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不要吃哪些食物脾胃虛弱吃什麼調理

  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脾虛不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呢?脾虛不要吃哪些食物?下面是小編整理脾虛不要吃的食物的資料,歡迎閱讀。

  脾虛不要吃這9種食物

  1、辛辣食物

  辣椒如紅辣椒或者賈拉普辣椒,都能夠給食物增添精彩的辣,但同時也會擾亂食道。結果是會有一陣燒心的感覺,就如你吃進去的感覺一樣。

  2、巧克力

  巧克力能夠使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從而引起胃酸倒流。

  3、生洋蔥

  洋蔥和蒜頭、韭蔥和青蔥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植物基化合物。其中有些具有可以保護心臟的功能,但有一些可能會引起腹痛。

  4、西蘭花和生包心菜

  這些富含纖維素和營養素的新鮮的蔬菜毫無疑問十分健康,但它們會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5、豆類

  因為分解豆類需要的酶只能在腹部的細菌中找到,但如果你沒有保持吃豆類的習慣,腹部可能就沒有足夠的酶去消化豆類,結果就是產生氣體和膨脹。

  6、柑橘類果汁

  這種酸性的飲料會擾亂消化道,刺激敏感神經發熱等,感覺就像胃酸倒流,但實際上只是一種干擾而已。

  7、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枸杞性寒。如《別錄》中說它“微寒”。《食療本草》認為“寒,無毒”。《本草求真》中還說:“枸杞,甘寒性潤。”正因如此,對平素脾胃虛弱,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皆當忌之,正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脾胃薄弱,時時洩瀉者勿入。

  8、鴨肉

  性涼之物。《飲食須知》中曾說:“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為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9、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於清補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當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脾虛最好不要山楂

  山楂不但酸甜可口,還有許多藥用價值,在一些養生論壇裡,山楂因此受到不少網友的推崇。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山楂屬於消導藥,消導藥會耗氣,如果進食者沒有飲食停滯,或平時脾氣比較虛,服用後反而會加重脾虛的情況,從而會出現食慾減退、胃痛反覆等情況。事實究竟如何呢?

  中醫專家表示,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飲食停滯說起。飲食停滯是一箇中醫術語,通俗的來講就是消化不良。很多人會認為消化不良就是吃得太多引起的,其實不然,消化不良包括了“絕對”的消化不良和“相對”的消化不良。

  “因此,成年人不能像小孩一樣,把山楂片當作日常生活中的零食,想吃就吃。”中醫表示,以此類推就可以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適合吃山楂片的。那些平時脾胃就比較虛弱,不愛吃東西,或者是相對同齡的小孩,每次正餐吃的東西明顯少很多的小孩,或者是大便完谷不化的孩子,就不應該經常食用山楂片。

  脾胃虛弱吃什麼調理

  1.牛奶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作用: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近代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腹瀉、脾虛證、溼證者忌食。

  2.大棗

  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溼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

  3.白扁豆

  性平,昧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本草求真還解釋道:“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

  4.牛肚

  性平,昧甘,也能補虛養脾胃。歷代醫家多有論說。“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記載。“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本草綱目“還說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5.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載: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6.栗子

  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養胃健脾清代名醫黃元御曾在“玉楸藥解”中推介:栗子,補中益氣,充虛益餒,培土實脾,諸物莫逮。但需注意的是,一次不可食之過多,正如明代李時珍所說: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

  7.木瓜

 

  含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脾虛的食療方法

  脾虛證 ,中醫裡主要指脾氣、脾陽或脾陰不足所呈現之各種症候,主要表現為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等,是現代慢性病裡的主要症狀之一,調理脾虛證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食療是一個比較好的輔助治療手段。

  1、脾虛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糯米、鍋巴 、西米、山芋、紅薯、苡仁米、飯豇豆 、白扁豆、牛肉、牛肚 、鯽魚、鱸魚 、大黃魚或者小黃魚的乾製品、大棗、櫻桃、芡實、菱角、蓮子肉、黨蔘 、太子參 、山藥、粟米、高粱、青稞、蠶豆、狗肉、羊肚、雞肉、青魚、鰱魚、烏魚、魴魚、白魚、銀魚、鱖魚、白木耳、花生、黃芪、紫河車、白朮、甘草等。

  2、食物調理:應該吃健脾益胃和溫脾補胃為主的食物。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洩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託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面板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洩瀉。溼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洩。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溼熱和便祕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洩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祕。虛寒、洩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益脾胃。宜於虛弱、洩瀉,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五臟。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洩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虛寒證、寒溼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作用:補中益氣,利水祛溼。宜於中氣不足、洩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洩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作用:補脾胃,養五臟。宜於脾虛溼盛腹瀉。熱證、溼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溼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溼,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溼盛,食少便稀,暑溼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於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祕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祕,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溼證、溼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3、脾虛者應當忌食或少吃:

  阿膠、馬奶、牛奶、海蔘、甲魚、螃蟹、蛤蜊、蚌肉、蜆肉、鰒魚、芝麻、蕎麥、柿子、柿餅、荸薺、柑、橘、香蕉、桑椹、無花果、獼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蘿蔔、水芹菜、落葵、菊花腦、茼蒿、菠菜、蓴菜、髮菜、蕺菜、地瓜、絲瓜、生菜瓜、生黃瓜、紫菜、地耳、金針菇、草菇、菊花、金銀花、地黃、決明子、西洋參、胖大海、薄荷等。

  脾虛除食療外,還可以配合其他補脾健脾方法,如艾灸中脘、足三裡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長期堅持。

  總結:如果上述的脾虛問題你都出現的話,可一定要注意了,小編給你推薦的食療可以試試看效果怎樣,但要注意不可吃過了,還有脾虛者忌食的食物,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