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使用食用油有哪些竅門

  大多數的朋友都知道過多的食用油脂會有害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我們做菜中的油太少,那難免會感覺不美味,怎麼辦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正確使用食用油的竅門,希望對你有幫助。

  正確使用食用油的竅門

  1、炒菜之後控油。

  把菜鍋斜放一兩分鐘,讓菜裡的油流出來,然後再把菜盛盤,而將剩下的油收集起來。

  2、涼拌菜最後放一小勺香油,馬上食用。

  這樣香氣可以有效散發出來,但油脂不至於被菜吸收進去,需要的油量比較小。

  3、煲湯之後去掉上面的油。

  雞、排骨、牛腩、骨頭等燉煮之後都會出油,把表面的油撇出來,另放小碗中,就能在喝湯時少吃不少油脂。

  4、把煎炸改為烤制。

  特別是速凍調味肉塊或魚餅,用這種方式其實味道也不錯,趙淑敏營養師提示大家,簡單地將油炸改為烤制就可以把脂肪從22%以上降低到8%以下。用烤箱或不粘鍋均可操作。

  5、七成熟再切片炒。

  把肉加調料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等到其他原料半熟,再下肉片,不用額外加入油脂,一樣很香。

  6、蒸、烤或生食。

  多采取不用油或少用油的烹調方法,比如蒸、烤或生食。生魚片的美味並不遜色於紅燒魚。蒸豆角、蒸茄子、蒸南瓜都相當美味。用很少的油來烤魚、烤肉,只要多加點香辛料,味道也不錯。

  7、利用炒菜的餘油。

  此外,不要輕易將那些被分離出來的油脂扔掉,在炒菜過程中,油脂當中溶解了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維生素K、維生素A等諸多營養成分和健康成分,扔掉是十分可惜的。推薦以下3種用途:

  ①炒菜的餘油用來製作涼拌菜,替代香油和色拉油,味道往往很不錯。

  ②湯上面的油用來製作燉菜和湯菜,加入大量的蔬菜。這樣,蔬菜的味道很好,而且能促進蔬菜中脂溶性營養成分的吸收。或製作加蔬菜的湯麵也可。

  ③炒菜的餘油用來製作煎饃片、烤紅薯片等。不過,記得這些食品要和低脂涼拌菜搭配才好。

  食用油的鑑別方法

  摻假花生油

  摻假後透明度下降,把油從瓶中快速倒入杯內,觀察泛起的油花,純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圍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當摻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時,油花泡沫略帶綠黃色或棕黑色。聞其氣味可聞出棉籽油味。摻有米湯、麵湯等澱粉物的油,在其藍紫色或藍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兩天後再觀察,必然會出現雲狀懸浮物。

  摻假小磨香油

  摻假後顏色變深,如摻棉籽油呈黑紅色,摻菜籽油呈深黃色。另外,小磨香油本身無油花,倒油時出現的油花極易消失,如果油花泡沫消失很慢,表明摻假。還可以用筷子蘸一滴,滴到平靜水面上,純小磨香油出現無色透明的薄薄大油花,摻假後會出現較厚的小油花。

  食用油的儲存方式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氣,三怕高溫,四怕進水。因此,儲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溫、防水。

  巧藏3種食用油

  花生油、豬油、小磨香油的貯藏方式:

  花生油

  將花生油或豆油入鍋加熱,放入少許花椒、茴香,待油冷後,倒進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這樣,油可以較久存放而不變質,做菜用時味道也特別香。

  豬油

  豬油熬好後,趁其未凝結時,加進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後密封,可較久存放而不變質。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失香。現介紹以下方法:把香油裝進一小口玻璃瓶內,每500克油加入精鹽1克,然後將瓶口塞緊,不斷地搖動,使食鹽溶化,放在暗處3日左右,再將沉澱後的香油倒入洗淨的棕色玻璃瓶中,擰緊瓶蓋,置於避光處儲存,隨吃隨取。要注意的是,裝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異味的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