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怎麼看及看法是什麼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成交量怎麼看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交量的看法

  市場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衝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再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成交量圖的看法

  定義及使用注意事項

  1、 五日成交量均線在下,十日成交量均線在上,即五日成交均量低於十日成交均量,五日成交量均線自下向上叉,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當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

  3、五日成交量均線與十日成交量均線趨近交叉前一日,K線為陰線,與此相對應當日成交量為陰量,但趨近交叉前一日量比趨近交叉日量大。

  4、出現在橫盤整理末期、下跌末期。

  5、中短期K線平均線***5日、10日、30日***呈現空頭排列時居多。

  6、 五日成交均量與十日成交均量趨於一致時,允許有百分之十以內的正負誤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四個買入法則之一。

  8、成交量組合出現同時或出現後一、二個交易日內,如有K線組合出現相配合,則該只股票股價上漲概率更大。

  9、 按此方法買入股票且股價上漲一段後,如果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中四個賣出法則之一出現,應賣出股票。

  成交量組合出現背景

  股價走勢處於盤跌之中時,怎樣準確地判明底部的出現是每一個投資者時刻關心的問題。有些投資者因在下跌半途中吃貨,結果慘遭被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判明底部就進場了。其實,底部的判斷有一定的規律,只要掌握了規律,底部並不難抓到。以本圖為例,3月25日的成交量有效放大,伴隨股價下跌,表明底部承接有力, 意味著主力已開始悄然進場,邊打壓,邊入貨。3月26日,成交量減少伴隨一根小陰線,且小陰線被前一日中陰線所包容,形成“陰線孕育陰線”K線組合,表明在低位,投資者普通惜售,拋壓極輕。如果再結合RSI技術指標來看, 則連續底背離現象已出現。至此,成交量、K線等技術指標均給出了明確的底部訊號,投資者趁此機會入市,就抄到了此輪行情的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