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論文

  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一定要培養相關的策略意識,能夠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論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摘要】詞彙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一定要培養相關的策略意識,能夠拓展更多詞彙量。本文著重介紹了三種英語詞彙學習策略:構詞法策略、對比聯想策略、使用詞典策略。

  【關鍵詞】詞彙學習 構詞法 對比聯想 使用詞典

  對於學習和運用大學英語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詞彙。但是詞彙的特點就是數量多,想要科學、系統的掌握詞彙,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這篇文章詳細闡述了三種策略,分別是使用詞典策略、對比聯想策略和構詞法策略,採用上述策略有利於學好詞彙。

  一、英語詞彙學習現狀

  在大學階段的詞彙學習當中,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其他專業,學校都設定了英語課程,但是因為大學英語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大學生在記憶詞彙以及擴大詞彙量方面還有很多欠缺,學習效果不是很好,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英語環境的限制作用。在大學階段,英語課的課時和其他階段相比,有所減少,對於成績要求也不是很高,學習氣氛變淡,這使很多學生特別是其他專業的學生,對學習英語是越來越沒有興趣,詞彙量水平開始降低,還趕不上高中階段的水平。

  2.在英語詞彙學習方面,缺少正確的指導。在母語的作用下,大部分學生學習單詞,完全憑藉死記硬背,不結合語境,不能真正的瞭解詞彙的含義,這就造成容易遺忘,成就感缺失的情況,使學生不再願意學習英語,認為這是一種負擔,也不可能感受到詞彙本身所帶來的樂趣。

  3.學生缺少主動的學習態度。因為在高中時期,學生學習英語完全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到了大學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貪玩,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時間一長,更不會主動去學習英語。

  二、英語詞彙學習策略

  1.構詞法策略.英語詞彙構成具有規律性,所以也叫構詞法。派生詞就是將山詞根加上字首以及字尾形成新的詞彙,對於詞彙總量來說,派生詞的數量是很多的,比如common-place、dc-value 等,這種詞彙記憶的方式主要是構詞法。

  經常會看到的詞彙構成方式為:***1***詞綴法,也叫做affixation ,就是將單詞或者詞根加上字首以及字尾形成新的詞彙,由派生法形成的新詞彙就是派生詞。字首的作用是更變詞義,附加在形容詞或者是動詞前面,在性質上屬於副詞,附加在名詞前面,在性質上屬於形容詞;字尾的作用是變更詞性,或者變更詞義。例如isappear***v..消失***、appear***v..出現***,詞義發生變化,但是詞性並沒有變化;appearance***n.出現***是詞義沒有改變,但是詞性發生變化。***2***合成法,也叫做compounding,就是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詞進行結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skin-deep***膚淺的***、hardware***硬體***,英語合成詞主要是合成形容詞名詞,合成副詞以及合成動詞數量要少一些。

  2.對比聯想策略。每一個單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和其他詞彙會有著各種關係,比如形近關係、同音關係、反義關係以及同義關係等。我們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從一些詞彙聯想到其他詞彙,這種做法,不但熟記了舊單詞,又鍛鍊了發散思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同義詞:舉個例子,學習代表“喜歡”的動詞或者短語時,除了likc,love,還可以用be keen on,be fond of替換。***2***反義詞:學習delicate***美味的***時,要同時想到useful***有用的***、futile***無用的***以及tasteless***乏味的***。***3***形近字:比如confcdcrate***同夥***和opponent***對手***,patrol***巡邏***和petrel***海燕***、petrol***石油***。

  3.使用詞典策略。對詞彙進行學習要應用到詞典,詞典不但是工具書,還是學習英語的教科書。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掌握詞的表面含義,還要深入研究詞的其他含義以及用法,拓展我們的詞彙量。學習英語是離不開詞典的,先說如何選擇,一本好的詞典,詞彙完整,解釋正確,結構合理,例句也是比較經典的。例如朗文出版社或者是牛津出版社的,可以選擇雙解詞典,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形成英語思維,有利於英語的學習。再說如何運用的問題,在閱讀時,不要大量查閱,這樣會讓我們很難正確理解篇章的主要內容,使閱讀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也會影響到分析文章以及詞句的能力。正確的選擇以及運用詞典,可以讓學習者掌握詞彙的深層含義,詞彙量也隨之增大。

  三、結語

  對於語言知識來講,詞彙是主要的組成,進行英語學習,必須有詞彙作為基礎。科學的詞彙學習策略可以讓學習者隨時的學習詞彙。可以說,掌握了正確的學習策略,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獨立性、自主性以及自控性。學習策略對於記憶詞彙來說,具有很大的作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學生才能在記憶詞彙時,不會完全依賴重複記憶法,而是選擇其他科學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章春風.英語詞彙學習策略培訓的必要性[J].咸寧學院學報,2010,04:156-159.

  [2]蘇佳卓.英語詞彙教學策略淺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

  [3]馬麗媛.學英語師生詞彙學習策略教授與使用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0.

  [4]林葉.論高職英語詞彙學習的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1***23***.

  [5]付蕾.基於建構主義的計算機輔助英語詞彙學習[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06***.

  [6]師小磊,秦淑萍,馬海暢.探析學生英語詞彙學習現狀及提高策略[N].企業導報.2012***06***.

  二

  摘要:本研究以藝術專業大二本科生為調查物件,對其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利用SPSS 13.0對統計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藝術專業大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水平較低。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作者對藝術專業大學生英語教學提出嘗試性建議。

  關鍵詞:藝術專業 學習策略 建議

  一、問題提出

  隨著藝術專業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大, 他們的英語學習情況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大部分藝術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缺乏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於學習策略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都是以英語專業學生或普通非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物件的,而針對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卻少之又少。本文試圖通過調查瞭解這一群體總體英語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藝術專業的英語教學提出嘗試性建議。

  二、研究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研究以山東省某省屬院校音樂、美術系大二本科生為調查物件。筆者從音樂系和美術系學生中隨機抽取了131人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24份,其中男生55人,女生69人。他們中所有人都參加了大學英語三級考試,其中有78人通過,46人未通過。

  ***二*** 研究工具

  Oxford ***1990*** 學習策略調查量表。問卷採用句子陳述形式,共50小項。採用1-5級量表計分,從“從來不或很少”***1分***到“總是或經常”***5分***,要求學生選擇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符合或相近的選項。該部分在實測中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893。

  ***三***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問卷於2008年10月下旬上課前發給學生,完成後收回。將所得資料輸入計算機,利用SPSS 13.0對統計資料進行了分析。

  三、結果與討論

  ***一***藝術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藝術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總體使用水平偏低。在對學習策略提取的六個因子中,平均值均在2.5至3.0之間,其中補償策略的使用頻率最高,但平均值僅為2.73, 其他學習策略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記憶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見表1***

  補償策略的使用頻率最高,這與Oxford ***1990*** 的研究結果不一致。Oxford 在她的研究中發現,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最高,並且指出英語初學者和英語中等水平者較多使用補償策略。認知策略使用頻率相對較高。元認知策略較少使用反映了藝術專業學生不善於設計、規劃和管理自己的學習。記憶策略使用頻率較低,其原因為:一是由於學生的專業特徵是他們富有激情但缺乏毅力,他們不願意在記英語單詞和句子花費太多的時間和心思。二是他們缺乏有效記憶的技巧和方法指導。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的數量和頻率少說明由於英語水平低,說英語的信心不足,他們不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以及與外國人直接交流。

  ***二***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相關關係

  為了進一步瞭解藝術專業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根據他們的英語三級成績,對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學習策略使用上的差異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在六種學習策略中,有五種策略***除情感策略以外***與成績的相關性達到了顯著水平,其中元認知策略達到了r>0. 5,說明高分組學生能經常使用制定學習計劃、安排學習程序和及時總結學習方法等策略。文秋芳***1995***在研究中指出,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英語學習方面最重要的區別是對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記憶策略和學習成績在P≤0. 01的顯著性水平上有相關關係,說明高分組學習已充分認識到記憶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並且有效使用了這一策略。認知策略、社交策略和補償策略與學習成績在P≤0. 05的顯著性水平上有相關關係。說明高分組學生表現出更自信,能與周圍的人一起合作學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並且在閱讀或交流中能運用一些技巧。情感策略與學習成績成負相關,但相關程度不明顯。***表2所示***

  ***三***學習策略與性別的相關關係

  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男女生在六種學習策略使用上無顯著差異。但是由***表3***可以看出,女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水平低於男生,這與以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物件的***Green & Oxford,1995***的研究結果不相一致。

  四、本研究對今後教學的啟示

  ***一***通過策略培訓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O’Malley 和Chamat ***1990*** 指出,語言學習成功者能恰當地運用更多的策略來幫助自己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文秋芳***1995***研究表明: 語言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都在運用學習策略,但是他們的學習效果卻大相徑庭。馬廣惠***1997***在其研究中發現:不成功者缺乏的是“管理策略” ***元認知策略***。深入瞭解學習策略,將學習策略的指導滲透到課堂內外,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

  ***二***加強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元認知策略對語言學習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約作用。元認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學習者全面瞭解其學習過程,形成預見能力和監控錯誤能力,並最終完成反思、評估、糾錯和正確知識的構建。因此在學習策略指導和訓練中要首先從元認知策略入手,培養學生通過確立目標、制訂計劃、自我評估、自我監控等手段,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

  ***三***重視情感因素,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係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強化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影響的意識,重視學生情感的釋放和情緒的表達,以真誠、接受、理解的態度對待學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 ***項茂英2003:24***。對於一些學生比較害羞、愛面子、怕犯錯誤,教師應注意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大膽參與交際,積極與別人配合。同時,由於外語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關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培養良好融洽的關係,重視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個體差異,多給予學生讚揚和鼓勵,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參考文獻:

  [1]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New York : Newbury House , 1990

  [2] Green, M. & Oxford, R. Closer Look at Learning Strategies, L2 Proficiency and Gender[J]. TESOL Quarterly 1995, ***29***: 261-297

  [3] O’Malley, J. &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 anguage Acquisition [M] . Cambridge : CUP,1990

  [4] 文秋芳, 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 ***3***:61- 66

  [5] 馬廣惠, 高分組學生與低分組學生在學習策略上的差異研究[J]. 外語界,1997, ***2***:38-40

  [6] 文秋芳, 王立非,《英語學習策略理論研究》[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 2004a:11-12

  [7] 項茂英, 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 ***3***:23 - 26

  ***孟麗莉***1976-***,女,山東德州人, 碩士, 講師, 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與英語教學,山東德州學院大外部***

  三

  摘要:當今大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口語能力的提高。傳統的學習教學方法、教材、教師的素質、文化差異的忽視都是影響大學生口語能力提高的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採取一些策略,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達到我們的教學的目的。從而可以讓學生去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大學生;口語能力;影響;因素;方案;對策

  培養大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發展其口語能力,已成為當今英語教學改革和實踐研究的主題。提高大學生口語能力也是當今大學英語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阻礙著學生們口語的提高。

  1影響學生口語能力的因素分析

  1.1傳統的學習方法

  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基本功不夠紮實,對口語學習不重視。長期以來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一種誤區,認為只要單詞記得多,口頭運用就可以靈活自如,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同學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的考試但是不具備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是對著詞典去背誦,以求會做考卷上的題目,而大多數的題目就只是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和語法的能力,沒有考察或者很少考察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也就不注重或很少意識到口語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同學在學習口語的過程中方法也很不對,只是在心裡背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些諸多的因素都影響了學生口語的學習和提高。

  1.2教師的素質

  由於大學英語是基礎學科,很多學校往往不太重視;教師的待遇一般,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許多高校沒有賦予大學英語應有的學科地位,在課時安排,進修深造等諸多領域採取雙重甚至多重的標準。不少決策者認為大學英語備課簡單,工作輕鬆,教學者應該享受如此待遇。造成師資不夠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差,學科發展相對滯後等。這些因素都使得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偏低。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些教師往往偏重傳授課本知識,只滿足於灌輸和講解教材上的現成知識;把外語看作是一門知識課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許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重視教法而不重視學法;此外,部分教師在讀書期間沒有受到系統的訓練,英語基本功不紮實,造成了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匱乏。而組織好英語口語的教學,必須要一支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

  1.3教材

  教材的限制和影響。語用能力涉及說話人認知具體語境的能力,就目前來講,還沒有哪本教材能夠系統地描述話語規則,這是限制語用能力培養的客觀因素。但是,在教材編寫中貫徹語用原則並非不可能。考察近年來的口語教材,可以看到編寫原則中已經注入了語用因素。如:教材編寫者在設計對話練習時,往往設計幾種語境讓學生就同一語言行為進行練習,旨在提高學生對語境的敏感度,這從設計思路上看是先進的,但在語用信度和深度上,現行口語教材還存在較大的問題。不同層次的英語口語學習者,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教材。目前市場上的教材大多數都是一個型別的,而這種型別並不適合我們學生口語的訓練。有的教材甚至只偏重學生聽力的訓練,口語練習嚴重不足。很多學生聽得懂,卻說不出,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應用。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並予以解決。

  1.4文化差異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和結晶;文化是語言的底蘊。人類通過語言溝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同時,語言也儲存了前人的勞動和生活經驗,記錄著民族的歷史,反映著民族的經濟生活,透視著民族的文化心態,蘊涵著民族的思維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語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脫離特定文化背景和內涵的語言。在口語教學必須注重文化滲透,提高學生的文化參別能力。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文化”有兩個意思。***1***大寫字母“C”文化,即正式文化,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等。***2***小寫字母“c”文化,即普通的社會習慣。在某一個國家裡,某一種社會裡,正式文化當然對每個人都有影響,可是最有影響的是普通文化,最難從外部觀察瞭解的也是普通文化,對我們學習目的語影響最大的也是這種文化。傳統的外語教學十分強調文化素養,強調在學語言的同時也應學習語言國家的溫煦藝術歷史和哲學。然而,對於所學語言國家的習俗和管理卻不十分重視。由於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學生往往說話不得體。而這種不得體往往很難被英語本族人所接受,以至導致交際的失敗。

  2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策略

  網路上,報刊上都教我們學習口語要模仿、背誦、複述練習,目的是訓練語音、語調,提高流利度,培養英語語感。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如閱讀、做練習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錄像和電影等,來擴大詞彙量。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和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力。準備會話前,要對常用的詞、短語等熟練掌握。“熟練”是與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了,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熟練”的標準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這些都是比較實際的幫我們找到一些訓練口語,提高我們交際能力的方法。以下是總結一些從根本上解決口語問題的幾點建議。

  2.1轉變觀念,大膽創新,發展學生英語聽說口語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與增多,對英語人才的要求也變得更高。我們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的需要,達到能夠交際的目的,所以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自覺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訓練他們的語言技能,發展他們的聽說能力。?

  2.2樹立以學生為本教學觀,幫助學生培養更好的學習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建構的責任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出新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自覺建構知識,充實語料庫,掌握交流技巧,在教學中,我們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積極組織各種口語練習活動,配合他們進行演練,並常為他們創設寬鬆和諧的口語交際環境。

  2.3重視英語學習資源的配套建設

  提高學生英語聽說交際能力,離不開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聽說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累積,潛移默化的過程,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因此,為學生提供專門的聽力教室,聽音設施,聽力材料,營造口語練習的學習環境成了我們支援和幫助學生學習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長期堅持聽各種新聞報道和日常對話材料並勤加練習,才能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聽說能力,而不是靠學生手中的教材。?

  2.4瞭解英美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與文化脣齒相依,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口語則是語言的表現形式。要使語言說的地道得體。學生必須對英美國家的文化有較好的理解,特別是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大量的閱讀是瞭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徑。英語閱讀材料應先易後難,涉及到英美社會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培養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的社會語境的能力。應瞭解在什麼場合下用什麼樣的語體,瞭解說話人身份的高低。在語言教學時,應有意識的把語言環境和社會語境結合起來。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量,於萬鎖.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J].外語研究與外語教學,1989,***8***.

  [2]?鄒紅英.大學英語四級後口語教學初探[J].外語界,1996,***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4]?高翔.關於培養複合型應用外語人才的思考[J].外語界,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