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刺五加為五加科五加屬的一種落葉灌木,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北部,西伯利亞一帶以及中國的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用於風溼痺痛,腰膝痠痛。刺五加功能祛風溼,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於風溼痺痛、筋骨拘攣、腰膝痠痛等症,對肝腎不足有風溼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

  2、用於肝腎不足、腰膝痠痛、腳膝痿弱無力、小兒行遲等症本品又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可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痠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症,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斷等藥同用。

  3、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薑皮、地骨等藥同用。

  4、黃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一般治療3-6個療程可顯效,該品能調整臟腑氣血功能,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使面板得到足夠的氣血執行和正常營養,從而達到潤五臟、悅顏色之目的。

  5、輔助治療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刺五加可“補中、益精,強意志”,調養心脾,對於心氣虛乏所致該病有良效。

  6、低血壓: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療90天后觀察效果,其療效明顯優於服用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對照組。

  中藥刺五加的基本資訊:

  【入藥部位】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乾燥、根及根莖或莖。春、秋二季採收,洗淨,乾燥。

  【性味】 味微苦;辛;性溫

  【歸經】 歸脾;腎;心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薰洗或為末敷。

  【禁/宜人群】

  陰虛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註》:"遠志為使。畏蛇皮、玄蔘。"

  ②《本草經疏》:"下部無風寒溼邪而有火者不宜用,肝腎虛而有火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肺氣虛、水不足二者禁用。"

  【炮製方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晒乾。

  【地理分佈】

  1、生地海拔200-1600m的灌木叢林、林緣、山坡路帝和村落中。

  2、生於海拔200-1600m的森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

  1.分佈於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佈於東北、華北、陝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