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麼看買入賣出量

  公開資訊買入方出現“機構專用”席位,淨買入數量較大,賣出方均為營業部席位。由此可以判斷股票有機構積極建倉,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公開資訊中機構席位出現在賣方,而且是淨賣出,買入方多為營業部席位。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票看買入賣出量的辦法

  經過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某隻股票公開資訊中出現“機構席位”淨買入,則股價具有一定的上漲空間,因為機構的買賣不是短線的炒作,更多的是看好股票的成長性或估值優勢;相反,如果賣出方出現大量的淨賣出機構席位,那麼該股的執行趨勢將不容樂觀,應提高警惕及時迴避投資風險。

  機構專用席位買入

  特徵:公開資訊買入方出現“機構專用”席位,淨買入數量較大,賣出方均為營業部席位。由此可以判斷股票有機構積極建倉,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例項:5月31日天奇股份***注:中小板率先施行了買賣分開的資訊披露制度***低位漲停後,披露的席位全部是“機構專用席位”,都是淨買入,此後短期內該股階段漲幅為16%,送股除權後該股隨即展開快速拉昇,累計最高漲幅為70%;中糧地產7月10日漲停,出現兩個“機構專用席位”,隨後連拉5陽,漲幅23%;9月25日,高鴻股份第二個漲停板出現機構席位買進,之後股價繼續上漲30%以上;10月份的陽之光、中興通訊、中創信測等強勢股的啟動都可以見到“機構席位”買入的痕跡。而投資者後期可以關注關鋁股份、焦作萬方、高新張銅、眾和股份、青島軟控等近期有機構席位大量買入的股票。

  另外,一些個股前期出現過“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但股價隨大盤迴落,對這類股票投資者可以進行階段性的跟蹤。當股價回落到機構席位買進價位附近時,如成交極度萎縮,很容易出現快速的反彈,甚至創出新高。例如:中糧地產在7月中旬明顯下跌,但跌至7月10日機構買進價位附近時,成交出現極度萎縮。此後股價開始突起,漲幅達50%;東方鉭業7月27日出現“機構專用席位”後,在大盤調整期間股價也出現快速回落,但在機構買進價位附近展開反彈,幅度約為52%,創出新高。10月份的中創信測、許繼電器、招商地產、中聯重科等也是在機構買入成本區展開大力反彈。

  判斷:由此可見,如果股價在機構席位出現後短期內快速回調,投資者可在“機構席位”買入價位附近重點關注,畢竟,這裡是主力建倉的成本區域。

  機構專用席位賣出

  特徵:公開資訊中機構席位出現在賣方,而且是淨賣出,買入方多為營業部席位。對此,投資者應提高警惕,及時防範風險。

  例項:7月4日貴糖股份逆市上漲,換手率高達到21.4%,賣出方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700萬元,佔全天成交金額的三分之一左右,之後股價反轉下行,累計跌幅達到59%;三環股份在前期最高累計升幅達140%,7月5日大跌賣出方五個席位全部是“機構專用席位”,此後該股累計最大跌幅為40%;10月第一個交易日的濱海能源當天漲停板,但賣出方出現機構席位,股價之後持續疲軟;10月底,上海石化、S江鑽、中鎢高新等股票均出現“機構席位”大量賣出,其中中鎢高新在上週五的披露中繼續出現4家機構賣出,數量比機構買入大,顯示機構分歧巨大,對這些股票投資者需要引起警惕。

  判斷:賣出方的“機構專用席位”值得大家高度重視和關注。總體來看,股價前期有過較大的累計升幅,機構獲利豐厚,有一定的調整壓力,而且機構席位賣出的數量越大,對股價後期的走勢越不利。錢聚股票高階閱讀,賺錢就是這樣輕鬆。

  避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哪些股票不能買?如何避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下面由南方財富小編為您介紹。

  很多新手股民朋友往往遇到這樣的困惑,自己手中的股票,往往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好像主力就盯著自己操作一樣!這一點如何避免,下面有幾點看法和操作建議***簡單的***:

  避免一買就跌不要操作下列股票:

  1、避免操作前期漲幅過大的品種,因為操作這樣的品種,新手容易犯大的方向性錯誤,危害最大。具體如何來看,開啟K線走勢,觀察股票的走勢從什麼價格起步,經歷多長時間了,做股票需要一種大局觀,不要把眼光侷限於某一區間。漲幅過大的股票,新手不要再留戀和貪心!

  2、短期漲幅過快,股票價格脫離5日均線,高高在上,在均線和價格之間形成很大的空間,短線不要買,一買就將面臨短線回撥!

  3、短線漲幅過快,價格迅猛抬高帶動5日均線快速上移,5日和10日均線之間形成很大的開闊地帶,此時買進,也會發生一買就跌的現象。

  4、股票開始走下降通道,在達到一定跌幅之後,在某一價格區間開始盤整,不要以為股價跌到底了,往往是下跌中繼而已!

  5、股票處於下降通道之中,均線層層壓制股價下行,這樣的股票,不要想當然認為不會再跌了,很多股票在漲之前往往主力會來一次能量宣洩,短時間內急速暴跌,殺出最後一次浮動籌碼!所以這樣的股票也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