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的童年讀後感範文

  通過閱讀《童年》這本書,講述了高爾基童年的悲慘故事,令我很同情高爾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爾基的童年讀後感,分享給大家!

  高爾基的童年讀後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時光,但高爾基的童年卻與眾不同。

  高爾基的《童年》主要寫了他在童年時可憐的悲慘遭遇,從而體現當時社會的黑暗。讀了這本書,我也有諸多感嘆:對高爾基的憐憫,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呼籲,對姥姥屢遭姥爺的毆打,臭罵而憤憤不平,舅舅們無煙的戰鬥等等。

  姥爺對姥姥的打罵,讓我萬分氣憤:每個人都擁有生命、自尊心,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力毆打別人,人都是有自尊的!

  舅舅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為了錢,為了個人的利益,明裡爭,暗裡鬥,沒有私毫手足之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詩得好呀

  人的一生,正如一粒種子,不歷經風險,怎能長大?鳥的翅膀不歷經風雨,怎能變硬?童年時代的高爾基生活在這樣黑暗的社會中,這是他的不幸,但是使他磨鍊了一身堅強的意志,這為他長大成人後遇到困難不屈服奠定了基礎。

  想到這兒,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呼籲:那些沒有人性的野獸人們,醒醒吧!彼此明爭暗鬥是沒有好果子吃得。不如彼此關愛,那時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心得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幸福。

  這本書描寫了主人公阿寥沙童年的悲慘生活。他很小就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一個外祖父的小染坊,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常常打阿寥沙他們。他的舅舅們自私、貪財,兄弟都被帶壞了,之間很不團結,天天鬧著要分家。阿寥沙沒有什麼朋友,好不容易認識了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知心好友,又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後來,阿寥沙又遇到了木匠“好事情”,阿寥沙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常常在一起聊天,遊戲的人,卻又被外祖父趕走了。只有外祖父一直給他溫暖,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幾年後,外祖母離開了他,母親也是,外祖父就把他趕出了門,走向社會。

  阿寥沙的童年是黑暗的,而外祖母卻把他引向了光明,用無私的愛讓阿寥沙充滿力量,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和他比起來,我們的童年要幸福得多,我們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美好的回憶,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

  只要對光明充滿希望,就可以點亮黑暗,讓我們追求善良、樂觀、正直、無私,共同迎來生活的輝煌。

  童年的讀後感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一遍又一遍讀了《童年》這本書,我被高爾基那藝術特色與他那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所吸引。

  這本書主要寫了高爾基在童年的不幸遭遇,與外公的貪婪、自私。他把自己化身成為堅強勇敢的阿廖沙,反映了俄羅斯當時的。此時阿廖沙的生活彷彿浮現在我眼前:“她一把抓住我的頭髮,用一把長長的鋸條做成的刀子打了我幾下,然後刀子就從她的手上掉了下去。”這一幕悲慘的情景,讓我的心如刀戈一般。

  我敬佩高爾基,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讀書精神他之所以成為當代最著名的作家,是因為他從小就熱愛讀書。他家中雖然沒有一點錢源但是他依然忘不了讀書。他看書十分認真,是借的別人的書時,就把好句一筆一劃的抄下來。時間一長,他積攢的名句就越來越多,他的文學便越來越高。

  想想高爾基,比比我自己。我非常的慚愧。我也愛看書。可是一點都不仔細,一目十行,走馬觀花;學習一知半解,遇到一些難題就不管了。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個思考題,我一看,題目比較麻煩,也不想,三下兩下就找到了媽媽,媽媽說自己想。我卻說:“不懂裝懂,還振振有詞。”我今天才明白,這樣是依賴父母,不是堅強的表現。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被那高爾基崇高的品質所感動了。我要向高爾基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名為國家做貢獻的人!