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人過年吃什麼

  紹興人過年,是很傳統的。菜的數目要吉利,菜的內容要吉利,菜要合乎彩頭,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熱菜:

  甲魚是常會有的,雖然大家都不怎麼喜歡,大閘蟹是一定會有的,味道也不錯。

  河鰻也常會出現,紹興名菜,梅乾菜蒸河鰻,鰻的肉質會很鮮美。

  正月初一,為春節之始,古稱“元旦”,又稱“新正”、“大年初一”,為紹興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吃福橘、湯糰、如意糕和喝元寶茶。舊時,大年初一起床後循俗先吃“煙火食”***即以柴火燒煮之食物***後方可開口說話。

  如今,通常以湯糰、如意糕作早餐,並吃福橘。新正,主家習以元寶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欖、蜜棗等,寓有團圓、如意、幸福等祝願。正月初二起,攜桂圓、荔枝、美酒、白糖和糕點等禮品走親訪友,巷賀新禧。親友則以酒菜盛情款待,改日再行回拜之禮。此俗大抵以早為敬。

  紹興過年習俗介紹:

  在紹興,一進入農曆十二月,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買酒、舂糕、裹棕、撣塵、殺雞、宰鵝、買魚、買肉,準備新年穿戴的衣著鞋帽,購置饋贈親友的禮物……人們可謂忙得不可開交。

  忙做“祝福”,“祭福”和演“社戲”等。 “祝福”是每家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做“祝福”之前,要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煮好“五牲福禮”後,盛放在朱漆大盤裡,其擺法都有一定規矩,如雞鵝要跪著,頭朝福神,表示歡迎;一尾活鯉魚用紅繩穿過其背刺吊在“龍門架”上,用紅紙貼住色眼睛,是取“鯉魚跳龍門”之意。

  在祭典時,家裡人按按輩份行三跪九叩大禮,氣氛很是莊嚴肅穆。聽說在早些時候婦女是被剝奪祝福資格的。哼,真封建! 祝福後便祭祖***俗稱“請回堂羹飯”***。祝福時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紋橫擺的,祭祖時則改為直襬;祝福時祭掃者朝外行禮,祭祖時則朝內跪拜。

  祭祖後,便是“散福”,即用煮福禮的汁湯燒年糕或面吃,表示神所賜之“福”放給了一家人。這一點也有些意思。 紹興過年最大的特色要數祭祀和社戲了。祭祀在當地也稱“祭福”,每逢臘月二十四,家家設食供奉灶神2天。在當地,人們認為灶神除執掌灶火外,還考察人間太平並告知天帝。

  每年的供奉就是為了“賄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說兩句好話,以保佑來年的風調雨順。社戲呢,聽說更好看, 過年的其它習俗,紹興和外地大同小異。“除夕吃喝,尤已穿著”,這是過年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