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共享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共享的專案出現,共享籃球、共享打火機、共享床鋪、共享女友…,讓人們眼花繚亂。那麼我國到底有哪些共享的經濟產品呢?

  的專案

  中國共享經濟成功的六正規化

  -擁有合適的共享資源

  -能夠有效快速引爆雙邊使用者市場

  -關注信任體系的建設

  -準確拿捏平臺運營的標準和深度

  -大資料精準撮合匹配

  -社群化客戶運營

  我們看到的許多共享經濟的代表企業們,那些走到獨角獸的企業,大多都在這些領域或者部分領域做得非常極致。包括Uber、Airbnb、滴滴、wework以及今天的摩拜和OfO。

  這個六個要素的第一個重要要素就是共享資源的正確選擇。當你想開創一個共享經濟的專案,在你選擇這個共享的資源的時候,這個資源的屬性,會決定你的模式能走多遠。

  在介紹資源之前,這裡還有一個界定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大多數共享經濟,都是在To C的領域的,更多屬於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的範疇。這裡的資源也是在這個範疇進行討論,而不涉及更前端,在B端領域,在生產、設計、製造等環節的共享。

  一個成功的共享經濟商品需要具備的條件

  1.充裕而稀缺的資源。

  所謂的充裕。是指資源的絕對數量多,而且大量被閒置。我們看共享出行領域,車輛就是這樣一個屬性,市面車輛的存量非常巨大,單個車輛的平均閒置時間也很長,這個在絕對數量上奠定了供應的基礎。

  而稀缺是指相對的稀缺,是因為流動性和資訊不對稱兩大原因導致產生稀缺。類似Airbnb所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對於房屋這樣的商品,資源的流動性很差。

  另一方面,供需雙方資訊存在很大的不對稱性,有空房的人和需要租房的人,都是在異地,甚至不在一個國家。這其中的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問題導致資源相對稀缺。這就給共享經濟模式帶來的機會,通過技術/服務平臺,降低資訊不對稱,提高撮合概率。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判別,對於近期出現的有些共享的資源,如果資源本身易於攜帶,那這樣就不具備低流動性的特點了。

  2.能夠將資源或者服務標準化。

  我們看到目前凡是發展規模比較大的共享模式,商品或者服務交付的標準化程度非常高。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供需雙方的交易摩擦,也降低平臺的運營成本。這是可以快速規模化的一個先決條件。

  有一些模式,在前期發展的不錯,但漸漸增速放緩。比如像在行這樣的知識分享的平臺,線下的服務交付存在較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會讓參與者有差異很大的體驗。

  另外,還有在食的領域,比如共享晚餐的一些專案,由於使用者在餐食提供方消費的餐食和服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非標性。人們對於食物、口感、環境、服務等的認知的標準不同,這就很容易導致摩擦,因此會提高平臺方運營的介入,影響擴張的速度。

  對於非標準的產品和服務,在進行共享交付的過程中,如何界定交付的範疇和內容,使其標準化,是在前期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考慮點。

  3.資產的使用權可以分割。

  這個是共享經濟模式重要的特點之一,即使用權和所有權可以分離。這是確保你的商品能否大眾共同消費的一個重要原則,只要使用權可以多次或者無限次分割,才使得協同消費成為可能。

  最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創意,如“共享女友”。女朋友是否可以共享呢? 男女朋友是否可以將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分割,這個是情感上的問題,如果還是按照我們傳統的思想,專一是情感的重要要求的話,可能有些問題。

  也許時代發展了,千禧一代,或者00一代***2000年後出生***對於男女朋友的認知發生了改變,也許,有存在的基礎了***也許只是笑談***。

  4.共享的資源,對於消費方來說,是有一定的價值的,或者心理認知價值。

  共享經濟對於需求方帶來的重要價值是,便利化和低成本。因為人們覺得車貴,所以沒有買車,而使用快車。因為1元錢就可以騎單車,所以,我會使用共享單車,而不用去買一輛單車。

  但如果這個商品本身的相對價值對於消費方來說很低,那選擇可能就不同。對於一些非常低價值的商品,如果擁有這樣商品很便利,比如打火機、比如雨傘,也許共享模式給他帶來的價值就會有限。因為消費者在使用共享模式的時候,是看中共享模式所帶來的低成本+高便利的價值。

  這個低成本是心理的認知,如果這個資源帶來的降低成本的認知非常低的話,那在吸引這些使用者選擇的過程就比較難。

  5.場景化,資源的使用是否是高頻的。

  高頻剛需的商品需求才能帶來規模的增長,衝擊獨角獸。過於冷僻或者小眾的需求,會導致平臺雙邊交易不活躍,當平臺交易的活躍度一旦低於某個水平的時候,供需雙方就會漸漸撤出,導致平臺衰落。

  因此,當你要創業,進入一個共享經濟領域的時候,或者你在看待一個新的共享的現象時,看看這個共享的資源的有效性,辯一辯真偽。也許可以讓你走的更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