,避免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

  購買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方面,在投資時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把握好,例如投資幣種、產品結構、各種費用等等。最後還是老生常談一句:理財非儲蓄,投資有風險,切勿盲目追逐高收益而忽略可能隱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