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資料

  健康問題一直備受我們的關注,小孩的健康更是需要去注意和防範。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一、正確的讀書姿勢

  ***一***正確的讀書聽課姿勢

  人的軀幹是靠什麼支撐呢?大家一定會回答:是“脊柱”。這脊柱呀,並不是一根骨連線起來的,隨著成長而發育,人要到了20來歲,脊柱才完全發育。人小的時候,脊柱是很容易彎曲異常的。這正像樹木一樣,幼苗時,受到什麼東西的擠壓,就長成了歪脖子樹了。小學生上課的時候,老師總強調,大家姿勢要正確,這樣要求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同學們的脊柱變形。正確的讀書、聽課姿勢應該是:腰板直,坐端正,背部不要彎,胸部稍稍挺起,手臂自然下垂,大腿平放椅面,腰部靠在椅背,小腿直立地面,或稍向前伸一些。特別注意胸部和桌面,要保持一拳距離,讓呼吸和血液流動都很自然。書本不要直立,也不要放平,要把書本的上端墊高一點。眼睛與書本要保持一尺的距離。

  ***二***正確姿勢的好處

  脊柱是很重要的骨骼,它像柱子一樣支撐著我們的身體。小學生的骨骼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可塑性強。小孩的骨頭裡含有較多的水分,膠質比較多,鈣質比較少,所以骨頭比較軟,不像成人那樣較硬,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變形。這個時候是小學生培養正確姿勢最佳階段。因此從小時候起,培養正確的姿勢塑造健康美、形態美,讓我們有十足的信心,飽滿的精神,去努力學習。堅持正確的姿勢會使學生在聽課讀書的時候倍感輕鬆。因為身體的重量分散在臀部、腰部和足底各個支點上,讓下肢肌肉、神經、血管不受到壓迫,也使胸腔,臟器不受到任何擠壓,呼吸運動和血液迴圈舒暢。如果手持書本與平直的桌面形成40~60度角,那麼頭只要稍稍向前傾一些就可以看清楚字型了,能避免眼睛近視和減輕頸部肌肉和疲勞。低年級的小朋友要注意,一次看書的時間不要太長,累了就要起來活動。上課時,老師也會安排些休息的活動,這些都是很有好處的。只要能夠坐得端端正正,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害處的。

  ***三***讀書姿勢不正確會帶來什麼害處

  優美的體態必須有發育良好的骨骼和肌肉。進入學校學習是小時候生長髮育過程當中最重要的階段。小學生讀書、聽課的時間較長,脊柱、眼睛卻很柔嫩。如果不堅持正確的讀書姿勢,經常歪著頭、扭著脖子、弓著身子看書,會使胸腔裡的內臟器官受到壓迫,有礙正常呼吸和血液迴圈,感覺很不舒服,影響上課的情緒,不能認真的聽好課。時間長了還會發生變化,使脊柱產生畸形,成了駝背,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和形態美。

  另外,讀書時,眼睛也在緊張地活動。如果姿勢不正確,讓眼睛離書本太近,慢慢的,視力就會下降,形成近視,嚴重影響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要點:

  1.同一姿勢坐久了手腳為什麼會發麻?

  同一姿勢坐久了,區域性的血液會因你自身重量的壓迫,而有不通暢的現象發生,靜脈的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動脈血也不能通暢流過,而使得部分組織處於缺氧的狀態。經過末稍神經,傳回大腦,就使人們的手腳發麻了。

  2.為什麼坐在小腿上久了腿發麻?

  小朋友有時坐在小腿上,時間久了,就發麻。這是因為,腿部受到了長時間壓迫,身體區域性的血液迴圈受到阻礙,動脈血和靜脈血不能順利通過,各器官所需的氧氣和排洩出的廢料無法輸入和輸出。使組織缺氧和廢料堆積,刺激神經末稍,所以會有發麻的感覺。

  3.脊柱是怎樣發育的?

  新生兒的脊柱幾乎是直的,2~3個月會抬頭時,頸部脊柱開始形成向後凸的胸曲。到10~11個月能站立時,腰部脊柱形成向前凸的腰曲。頸曲、胸曲、腰曲的形成使脊柱成為“S”形。這些彎曲是由人體生理功能的改變而引起的,這叫生理性彎曲,一般到16~18歲時基本固定下來。

  4.脊柱有怎樣的作用?

  我們人體的脊柱很像一個彈簧裝置,但它並不是筆直的。它有四段正常的生理性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有了這些彎曲,才構成了人體昂首、挺胸、收腹的身體姿態,增加了脊柱的彈性,緩衝行走和跑跳時對腦和脊髓的震盪,並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平衡。

  5.導致脊柱側彎的原因。

  先天性的椎骨畸形出現半椎體或楔開體。後天性的因素中有因不正確的寫字姿勢引起姿勢性脊柱側彎,有患小兒麻痺症後遺症,脊柱兩側肌力不平衡導致的神經原性脊柱側彎,有因胸部的炎症或疤痕攣縮致脊柱側彎,以及腰間盤突出症引起代償性的脊柱側彎。還有脊柱結核、腫瘤、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也可引起脊柱側彎,須仔細鑑別。

  二、正確的寫字姿勢

  ***一***正確的寫字姿勢

  小學生在注意正確的讀書聽課姿勢時,也不要忽略了寫字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應該是:

  ***1***雙腳自然平放。

  ***2***全身的重量平均落在臀部上。

  ***3***腰幹要挺直。

  ***4***前臂平放桌面、左手五指自然分開平置以固定或移動書本。

  ***5***兩肩持平、頭部端正。

  ***6***眼與書本距離保持35公分以上。

  也許有的小朋友會說:“太難記了!”那麼,我們就把它編成“四個一”的口訣,這樣就容易記多了。、

  三、不要喝生水

  ***一***什麼是生水

  生水就是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的水,比如河水、雨水、家裡的自來水等。生水裡含有很多的雜質和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有害物質。喝了這些生水,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

  ***二***喝生水對身體的危害

  人喝了生水之後,就會有很多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進入到肚子裡。有的人喝了生水沒有馬上生病,可能是病菌的毒力比較弱,人身體內部的抵抗力強的緣故。如果身體虛弱,過分疲勞,得了傷風感冒之類的疾病,身體抵抗力差了,就可能被喝進體內的病菌、病毒侵害身體。

  另外,寄生蟲卵也會發育生長,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三***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少年兒童的抵抗力不是很強,喝了生水之後容易生病,長期飲用生水,對成長不利。我們衡量水是否乾淨的標誌,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經過消毒,將水燒開是水消毒的最常見的辦法之一。實驗證明,當燒開之後,水溫達到100度時,水中含有的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全被消滅,從而達到消毒作用。這樣的水喝了之後才是安全無害的。

  另外,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多喝25攝氏度至30攝氏度的新鮮白開水,可以預防和治療咽喉炎和上呼吸道粘膜炎。對某些面板病也有治療作用,更有利於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因此,少年兒童要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要點:

  1.要主動飲水。

  滿足人體對水分的要求,應當依靠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渴也要喝水,就是主動飲水。

  主動飲水是指科學飲水,以溫開水為主,少量多次,小口慢飲,以經常保持口腔溼潤為限度。而不要聽憑“口乾、嘴苦”發出喝水的“指令”才被動的飲水。

  2.怎樣保證飲用水的質量?

  飲用水要做到全面無害處理。經過煮沸的開水,只是無害的一個方面。要做到真正衛生,無害健康,還得從燒開水到儲存水都要保證水的純淨無害。在燒開水時,要用新鮮的冷水,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燒開,沸騰後1~2分鐘,即可殺死水中細菌和寄生蟲卵,並使有害雜物沉澱,最多不超過5分鐘。水倒入保溫瓶中,不宜儲存過久,在室溫下不宜超過3天。這是因為飲水中都含有微量的硝酸鹽,煮沸時間過長,儲存時間過久,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劇毒的致癌物質。

  保溫瓶的瓶膽內壁的水垢,是難溶於水的沉澱物,其中有的金屬具有致畸形、致突變或致癌作用,應該及時清除。

  3.何時飲水最好呢?

  攝取水分不能隨心所欲,要找出飲水的最佳時間,對身體健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早上起床後是空腹飲水的最好時候。因為夜間顯性或非顯性排汗和尿液等生理性失水,使機體相對缺水,從而導致血液濃度增高,血流減緩,引起體內代謝廢物堆積。此時飲水有助於消除上述現象。

  每日三餐前一小時,也是飲水的好時候,它可以保證分泌足夠的消化液,而且在食慾的影響下,可迅速補充到全身各組織細胞,有利於對營養的吸收。晚上睡覺之前,飲用一定數量的水可以避免夜間過多的缺水。其他的時間,根據你自身情況,酌情掌握。

  4.飲什麼水呢?

  飲水要飲活性水。所謂活性水就是煮沸的水裝進容器內,塞上口,放入涼水中,讓溫度急劇下降到20攝氏度左右,這種水便會產生奇異的活性。水的活性增強,易被細胞所吸收。這種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改善免疫能力。

  注入保溫瓶和茶杯中的活性水要塞好塞子,蓋好蓋子。不然在空氣中暴露1小時以上,便會失去奇異的活性。

  5.為什麼飯前一小時是飲水的最好時間?

  吃飯前喝水和吃飽飯中喝水,容易沖淡胃液,不利於消化。要是在吃飯前1小時飲下一杯白開水,情況就不同了。水被吸收後,補充進細胞,給消化液提供充足的水分,對消化十分有幫助。你不妨試一試,看看感受如何。

  四、蔬菜和水果

  ***一***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在人體需要的營養中,有一種很特殊的東西,叫做維生素。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有20多種主要的有A、D、C、B1、B2、B6等6種。

  蔬菜、水果同其他許多食物一樣,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幾乎所有的蔬菜都含有維生素C,有一些蔬菜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B2,維生素E。

  有些水果的味道綿甜可口,有些酸甜適中,而且裡面含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非常喜歡吃。水果是提供維生素C和無機鹽***比如:鈣、鉀、鐵、銅***的重要來源。

  蔬菜和水果就像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維生素大倉庫。

  ***二***維生素缺乏對身體的影響

  身體裡少了維生素,就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